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桌上折叠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21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桌上折叠台,包括桌面,所述桌面上设有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桌面的一侧,所述转动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上端;当所述转动部转动至所述固定部的上方时,为所述折叠台的第一使用状态,当位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固定部均位于所述桌面的一侧,即腾出了桌面的空间;当所述转动部转动至水平时,为所述折叠台的第二使用状态,当位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转动部为平台,即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为高度高于桌面的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快速切换两种使用状态,解决了人们整理桌面麻烦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桌上折叠台
本技术涉及桌子
,具体为一种桌上折叠台。
技术介绍
对于一些小户型家庭或者办公场所比较拥挤的情况下,桌面空间往往比较有限,桌上时常放置了电脑,茶杯或者其他一些办公用品。当我们需要用到比较大的桌面空间时,比如画画、练毛笔字、下棋等时,我们就必须收起桌上的用品而腾出空间,但这样折腾以后,人们容易失去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创造出能快速切换两个独立的工作区域的装置以提高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桌上折叠台,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桌面腾出空间麻烦、降低人们做事情的积极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桌上折叠台,包括桌面,所述桌面上设有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桌面的一侧,所述转动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上端;当所述转动部转动至所述固定部的上方时,为所述折叠台的第一使用状态,当位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固定部均位于所述桌面的一侧,即腾出了桌面的空间;当所述转动部转动至水平时,为所述折叠台的第二使用状态,当位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转动部为平台,即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为高度高于桌面的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当正常使用桌面时,将转动部转动至固定部的上方,即为第一使用状态,当需要在桌面进行其他活动,如画画、练毛笔字、下棋、玩电脑等时,而桌面又放满了其他东西,此时即可将转动部转动至水平,即为第二使用状态;只需通过转动转动部,即可方便自由的切换两种使用状态,结构简单、有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转动板一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板的另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上端。将转动部分为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一方面节省了本折叠台的使用空间;另一方面,在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时,转动部更加稳定、不会自动向下翻转造成事故。进一步的,紧贴于所述第二转动板还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板与所述第二转动板的连接处;所述支撑架的高度与所述固定部的高度一致,且所述支撑架的高度与所述第一转动板的长度一致,即当位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支撑架顶住所述固定部,当位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支撑架顶住所述桌面。支撑架的设置一方面在第一使用状态时,能够对转动部进行支撑;另一方面在第二使用状态时,支撑架能够顶住固定部,防止转动部自行翻转造成事故;同时,第二旋转板始终保持平行,放置在第二旋转板的物品不会因为转动而跌落,实用性强。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为梯形固定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板相平行的一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梯形固定架与所述梯形固定架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杆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转动板的长度一致,即所述梯形固定架、所述第一转动板、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转动杆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四连杆。整个转动结构为平行四边形结构四连杆,使整个结构稳定可靠,并且能够一体式转动,方便操作。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紧贴于所述转动杆的位置还设有与所述第二转动板平行的第三转动板。第三转动板在转动的过程中一直保持水平状态,放置在第三旋转板的物品不会因为转动而跌落,实用性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二转动板与所述第三转动板的表面分别设有透明板。透明板的设置,使得在第二使用状态时,使用者能便于观察到桌面放置的物品,方便取用,实用性强。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的底部设有夹具,可与任意桌面夹紧固定配合使用。夹具的设置使本装置能配合任意桌面进行使用,适用性广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可快速切换两种使用状态,解决了人们整理桌面麻烦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第一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状态变形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使用状态的使用效果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使用状态的使用效果图。其中,1、桌面;2、固定部;3、转动部;31、第一转动板;32、第二转动板;33、透明板;4、支撑架;5、第三转动板;6、转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桌上折叠台,包括桌面1,所述桌面1上设有固定部2和转动部3,所述固定部2位于所述桌面1的一侧,所述转动部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2的上端;当所述转动部3转动至所述固定部2的上方时,为所述折叠台的第一使用状态,当位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转动部3与所述固定部2均位于所述桌面1的一侧,即腾出了桌面1的空间;当所述转动部3转动至水平时,为所述折叠台的第二使用状态,当位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转动部3为平台,即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为高度高于桌面1的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当正常使用桌面时,将转动部转动至固定部的上方,即为第一使用状态,当需要在桌面进行其他活动,如画画、练毛笔字、下棋、玩电脑等时,而桌面又放满了其他东西,此时即可将转动部转动至水平,即为第二使用状态;只需通过转动转动部,即可方便自由的切换两种使用状态,结构简单、有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所述转动部3包括第一转动板31和第二转动板32,所述第一转动板3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转动板32一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板31的另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2的上端。将转动部分为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一方面节省了本折叠台的使用空间;另一方面,在切换至第一使用状态时,转动部更加稳定、不会自动向下翻转造成事故。紧贴于所述第二转动板32还设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板31与所述第二转动板32的连接处;所述支撑架4的高度与所述固定部2的高度一致,且所述支撑架4的高度与所述第一转动板31的长度一致,即当位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支撑架4顶住所述固定部2,当位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支撑架4顶住所述桌面1。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架的宽度与固定部的宽度一致。支撑架的设置一方面在第一使用状态时,能够对转动部进行支撑;另一方面在第二使用状态时,支撑架能够顶住固定部,防止转动部自行翻转造成事故;同时,第二旋转板始终保持平行,放置在第二旋转板的物品不会因为转动而跌落,实用性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桌上折叠台,包括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上设有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桌面的一侧,所述转动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上端;/n当所述转动部转动至所述固定部的上方时,为所述折叠台的第一使用状态,当位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固定部均位于所述桌面的一侧,即腾出了桌面的空间;当所述转动部转动至水平时,为所述折叠台的第二使用状态,当位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转动部为平台,即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为高度高于桌面的平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桌上折叠台,包括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上设有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桌面的一侧,所述转动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上端;
当所述转动部转动至所述固定部的上方时,为所述折叠台的第一使用状态,当位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固定部均位于所述桌面的一侧,即腾出了桌面的空间;当所述转动部转动至水平时,为所述折叠台的第二使用状态,当位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转动部为平台,即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为高度高于桌面的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上折叠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转动板一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板的另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上折叠台,其特征在于,紧贴于所述第二转动板还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板与所述第二转动板的连接处;
所述支撑架的高度与所述固定部的高度一致,且所述支撑架的高度与所述第一转动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好年闵予恩
申请(专利权)人:澳门培正中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澳门;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