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基钻屑回收碳质燃料的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495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基钻屑回收碳质燃料的捕收剂及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数,本发明专利技术捕收剂包括:混合脂肪酸乙酯20~60份、烃类油40~70份和乳化剂0.1~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捕收剂成分简单,使用少量的药剂复配即可得到,且可以用于油基钻屑回收碳质燃料浮选技术,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捕收剂,浮选成本低,分选效率高,并且在浮选过程中不需要起泡剂,方便、节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捕收剂着重解决了药剂在水溶液中的水溶性和矿化效果等一系列问题,并且该药剂无毒无害,使用时安全放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基钻屑回收碳质燃料的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基钻屑的浮选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油基钻屑回收碳质燃料的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油基钻屑是作为钻井作业的终端产物,是一种典型的危险废弃物,主要体现了其含油量高,重金属含量高等特性,并且还具有组分复杂,粘度高,可生物降解能力差等特点。目前用于处理油基钻屑的方法,国内外文献报道中有很多,诸如:热蒸馏法、溶剂萃取法、焚烧法、超临界流体抽提法、填埋法等;但是由于热蒸馏法、溶剂萃取法和超临界流体抽提法的能耗高、设备要求高、成本高、焚烧法会耗费大量的资源,并且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填埋法,虽说成本相对较低,但是不能回收其中的矿物质油,浪费了大量的资源。现有技术中,对油基钻屑的中碳质燃料进行捕收的方法具有能耗高,处理效果差等特性,并且常用的捕收剂多为烃油类产品,其主要为煤油、柴油和人工合成的非极性油类捕收剂。煤油、柴油等在水中的分散性差、水溶性差矿化效果不理想,且药剂用量较大,产率低、分选效果一般,而且大多富含芳香烃等杂环化合物,具有较大的气味和毒性,在使用时给人的身体带来很大的伤害,因此针对油基钻屑中碳质燃料捕收剂捕收效果不理想的现象,需要研究出适用于常规浮选碳质燃料的捕收剂,用于解决药剂在水溶液中水溶性和矿化效果等问题,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基钻屑回收碳质燃料的捕收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油基钻屑回收碳质燃料的捕收剂,包括了混合脂肪酸乙酯、烃类油和乳化剂。优选地,所述捕收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了混合脂肪酸乙酯20~60份、烃类油40~70份和乳化剂0.1~10份。优选地,所述捕收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了混合脂肪酸乙酯30~50份、烃类油45~60份和乳化剂6-10份。优选地,所述所述混合脂肪酸乙酯中的碳原子数量为10~12。优选地,所述烃类油为煤油或柴油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乳化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混合脂肪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具体的包括了如下步骤:所述R为-C7H15,-C8H17;a.向每盛有80~100mL的脂肪酸的反应瓶中加入15~25mL的溴水,在光照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卤代反应,即在40~60℃条件下反应3~4h;b.待上述反应结束后,向反应瓶中加入40~60mL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使其发生卤代水解,在50~60℃条件下反应1.5~2.5h;c.待上述反应结束后,向反应瓶中加入40~60mL浓度为10%的稀硫酸溶液,是反应液进行酸化;d.向上述反应瓶中加入过量的乙醇,使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在75~90℃条件下回流5~6h,为了使得混合脂肪酸与乙醇的充分作用生成酯,在此反应过程中乙醇过量20%;e.待上述反应结束后,使用旋转蒸发仪回收过量乙醇,从蒸馏烧瓶上层倒出粗酯;使用10%的碳酸钠溶液洗涤粗制2~5次后,使用蒸馏水水洗,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即可得产品混合脂肪酸乙酯。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油基钻屑回收碳质燃料的捕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了如下步骤:向混合脂肪酸乙酯中加入烃类油与乳化剂,搅拌10~20min即可得捕收剂。捕收剂在油基钻屑中的应用,包括了如下步骤:将油基钻屑制备成浮选物,向其中加入所述捕收剂,搅拌后给入浮选设备中进行分选,得到浮选精矿和浮选尾矿。本申请的捕收剂中,仅添加了碳原子数量为10~12的混合脂肪酸乙酯,烃类油和乳化剂就可以得到适用于常规浮选方法的油基钻屑碳质燃料的捕收剂,组分简单,避免了浮选过程中组份复杂及有毒有害成分多等弊端,减少了对生产环境的危害,并降低了成本,同时采用这种成份简单的捕收剂,在较少药剂损耗的情况下,就能达到优异的浮选效果。本专利技术益处1、本专利技术的捕收剂与常规捕收剂(柴油、煤油)想对比而言,有效增强了对于碳质燃料的捕收效果,强化了油基钻屑中碳质燃料的浮选矿化过程;从而显著提高浮选效率。