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条蒸煮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916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条蒸煮设备;蒸煮锅的内侧设置有多组压带轴承A;蒸煮锅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多组压带轴承B;蒸煮锅上通过支架安装有滚轴A和滚轴B;蒸煮传输带上部绕过滚轴A和滚轴B,蒸煮传输带的侧面和下部分别绕过压带轴承A和压带轴承B。通过粉条挤出机构向蒸煮锅内挤出宽粉条浆糊,由外部的电机带动滚轴A和(或)滚轴B转动,由滚轴A和滚轴B带动蒸煮传输带缓慢运动;随着蒸煮传输带的运动带着粉条浆糊运动,当粉条浆糊浸入到沸水中时迅速定型并逐渐熟化,然后经熟化后的粉条经蒸煮锅的左端处脱离蒸煮传输带并输出进行下一工序。本设备可对宽粉进行容量大连续化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条蒸煮设备
本技术涉及粉条蒸煮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粉条蒸煮设备。
技术介绍
粉条,是以红薯、马铃薯等为原料,经磨浆沉淀加工后,制成的丝条状干燥的特色传统食品。中国各地均有各自独特的生产工艺,成品粉条呈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按形状可分为圆粉条、细粉条和宽粉条等。粉条的制备过程包括蒸煮、冷却、切段、包装等诸多工序;对于宽粉条“蒸煮”来讲,其操作方式是通过挤出机构挤出后在锅内蒸煮定型、熟化,目前也有一些结构不同的粉条蒸煮设备,但是现有的粉条蒸煮容量低而且缺乏连续性操作能力,不适合中大型粉条生产单位。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粉条蒸煮设备,本设备可对宽粉进行容量大连续化蒸煮熟化操作。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粉条蒸煮设备,包括蒸煮锅、蒸煮传输带和粉条挤出机构;其特征在于;蒸煮锅的内侧设置有多组压带轴承A;蒸煮锅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多组压带轴承B;蒸煮锅上通过支架安装有滚轴A和滚轴B;蒸煮传输带上部绕过滚轴A和滚轴B,蒸煮传输带的侧面和下部分别绕过压带轴承A和压带轴承B。根据本技术所述一种粉条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蒸煮锅为不锈钢蒸煮锅。根据本技术所述一种粉条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滚轴A和滚轴B采用相同的结构,包括滚轴杆,滚轴杆的外端设置有电机驱动链轮。根据本技术所述一种粉条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滚轴杆上设置有两个蒸煮传输带带动链轮和两个轴承,所述蒸煮传输带由多块不锈钢片组合构成,不锈钢片相互之间通过侧面形成能够转动的活动连接,每块不锈钢片的两端具有链轮孔,每块不锈钢片的表面形成有多个空腔,相对应的空腔形成一道用于粉条定型和蒸煮的通道。根据本技术所述一种粉条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粉条挤出机构具有多个粉条挤出口,通过通过固定架安装在蒸煮锅的端头,粉条挤出口对应在蒸煮传输带的上方。根据本技术所述一种粉条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蒸煮锅为长方体结构,在蒸煮锅上方设置有蒸煮盖,在蒸煮锅的两侧面分别安装有多组气缸,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蒸煮盖。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粉条蒸煮设备,包括能够自动加热的蒸煮锅、蒸煮传输带和粉条挤出机构;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其,蒸煮锅的内侧设置有多组压带轴承A;蒸煮锅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多组压带轴承B;蒸煮锅上通过支架安装有滚轴A和滚轴B;蒸煮传输带上部绕过滚轴A和滚轴B,蒸煮传输带的侧面和下部分别绕过压带轴承A和压带轴承B。本设备的运行过程如下;通过粉条挤出机构向蒸煮锅内挤出宽粉条浆糊,浆糊进入到蒸煮传输带粉条定型和蒸煮的通道处(即图3对应的箭头指定的通槽,熟化后就形成扁平状的宽粉),滚轴A和(或)滚轴B与外部的驱动电机连接,由外部的电机带动滚轴A和(或)滚轴B8转动,由滚轴A和滚轴B8带动蒸煮传输带缓慢运动;随着蒸煮传输带的运动带着粉条浆糊运动,当粉条浆糊浸入到沸水中时迅速定型并逐渐熟化,然后经熟化后的粉条经蒸煮锅的左端处脱离蒸煮传输带并输出进行下一工序;而蒸煮传输带本身则在滚轴A、滚轴B、压带轴承A和压带轴承B的作用下循环操作。本设备可对宽粉进行容量大连续化操作。其2,滚轴A和滚轴B8采用相同的结构,包括滚轴杆,滚轴杆的外端设置有电机驱动链轮(用于与外部电机连接带动其转动,滚轴A和滚轴B可同时作为驱动轮,或者其一作为驱动轮);滚轴杆上设置有两个蒸煮传输带带动链轮和两个轴承,所述蒸煮传输带由多块不锈钢片组合构成,不锈钢片相互之间通过侧面形成能够转动的活动连接,每块不锈钢片的两端具有链轮孔,每块不锈钢片的表面形成有多个空腔,相对应的空腔形成一道用于粉条定型和蒸煮的通道。其3,粉条挤出机构具有多个粉条挤出口,通过通过固定架安装在蒸煮锅的端头,粉条挤出口对应在蒸煮传输带的上方。