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入给药训练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86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入给药训练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罩盖、吸嘴、板件、带有刺针和弹性元件的操作机构、下壳;所述罩盖、吸嘴、板件和下壳通过一个唯一的铰链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板件与处于闭合位置吸嘴的接合处设有一个沉入下方空腔的气流发声装置,其取代了原有的胶囊腔。通过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入给药训练哨,可以评估患者能否使用吸入器以及纠正患者的错误使用方法,最终实现有效给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入给药训练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入给药训练哨。
技术介绍
目前,肺部吸入给药是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炎等肺部疾病的最佳治疗方式,近些年也进一步扩展到了治疗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其市场巨大。与传统的给药方式不同的是,肺部给药需要借助特定的给药装置完成对药物的分散、雾化和肺部传递,给药装置在肺部给药系统起到了关键作用。干粉吸入器(DryPowderInhaler,DPI)是最常见的肺部给药装置之一,由于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患者使用吸入器的方式直接决定了吸入药物的有效性,只有吸入气流速度足够大时,才能使药物在肺部大量沉积率,实现有效治疗。现实生活中,已发现不少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和老年患者,吸入气流速度不足或无法精确掌握吸入气流速度,导致无法使用或者错误地使用了吸入器,使得治疗效果较差。因此,提供一种评估吸入气流速度的装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专利文献CN204766903已经公开了一种粉雾剂给药器,通过在胶囊腔下部较小的内孔安装哨子,实现在吸入给药的同时通过哨音大小判断患者吸入给药的效果。但是该装置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胶囊腔下方的内孔安装哨子,增加气流的阻力,会对进入胶囊腔的气流造成较大影响,直接影响微细颗粒进入肺部的比例,进而影响给药效果;其次,由于哨子安装的位置在胶囊腔下方的内孔,其气流环境也不能直接反应胶囊腔的气流环境,进而反映给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吸入给药训练哨,其包括:罩盖、吸嘴、板件和下壳,所述罩盖遮盖处于闭合位置的吸嘴,所述处于闭合位置的吸嘴卡锁至其下方的板件上,所述板件与其下方的下壳以非密闭的方式闭合以形成一个可与外界通气的空腔,所述罩盖、吸嘴、板件和下壳通过一个唯一的铰链连接,其中,所述板件在与处于闭合位置吸嘴的接合处设有一个沉入下方空腔的气流发声装置,所述气流发声装置的出气口通过吸嘴与外界相通,进气口位于在板件与其下方的下壳形成的空腔内。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下壳上还设有一个按钮,该按钮可在外力作用下与气流发声装置发生相对运动并通过一个弹性元件复原。更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吸嘴下方设有一个筛网罩,所述筛网罩中固定有一个筛网。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气流发声装置为一个气流簧片哨,其簧片的振动端靠近进气口,固定端靠近出气口。进一步地,所述气流发声装置包括水平相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向下设置以构成气流发声装置的进气口,所述第二腔体的开口向上设置以构成气流发声装置的出气口,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由挡板隔开,挡板上设有簧片,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通过挡板和簧片之间的间隙相连通。进一步地,在所述下壳上还设有一个按钮,所述按钮上设有朝向气流发声装置方向延伸的刺针,所述气流发声装置上设置有与刺针位置相匹配的刺针通道。优选地,所述刺针通道不开设在第二腔体上。进一步优选地,限制所述刺针朝气流发声装置的内部运动。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气流发声装置的上部还包括一个出气通道,所述第二腔体通过该出气通道与吸嘴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刺针数量为两个,其匹配的两个刺针通道分别开设在出气通道和第一腔体上。在本专利技术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吸入给药训练哨,其由一个去除胶囊腔的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以及一个固定在原胶囊腔位置的气流发声装置组合而成,所述气流发声装置对吸入给药训练哨产生的气流总阻力与已装载胶囊的胶囊腔对吸入装置的总阻力相同或基本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气流发声装置启动发声时在吸嘴处测得的气流流速与原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启动释药时吸嘴处气流流速相同,优选的,所述气流发声装置启动发声时在吸嘴处测得的气流流速为20L/min。