滑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525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3
本公开提供一种可将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主体支撑为能够进行滑动的滑动装置。其具备:固定导轨;可动导轨;具有第1旋转体、第2旋转体以及蜗杆单元的驱动单元;与第1旋转体一体地进行旋转的第1蜗轮;以及与第2旋转体一体地进行旋转的第2蜗轮。第1旋转体在其外周面具有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嵌入多个孔中的任意一个孔的第1突起部。第2旋转体在其外周面具有在与第1突起部错开的时刻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嵌入多个孔中的任意一个孔的第2突起部。蜗杆单元具有与第1蜗轮进行啮合的第1蜗杆、以及与第2蜗轮进行啮合的第2蜗杆。第1蜗杆以及第2蜗杆配置在同一旋转轴线上且一体地进行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动装置
本公开涉及可将交通工具用座椅支撑为能够进行滑动的滑动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5-116833号公报记载的滑动装置具有固定于固定导轨外侧表面的齿条、以及和可动导轨一体位移的直齿轮形状的小齿轮。
技术实现思路
若齿条的模数(module)变大,则小齿轮的节圆直径会变大从而使该小齿轮大型化,由此会导致滑动装置的大型化。因此,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优选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大型化的滑动装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滑动装置,该滑动装置可将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主体支撑为能够进行滑动。滑动装置具备:固定导轨,该固定导轨可固定于交通工具,并在该固定导轨上沿长度方向直列设置有多个孔;可动导轨,座椅主体可固定于该可动导轨,并且该可动导轨能够相对于固定导轨进行滑动;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使可动导轨相对于固定导轨进行滑动,并且该驱动单元具有第1旋转体、第2旋转体以及蜗杆单元,其中,第2旋转体设置在于长度方向上与第1旋转体错开的位置上;第1蜗轮,该第1蜗轮构造成与第1旋转体一体地进行旋转;以及第2蜗轮,该第2蜗轮构造成与第2旋转体一体地进行旋转。第1旋转体在其外周面具有至少一个第1突起部,该至少一个第1突起部构造成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嵌入多个孔中的任意一个孔。第2旋转体在其外周面具有至少一个第2突起部,该至少一个第2突起部构造成在与该至少一个第1突起部错开的时刻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嵌入多个孔中的任意一个孔。蜗杆单元具有与第1蜗轮进行啮合的第1蜗杆、以及与第2蜗轮进行啮合的第2蜗杆。第1蜗杆以及第2蜗杆配置在同一旋转轴线上并且构造成一体地进行旋转。由此,在该滑动装置中,由配置在同一旋转轴线上并且构造成一体地进行旋转的第1蜗杆以及第2蜗杆驱动第1旋转体和第2旋转体,所以第1旋转体和第2旋转体同步进行旋转。因此,第2突起部在与第1突起部错开的时刻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嵌入多个孔中的任意一个孔。所以,驱动单元执行和啮合于齿条的小齿轮相同的动作。即,在该滑动装置中,可实现和啮合于齿条的小齿轮相同的动作,并且可抑制因执行和啮合于齿条的小齿轮相同的动作而导致的滑动装置大型化的情况。另外,上述时刻为与多个孔之间的尺寸相对应的相位差。因为第1蜗杆和第2蜗杆一体地进行旋转,所以第1旋转体和第2旋转体能够以高精度同步进行旋转。即,同步的精度大体受到第1蜗杆、第2蜗杆、第1蜗轮以及第2蜗轮的尺寸精度的制约。因此,若第1蜗杆、第2蜗杆、第1蜗轮以及第2蜗轮的尺寸达到充分的精度,则第1旋转体和第2旋转体能够以高精度同步进行旋转。另外,该滑动装置例如可以是以下的结构。本公开的滑动装置还可以具有第3蜗轮。驱动单元可以具有第3旋转体,该第3旋转体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第1旋转体而设置在和第2旋转体相反的一侧,第3旋转体在其外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3突起部,该至少一个第3突起部构造成,在与至少一个第1突起部以及至少一个第2突起部错开的时刻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嵌入多个孔中的任意一个孔。第3蜗轮可以构造成和第3旋转体一体地进行旋转。蜗杆单元可以具有第3蜗杆,该第3蜗杆与第3蜗轮进行啮合,而且第3蜗杆与第1蜗杆、第2蜗杆配置在同一旋转轴线上,并且构造成与第1蜗杆、第2蜗杆一体地进行旋转。此外,第1蜗杆、第2蜗杆以及第3蜗杆可以是一体成形品。第1旋转体和第1蜗轮可以是一体成形品。第2旋转体和第2蜗轮可以是一体成形品。第3旋转体和第3蜗轮可以是一体成形品。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的图。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固定导轨的图。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图。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的分解图。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的图。图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的图。图7A~图7E是第1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的动作说明图。图8A~图8E是第1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的动作说明图。图9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示出本公开所属技术范围内的实施方式的示例。即,记载在权利要求中的技术方案等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示出的具体结构或构造等。本实施方式是可安装在车辆等交通工具中的座椅(以下称作交通工具用座椅)。标注在各图中表示方向的箭头以及斜线等是为了便于理解各图的相互关系以及部件或部位的形状等而标注的符号。