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茶叶炒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89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茶叶炒锅,其结构包括基座、连接座、控制器、机箱、放置座、搅拌杆、手轮、驱动箱、加热座、炒锅、搅拌主轴、弧形臂、连接杆、摆动铲、第一套筒、齿轮轴、齿轮盘、第二套筒,搅拌主轴与齿轮盘首端固定连接,弧形臂首端与第二套筒固定连接,弧形臂末端与第一套筒固定连接,连接杆首端与齿轮轴固定连接,连接杆末端与摆动铲螺纹连接,第一套筒可滑动于连接杆中,齿轮轴与齿轮盘相啮合,第二套筒可滑动于搅拌主轴上,驱动箱包括轴承套、第一限位卡块、驱动杆、第二限位卡块、棘轮,轴承套固定安装于驱动箱内壁上,该装置结构紧凑,翻炒效果好,且可轻松对炒锅进行翻转对炒锅进行清洗、晾干及倒出炒好的茶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茶叶炒锅
本技术是一种环保型茶叶炒锅,属于环保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茶叶制作过程为:采青→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初制茶)→精制→加工→包装→(成品),其中杀青是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杀青时需要对茶叶进行炒制,炒制的方法分为人工炒茶和机器炒茶,茶叶炒制是茶叶制作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现有技术中,将茶叶倒入带有加热装置的炒锅中,通过手工或炒锅带有的炒茶板实现翻炒,但是该现有技术翻炒不均匀,且翻炒效率低,且难以对炒锅进行翻转,实现对炒锅清洗、晾干及倒出炒好的茶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型茶叶炒锅,以解决现有翻炒不均匀,且翻炒效率低,且难以对炒锅进行翻转,实现对炒锅清洗、晾干及倒出炒好的茶叶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环保型茶叶炒锅,其结构包括基座、连接座、控制器、机箱、放置座、搅拌杆、手轮、驱动箱、加热座、炒锅,所述连接座设置有左右两个,所述基座两端固定安装于连接座末端下方,所述连接座首端贴合于放置座末端底面,所述控制器固定安装于放置座左侧上,所述机箱固定安装于放置座上方,所述搅拌杆安装于放置座下方,所述搅拌杆安装于机箱下方,所述手轮嵌入安装于驱动箱内,所述驱动箱固定安装于右侧上的连接座外侧上,所述加热座固定安装于炒锅下方,所述炒锅通过轴承固定安装于基座上,所述搅拌杆包括搅拌主轴、弧形臂、连接杆、摆动铲、第一套筒、齿轮轴、齿轮盘、第二套筒,所述搅拌主轴与齿轮盘首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臂首端与第二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弧形臂末端与第一套筒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首端与齿轮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末端与摆动铲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筒可滑动于连接杆中,所述齿轮轴与齿轮盘相啮合,所述第二套筒可滑动于搅拌主轴上,所述驱动箱包括轴承套、第一限位卡块、驱动杆、第二限位卡块、棘轮,所述轴承套固定安装于驱动箱内壁上,所述第一限位卡块通过转轴固定安装于轴承套中,所述驱动杆末端与棘轮轴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卡块通过转轴与驱动杆首端相连接,所述棘轮上设置有复数个齿槽,所述第一限位卡块可卡入于棘轮齿槽中,所述第二限位卡块可卡入于棘轮齿槽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内设有液压缸,且所述液压缸末端安装于连接座内壁上,且所述液压缸首端固定安装于放置座末端,且所述液压缸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内设置有电机,且所述电机转轴与搅拌主轴首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内设置有电机,且所述电机转轴与搅拌主轴首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炒锅右端转轴与棘轮轴心固定连接,所述手轮轴心与棘轮轴心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所述加热座与控制器为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摆动铲贴合于炒锅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炒锅采用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空气腐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需要加工的材料放入炒锅内,通过机箱的电机转动带动搅拌主轴进行转动,搅拌主轴转动将带动齿轮盘进行转动,齿轮盘转动将带动齿轮轴进行转动,齿轮轴转动将带动摆动铲在炒锅内对加工单材料进行翻炒,通过加热座对炒锅进行加热,加工完毕后,通过连接座内设有液压缸将放置座整个顶起,紧接着顺时针转动手轮将带动棘轮进行转动,从而实现驱动杆进行摆动,紧接着通过第二限位卡块卡入转动后的棘轮齿槽内,通过第一限位卡块对棘轮进行限位,放置打滑,即可实现对整个炒锅进行360°顺时针转动,该装置结构紧凑,翻炒效果好,且可轻松对炒锅进行翻转对炒锅进行清洗、晾干及倒出炒好的茶叶。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环保型茶叶炒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环保型茶叶炒锅的搅拌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环保型茶叶炒锅的驱动箱结构示意图。图中:基座-1、连接座-2、控制器-3、机箱-4、放置座-5、搅拌杆-6、手轮-7、驱动箱-8、加热座-9、炒锅-10、搅拌主轴-61、弧形臂-62、连接杆-63、摆动铲-64、第一套筒-65、齿轮轴-66、齿轮盘-67、第二套筒-68、轴承套-801、第一限位卡块-802、驱动杆-803、第二限位卡块-804、棘轮-80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环保型茶叶炒锅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基座1、连接座2、控制器3、机箱4、放置座5、搅拌杆6、手轮7、驱动箱8、加热座9、炒锅10,所述连接座2设置有左右两个,所述基座1两端固定安装于连接座2末端下方,所述连接座2首端贴合于放置座5末端底面,所述控制器3固定安装于放置座5左侧上,所述机箱4固定安装于放置座5上方,所述搅拌杆6安装于放置座5下方,所述搅拌杆6安装于机箱4下方,所述手轮7嵌入安装于驱动箱8内,所述驱动箱8固定安装于右侧上的连接座2外侧上,所述加热座9固定安装于炒锅10下方,所述炒锅10通过轴承固定安装于基座1上,