每个粉条挤出口都是安装在固定架上的,多个粉条挤出口可以与外部的多个调糊机构一一对应,用于向蒸煮锅内的“粉条定型和蒸煮的通道”处挤出待蒸煮的粉条。其4,蒸煮锅为长方体结构,在蒸煮锅上方设置有蒸煮盖,在蒸煮锅的两侧面分别安装有多组气缸,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蒸煮盖。这里用气缸控制蒸煮盖的起降,当蒸煮盖盖在蒸煮锅上的作用是防止沸水热量过快散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蒸煮锅内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蒸煮传输带在蒸煮锅内部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蒸煮传输带与滚轴A和滚轴B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滚轴A和滚轴B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组成蒸煮传输带的不锈钢片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粉条挤出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7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粉条蒸煮设备,包括能够自动加热的蒸煮锅1、蒸煮传输带2和粉条挤出机构3;其创新在于;蒸煮锅1的内侧设置有多组压带轴承A4;蒸煮锅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多组压带轴承B5;蒸煮锅1上通过支架6安装有滚轴A7和滚轴B8;蒸煮传输带2上部绕过滚轴A7和滚轴B8,蒸煮传输带2的侧面和下部分别绕过压带轴承A4和压带轴承B5。实施时,蒸煮锅1为不锈钢蒸煮锅。如图4至图5,滚轴A7和滚轴B8采用相同的结构,包括滚轴杆9,滚轴杆9的外端设置有电机驱动链轮10(用于与外部电机连接带动其转动,滚轴A7和滚轴B8可同时作为驱动轮,或者其一作为驱动轮);滚轴杆9上设置有两个蒸煮传输带带动链轮11和两个轴承12,所述蒸煮传输带2由多块不锈钢片13组合构成,不锈钢片13相互之间通过侧面形成能够转动的活动连接,每块不锈钢片13的两端具有链轮孔14,每块不锈钢片13的表面形成有多个空腔15,相对应的空腔15形成一道用于粉条定型和蒸煮的通道。如图7,粉条挤出机构3具有多个粉条挤出口16,通过通过固定架17安装在蒸煮锅1的端头,粉条挤出口16对应在蒸煮传输带2的上方。每个粉条挤出口16都是安装在固定架17上的,多个粉条挤出口16可以与外部的多个调糊机构一一对应,用于向蒸煮锅1内的“粉条定型和蒸煮的通道”处挤出待蒸煮的粉条。实施时,蒸煮锅1为长方体结构,在蒸煮锅1上方设置有蒸煮盖19,在蒸煮锅1的两侧面分别安装有多组气缸18,气缸18的伸缩端连接有蒸煮盖19。这里用气缸18控制蒸煮盖19的起降,当蒸煮盖19盖在蒸煮锅1上的作用是防止沸水热量过快散失。本设备的运行过程如下;通过粉条挤出机构3向蒸煮锅1内挤出宽粉条浆糊,浆糊进入到蒸煮传输带2粉条定型和蒸煮的通道处(即图3对应的箭头指定的通槽,熟化后就形成扁平状的宽粉),滚轴A7和(或)滚轴B8与外部的驱动电机连接,由外部的电机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条蒸煮设备,包括蒸煮锅(1)、蒸煮传输带(2)和粉条挤出机构(3);其特征在于;蒸煮锅(1)的内侧设置有多组压带轴承A(4);蒸煮锅(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多组压带轴承B(5);蒸煮锅(1)上通过支架(6)安装有滚轴A(7)和滚轴B(8);蒸煮传输带(2)上部绕过滚轴A(7)和滚轴B(8),蒸煮传输带(2)的侧面和下部分别绕过压带轴承A(4)和压带轴承B(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条蒸煮设备,包括蒸煮锅(1)、蒸煮传输带(2)和粉条挤出机构(3);其特征在于;蒸煮锅(1)的内侧设置有多组压带轴承A(4);蒸煮锅(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多组压带轴承B(5);蒸煮锅(1)上通过支架(6)安装有滚轴A(7)和滚轴B(8);蒸煮传输带(2)上部绕过滚轴A(7)和滚轴B(8),蒸煮传输带(2)的侧面和下部分别绕过压带轴承A(4)和压带轴承B(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粉条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蒸煮锅(1)为不锈钢蒸煮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粉条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滚轴A(7)和滚轴B(8)采用相同的结构,包括滚轴杆(9),滚轴杆(9)的外端设置有电机驱动链轮(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粉条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滚轴杆(9)上设置有两个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在友
申请(专利权)人:叙永县鸿艺粉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