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耦合称重模块的内盘管冷却釜结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88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耦合称重模块的内盘管冷却釜结晶设备,包括传动电机、上封头、换热盘管、下筒体和称重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耦合称重模块的内盘管冷却釜结晶设备中,换热盘管的冷媒介质与工艺物料换热,盘管形式的换热面积比外侧夹套形式的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提升;换热盘管的换热面积可通过改变排数、盘管直径进行精确增减,有利于精细化设计;称重模块承托釜体全部重量且与工艺物料无接触,精度不受物料扰动和结晶物附着的影响,同时可通过去皮和满载标定实现出料自动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耦合称重模块的内盘管冷却釜结晶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耦合称重模块的内盘管冷却釜结晶设备。
技术介绍
在绝大多数冷却结晶处理工艺中,应用冷却釜作为主要设备,配备外侧夹套、搅拌机构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单法兰静压液位计等,外侧夹套过流循环水,对釜内的工艺物料进行冷却,工艺物料的溶解度因温度下降而降低,逐渐析出晶体,同时开启搅拌桨防止晶体结块。应用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监测釜内温度和液位,控制物料进出。但应用外侧夹套的冷却釜因结构限制,换热面积即为冷却釜外侧表面积,即使增大冷却介质流量也无法提升换热效率;应用单法兰静压液位计会因搅拌桨对工艺物料的扰动而致液位信号持续波动,同时晶体析出会在液位传感器的隔膜上附着,改变压力系数,准确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冷却釜换热面积固化、液位精度受限的问题,提供一种耦合称重模块的内盘管冷却釜结晶设备。为实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耦合称重模块的内盘管冷却釜结晶设备,包括传动电机、上封头、换热盘管、下筒体和称重模块;所述传动电机依次连接有减速机、联轴器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过轴承座、上封头与位于所述下筒体内的搅拌桨连接;所述上封头与下筒体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上封头上设置两个套管法兰,冷介质进口管路和冷介质出口管路分别穿过所述套管法兰与位于所述下筒体内的所述换热盘管连通;所述下筒体外壁均匀对称设有四个耳座,所述冷却釜结晶设备整体通过所述耳座安放于所述称重模块上,所述称重模块承托所述冷却釜结晶设备全部重量,其中,所述耳座远离所述下筒体的一端支撑于所述称重模块的压力传感器上。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盘管位于所述搅拌桨上方。进一步地,所述上封头上还设有具有法兰的进料口。进一步地,所述下筒体底部设有具有法兰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的水平面高于所述称重模块底面与地面的接触面。进一步地,所述上封头上还设有具有法兰的尾气出口。进一步地,所述上封头上还设有投入式温度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盘管通过支撑杆固定于所述下筒体内,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上封头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上封头处设有填料密封组件。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耦合称重模块的内盘管冷却釜结晶设备中,换热盘管的冷媒介质与工艺物料换热,盘管形式的换热面积比外侧夹套形式的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提升;换热盘管的换热面积可通过改变排数、盘管直径进行精确增减,有利于精细化设计;称重模块承托釜体全部重量且与工艺物料无接触,精度不受物料扰动和结晶物附着的影响,同时可通过去皮和满载标定实现出料自动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耦合称重模块的内盘管冷却釜结晶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上封头的俯视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传动电机;2-减速机;3-联轴器;4-传动轴;5-轴承座;6-冷介质出口管路;7-上封头;8-换热盘管;9-下筒体;10-出料口;11-搅拌桨;12-称重模块;13-耳座;14-支撑杆;15-套管法兰;1-6冷介质进口管路;17-填料密封组件;18-进料口;19-投入式温度传感器;20-尾气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和图2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耦合称重模块的内盘管冷却釜结晶设备,包括传动电机1、上封头7、换热盘管8、下筒体9和称重模块12。传动电机1依次连接有减速机2、联轴器3和传动轴4,传动轴4穿过轴承座5、上封头7与位于下筒体9内的搅拌桨11连接,且传动轴4穿过上封头7处设有填料密封组件17,传动电机1启动带动搅拌桨11以一定转速转动。上封头7与下筒体9可拆卸密封连接,上封头7上设置两个套管法兰15,冷介质进口管路16和冷介质出口16管路分别穿过套管法兰15与位于下筒体9内的换热盘管8连通,其中,换热盘管8通过支撑杆14固定于下筒体9内,支撑杆14一端与上封头7固定连接。换热盘管8中的冷媒介质与工艺物料换热,盘管形式的换热面积比外侧夹套形式的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提升;并且换热盘管8的换热面积可通过改变排数、盘管直径进行精确增减,有利于精细化设计。下筒体9外壁均匀对称设有四个耳座13,冷却釜结晶设备整体通过耳座13安放于称重模块12上,称重模块12承托冷却釜结晶设备全部重量;耳座13远离下筒体9的一端支撑于称重模块12的压力传感器上;下筒体9底部设有具有法兰的出料口10,出料口10位于的水平面高于称重模块12底面与地面的接触面。称重模块12承托釜体全部重量且与工艺物料无接触,精度不受物料扰动和结晶物附着的影响,同时可通过去皮和满载标定实现出料自动控制。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换热盘管8位于搅拌桨11上方。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上封头7上还设有具有法兰的进料口18和尾气出口20,釜内产生的废气通过尾气出口20排出。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上封头7上还设有投入式温度传感器19,用于测量釜内工艺物料温度,在冷却釜内重量和温度达到出料条件时,工艺物料从出料口10放出进入下一工序。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耦合称重模块的内盘管冷却釜结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电机(1)、上封头(7)、换热盘管(8)、下筒体(9)和称重模块(12);所述传动电机(1)依次连接有减速机(2)、联轴器(3)和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穿过轴承座(5)、上封头(7)与位于所述下筒体(9)内的搅拌桨(11)连接;所述上封头(7)与下筒体(9)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上封头(7)上设置两个套管法兰(15),冷介质进口管路(16)和冷介质出口(16)管路分别穿过所述套管法兰(15)与位于所述下筒体(9)内的所述换热盘管(8)连通;所述下筒体(9)外壁均匀对称设有四个耳座(13),所述冷却釜结晶设备整体通过所述耳座(13)安放于所述称重模块(12)上,所述称重模块(12)承托所述冷却釜结晶设备全部重量,其中,所述耳座(13)远离所述下筒体(9)的一端支撑于所述称重模块(12)的压力传感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耦合称重模块的内盘管冷却釜结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电机(1)、上封头(7)、换热盘管(8)、下筒体(9)和称重模块(12);所述传动电机(1)依次连接有减速机(2)、联轴器(3)和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穿过轴承座(5)、上封头(7)与位于所述下筒体(9)内的搅拌桨(11)连接;所述上封头(7)与下筒体(9)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上封头(7)上设置两个套管法兰(15),冷介质进口管路(16)和冷介质出口(16)管路分别穿过所述套管法兰(15)与位于所述下筒体(9)内的所述换热盘管(8)连通;所述下筒体(9)外壁均匀对称设有四个耳座(13),所述冷却釜结晶设备整体通过所述耳座(13)安放于所述称重模块(12)上,所述称重模块(12)承托所述冷却釜结晶设备全部重量,其中,所述耳座(13)远离所述下筒体(9)的一端支撑于所述称重模块(12)的压力传感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8)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程鹏立周福伟王卓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三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