2、本专利技术的捕收剂药剂来源广泛、易得,其主要产物为烃类油,常见与煤化工副产品,价格低廉且来源广泛,主要添加剂混合脂肪酸也是常见的化工产品,交易市场成熟。3、本专利技术的捕收剂还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捕收剂需要发泡剂用于促进捕收碳质燃料效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捕收剂,在不需要任何发泡剂进行促进的条件下依然可以得到优于传统捕收剂的捕收效果。4、常规捕收剂多为烃类油产品,主要是煤油、柴油和人工合成的非极性油类捕收剂。煤油、柴油等在水中的分散性差、水溶性差矿化效果不理想,且药剂用量较大,产率低、分选效果一般,而且大多富含芳香烃等杂环化合物,具有较大的气味和毒性,在使用时给人的身体带来很大的伤害,本专利技术的复配捕收剂着重解决了药剂在水溶液中的水溶性和矿化效果等一系列问题,并且该药剂无毒无害,使用时安全放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阐述与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下面参照实施例进一步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以及使用的制备方法。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等同替换、组合、改良或修饰,但这些都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中油基钻屑回收碳质燃料的捕收剂,包括了混合脂肪酸乙酯、烃类油和乳化剂。并且捕收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了混合脂肪酸乙酯20~60份、烃类油40~70份和乳化剂0.1~10份。其中混合脂肪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具体的包括了如下步骤:所述R为-C7H15、-C8H17;a.向每盛有80~100mL的脂肪酸的反应瓶中加入15~25mL的溴水,在光照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卤代反应,即在40~60℃条件下反应3~4h;b.待上述反应结束后,向反应瓶中加入40~60mL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使其发生卤代水解,在50~60℃条件下反应1.5~2.5h;c.待上述反应结束后,向反应瓶中加入40~60mL浓度为10%的稀硫酸溶液,是反应液进行酸化;d.向上述反应瓶中加入过量的乙醇,使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在75~90℃条件下回流5~6h,为了使得混合脂肪酸与乙醇的充分作用生成酯,在此反应过程中乙醇过量20%;e.待上述反应结束后,使用旋转蒸发仪回收过量乙醇,从蒸馏烧瓶上层倒出粗酯;使用10%的碳酸钠溶液洗涤粗制2~5次后,使用蒸馏水水洗,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即可得产品混合脂肪酸乙酯。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复配捕收剂包含了混合脂肪酸乙酯26份、烃类油47份和乳化剂2份。制备方法为:向混合脂肪酸乙酯26份中加入煤油47份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份搅拌15分钟即可的本专利技术的复配捕收剂。本实施例中混合脂肪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基钻屑回收碳质燃料的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收剂包括了混合脂肪酸乙酯、烃类油和乳化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基钻屑回收碳质燃料的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收剂包括了混合脂肪酸乙酯、烃类油和乳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收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了混合脂肪酸乙酯20~60份、烃类油40~70份和乳化剂0.1~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收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了混合脂肪酸乙酯30~50份、烃类油45~60份和乳化剂6~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脂肪酸乙酯中的碳原子数量为10~1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烃类油为煤油或柴油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脂肪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了如下步骤:
a.向每盛有80~100mL的脂肪酸的反应瓶中加入15~25mL的溴水,在光照和加热为40~60℃条件下反应3~4h;
b.待上述反应结束后,向反应瓶中加入40~60mL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在50~60℃条件下反应1.5~2.5h;
c.待上述反应结束后,向反应瓶中加入40~60mL浓度为10%的稀硫酸溶液;
d.向上述反应瓶中加入过量的乙醇,使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在75~90℃条件下回流5~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剑刚蓝强欧阳征国王晓波赵迪朱仁锋李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