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吸入给药训练哨用于胶囊型干粉吸入器吸入给药训练的用途。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吸入给药训练哨用于判断患者是否可以使用胶囊型干粉吸入器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吸入给药训练哨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胶囊型干粉吸入器中胶囊腔中气流大小,当患者的吸入气流速度满足使用吸入器的给药要求,所述训练哨才会发出声音。可以帮助医生预先判断患者是否可以使用这款吸入器;也可以通过使用训练哨,纠正患者的错误使用方式,帮助患者正确使用器具,提高给药效果。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图1显示的是吸入给药训练哨的结构拆分图;图2显示的是一种气流发声装置的立体图;图3显示的是图2所示气流发声装置的截面图;图4显示的是图2所示气流发声装置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入给药训练哨,其包括:罩盖1、吸嘴2、板件3和下壳5,所述罩盖1遮盖处于闭合位置的吸嘴2,所述处于闭合位置的吸嘴2卡锁至其下方的板件3上,所述板件3与其下方的下壳5以非密闭的方式闭合以形成一个可与外界通气的空腔,所述罩盖1、吸嘴2、板件3和下壳5通过一个唯一的铰链6连接,其中,所述板件3在与处于闭合位置吸嘴2的接合处设有一个沉入下方空腔的气流发声装置31,所述气流发声装置31的出气口通过吸嘴2与外界相通,进气口位于在板件3与其下方的下壳5形成的空腔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流发声装置31设置在板件3和下壳5之间,通过出气口与板件3固定连接,并且该出气口通过板件3与处于闭合位置的吸嘴2的接合处,与吸嘴2相通,进而与外界相通。板件3与其下方的下壳5以非密闭的方式闭合以形成一个可与外界通气的空腔,气流发声装置31的进气口位于板件3与下壳5形成的空腔内,且不与下壳5接触。当患者从吸嘴2吸气时,气流从板件3和下壳5的空隙进入下壳5的空腔内,然后经进气口进入气流发声装置31,此时如果气流流速足够大,气流发声装置31就会发出声音,最后从出气口经吸嘴2到达口腔。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下壳5上还设有一个按钮4,该按钮4可在外力作用下与气流发声装置31发生相对运动并通过一个弹性元件42复原。在本实施例中,下壳5远离铰链6的一侧设有一个按钮4,按钮4上可选的还固定有一个或多个刺针41,当按压该按钮4时,按钮4与气流发声装置31发生相对运动。如图2所示,当固定有针刺时,可设置刺针41进入相匹配的刺针通道315,刺针41的长度以不触碰或伤及气流发声装置为宜;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入给药训练哨,其包括:罩盖(1),吸嘴(2),板件(3)和下壳(5),所述罩盖(1)遮盖处于闭合位置的吸嘴(2),所述处于闭合位置的吸嘴(2)卡锁至其下方的板件(3)上,所述板件(3)与其下方的下壳(5)以非密闭的方式闭合以形成一个可与外界通气的空腔,所述罩盖(1)、吸嘴(2)、板件(3)和下壳(5)通过一个唯一的铰链(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3)在与处于闭合位置吸嘴(2)的接合处设有一个沉入下方空腔的气流发声装置(31),所述气流发声装置(31)的出气口通过吸嘴(2)与外界相通,进气口位于在板件(3)与其下方的下壳(5)形成的空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入给药训练哨,其包括:罩盖(1),吸嘴(2),板件(3)和下壳(5),所述罩盖(1)遮盖处于闭合位置的吸嘴(2),所述处于闭合位置的吸嘴(2)卡锁至其下方的板件(3)上,所述板件(3)与其下方的下壳(5)以非密闭的方式闭合以形成一个可与外界通气的空腔,所述罩盖(1)、吸嘴(2)、板件(3)和下壳(5)通过一个唯一的铰链(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3)在与处于闭合位置吸嘴(2)的接合处设有一个沉入下方空腔的气流发声装置(31),所述气流发声装置(31)的出气口通过吸嘴(2)与外界相通,进气口位于在板件(3)与其下方的下壳(5)形成的空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给药训练哨,其特征在于在下壳(5)上还设有一个按钮(4),该按钮(4)可在外力作用下与气流发声装置(31)发生相对运动并通过一个弹性元件(42)复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给药训练哨,其特征在于吸嘴(2)下方设有一个筛网罩(21),所述筛网罩(21)中固定有一个筛网(2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给药训练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发声装置(31)为一个气流簧片哨,其簧片(314)的振动端靠近进气口,固定端靠近出气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入给药训练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发声装置(31)包括水平相邻的第一腔体(311)和第二腔体(312),所述第一腔体(311)的开口向下设置以构成气流发声装置(31)的进气口,所述第二腔体(312)的开口向上设置以构成气流发声装置(31)的出气口,所述第一腔体(311)和第二腔体(312)由挡板(313)隔开,挡板(313)上设有簧片(314),第一腔体(311)和第二腔体(312)通过挡板(313)和簧片(314)之间的间隙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明波周莉萍惠慧阮秀清张伟朱雪冰刘新贺李昌辉
申请(专利权)人: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