所述搅拌杆6包括搅拌主轴61、弧形臂62、连接杆63、摆动铲64、第一套筒65、齿轮轴66、齿轮盘67、第二套筒68,所述搅拌主轴61与齿轮盘67首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臂62首端与第二套筒68固定连接,所述弧形臂62末端与第一套筒6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3首端与齿轮轴6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3末端与摆动铲64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筒65可滑动于连接杆63中,所述齿轮轴66与齿轮盘67相啮合,所述第二套筒68可滑动于搅拌主轴61上,所述驱动箱8包括轴承套801、第一限位卡块802、驱动杆803、第二限位卡块804、棘轮805,所述轴承套801固定安装于驱动箱8内壁上,所述第一限位卡块802通过转轴固定安装于轴承套801中,所述驱动杆803末端与棘轮805轴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卡块804通过转轴与驱动杆803首端相连接,所述棘轮805上设置有复数个齿槽,所述第一限位卡块802可卡入于棘轮805齿槽中,所述第二限位卡块804可卡入于棘轮805齿槽中,所述连接座2内设有液压缸,且所述液压缸末端安装于连接座2内壁上,且所述液压缸首端固定安装于放置座5末端,且所述液压缸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所述机箱4内设置有电机,且所述电机转轴与搅拌主轴61首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机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所述机箱4内设置有电机,且所述电机转轴与搅拌主轴61首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机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所述炒锅10右端转轴与棘轮805轴心固定连接,所述手轮7轴心与棘轮805轴心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3为PLC控制器,所述加热座9与控制器3为电性连接,所述摆动铲64贴合于炒锅10内壁上,所述炒锅10采用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空气腐蚀。本专利所说的机箱4的电机采用型号为TCH18-100-50S,该装置寿命强,散热佳。例如,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型茶叶炒锅,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基座(1)、连接座(2)、控制器(3)、机箱(4)、放置座(5)、搅拌杆(6)、手轮(7)、驱动箱(8)、加热座(9)、炒锅(10),所述连接座(2)设置有左右两个,所述基座(1)两端固定安装于连接座(2)末端下方,所述连接座(2)首端贴合于放置座(5)末端底面,所述控制器(3)固定安装于放置座(5)左侧上,所述机箱(4)固定安装于放置座(5)上方,所述搅拌杆(6)安装于放置座(5)下方,所述搅拌杆(6)安装于机箱(4)下方,所述手轮(7)嵌入安装于驱动箱(8)内,所述驱动箱(8)固定安装于右侧上的连接座(2)外侧上,所述加热座(9)固定安装于炒锅(10)下方,所述炒锅(10)通过轴承固定安装于基座(1)上,所述搅拌杆(6)包括搅拌主轴(61)、弧形臂(62)、连接杆(63)、摆动铲(64)、第一套筒(65)、齿轮轴(66)、齿轮盘(67)、第二套筒(68),所述搅拌主轴(61)与齿轮盘(67)首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臂(62)首端与第二套筒(68)固定连接,所述弧形臂(62)末端与第一套筒(6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3)首端与齿轮轴(6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3)末端与摆动铲(64)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筒(65)可滑动于连接杆(63)中,所述齿轮轴(66)与齿轮盘(67)相啮合,所述第二套筒(68)可滑动于搅拌主轴(61)上,所述驱动箱(8)包括轴承套(801)、第一限位卡块(802)、驱动杆(803)、第二限位卡块(804)、棘轮(805),所述轴承套(801)固定安装于驱动箱(8)内壁上,所述第一限位卡块(802)通过转轴固定安装于轴承套(801)中,所述驱动杆(803)末端与棘轮(805)轴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卡块(804)通过转轴与驱动杆(803)首端相连接,所述棘轮(805)上设置有复数个齿槽,所述第一限位卡块(802)可卡入于棘轮(805)齿槽中,所述第二限位卡块(804)可卡入于棘轮(805)齿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茶叶炒锅,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基座(1)、连接座(2)、控制器(3)、机箱(4)、放置座(5)、搅拌杆(6)、手轮(7)、驱动箱(8)、加热座(9)、炒锅(10),所述连接座(2)设置有左右两个,所述基座(1)两端固定安装于连接座(2)末端下方,所述连接座(2)首端贴合于放置座(5)末端底面,所述控制器(3)固定安装于放置座(5)左侧上,所述机箱(4)固定安装于放置座(5)上方,所述搅拌杆(6)安装于放置座(5)下方,所述搅拌杆(6)安装于机箱(4)下方,所述手轮(7)嵌入安装于驱动箱(8)内,所述驱动箱(8)固定安装于右侧上的连接座(2)外侧上,所述加热座(9)固定安装于炒锅(10)下方,所述炒锅(10)通过轴承固定安装于基座(1)上,所述搅拌杆(6)包括搅拌主轴(61)、弧形臂(62)、连接杆(63)、摆动铲(64)、第一套筒(65)、齿轮轴(66)、齿轮盘(67)、第二套筒(68),所述搅拌主轴(61)与齿轮盘(67)首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臂(62)首端与第二套筒(68)固定连接,所述弧形臂(62)末端与第一套筒(6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3)首端与齿轮轴(6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3)末端与摆动铲(64)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筒(65)可滑动于连接杆(63)中,所述齿轮轴(66)与齿轮盘(67)相啮合,所述第二套筒(68)可滑动于搅拌主轴(61)上,所述驱动箱(8)包括轴承套(801)、第一限位卡块(802)、驱动杆(803)、第二限位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桂云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天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