因此,各图中标注的箭头等(方向)并不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各图示出的方向是在将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组装到车辆中的状态下的方向。标注了斜线的图未必表示剖视图。对于至少标注符号加以说明的部件或部位,除事先声明为“一个”等情形外,其至少设置有一个。即,在未事先声明为“一个”等情形下,该部件可以设置有两个以上。本公开示出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至少标注符号加以说明的部件或者部位等构成元素。(第1实施方式)1.滑动装置的概要滑动装置是用于将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主体支撑为能够进行滑动的装置。由两个滑动装置将座椅主体支撑为能够进行滑动。具体而言,第1滑动装置支撑座椅主体的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第2滑动装置支撑座椅主体的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座椅主体至少具有坐垫。坐垫是用于支撑就坐者臀部的部位。即,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两个滑动装置以及座椅主体。2.滑动装置的结构2.1滑动装置的概要两个滑动装置为大致左右对称的结构。以下的说明是对配置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左端侧的滑动装置10进行的说明。如图1所示,滑动装置10至少具备固定导轨11、可动导轨12以及驱动单元14。固定导轨11是直接或者间接地固定于交通工具的部件。座椅主体可固定于可动导轨12,且可动导轨12是能够相对固定导轨11进行滑动的部件。如图2所示,固定导轨11上设置有多个孔11A。多个孔11A沿着固定导轨11的长度方向直列地设置。该多个孔11A是使可动导轨12进行滑动时使用的孔。另外,各孔11A设置在固定导轨11中的与座椅宽度方向大致正交的带状部位11C上。在固定导轨11中的与部位11C对置的位置上隔着间隙设置有呈带状的部位11D。可动导轨12的一部分贯通该间隙而嵌入到固定导轨11内(参照图1)。可动导轨12中的位于固定导轨11内的部位上设置有多个辊(未图示)。这些辊将可动导轨12支撑为能够进行位移。2.2驱动单元<驱动单元的概要>驱动单元14是用于使可动导轨12相对于固定导轨11进行滑动的驱动装置。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驱动单元14至少具有驱动部15以及齿轮装置16。驱动部15具有致动器15A以及减速机构15B。致动器15A由产生旋转力的电动马达等构成。减速机构15B使在致动器15A产生的旋转力增大并将增大的旋转力传递给齿轮装置16。另外,驱动部15以及齿轮装置16,也就是驱动单元14经由支架22(参照图3)固定于可动导轨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动装置,可将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主体支撑为能够进行滑动,所述滑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n固定导轨,所述固定导轨可固定于交通工具,并在所述固定导轨上沿长度方向直列设置有多个孔;/n可动导轨,所述座椅主体可固定于所述可动导轨,并且所述可动导轨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导轨进行滑动;/n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使所述可动导轨相对于所述固定导轨进行滑动,并且所述驱动单元具有第1旋转体、第2旋转体以及蜗杆单元,其中,所述第2旋转体设置在于所述长度方向上与所述第1旋转体错开的位置上;/n第1蜗轮,所述第1蜗轮构造成与所述第1旋转体一体地进行旋转;以及/n第2蜗轮,所述第2蜗轮构造成与所述第2旋转体一体地进行旋转,并且/n所述第1旋转体在其外周面具有至少一个第1突起部,所述至少一个第1突起部构造成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嵌入所述多个孔中的任意一个孔,/n所述第2旋转体在其外周面具有至少一个第2突起部,所述至少一个第2突起部构造成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1突起部错开的时刻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嵌入所述多个孔中的任意一个孔,/n所述蜗杆单元具有与所述第1蜗轮进行啮合的第1蜗杆、以及与所述第2蜗轮进行啮合的第2蜗杆,/n所述第1蜗杆以及所述第2蜗杆配置在同一旋转轴线上并且构造成一体地进行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23 JP 2019-0817171.一种滑动装置,可将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主体支撑为能够进行滑动,所述滑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固定导轨,所述固定导轨可固定于交通工具,并在所述固定导轨上沿长度方向直列设置有多个孔;
可动导轨,所述座椅主体可固定于所述可动导轨,并且所述可动导轨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导轨进行滑动;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使所述可动导轨相对于所述固定导轨进行滑动,并且所述驱动单元具有第1旋转体、第2旋转体以及蜗杆单元,其中,所述第2旋转体设置在于所述长度方向上与所述第1旋转体错开的位置上;
第1蜗轮,所述第1蜗轮构造成与所述第1旋转体一体地进行旋转;以及
第2蜗轮,所述第2蜗轮构造成与所述第2旋转体一体地进行旋转,并且
所述第1旋转体在其外周面具有至少一个第1突起部,所述至少一个第1突起部构造成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嵌入所述多个孔中的任意一个孔,
所述第2旋转体在其外周面具有至少一个第2突起部,所述至少一个第2突起部构造成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1突起部错开的时刻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嵌入所述多个孔中的任意一个孔,
所述蜗杆单元具有与所述第1蜗轮进行啮合的第1蜗杆、以及与所述第2蜗轮进行啮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樋口忠佑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