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猴头菌菌粮生产用菌体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4705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猴头菌菌粮生产用菌体培养装置,包括菌体培养装置本体、第一电机、伸缩气缸、控制面板、第二电机、水泵、第三电机、日照灯、温度湿度传感器和加热管,所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左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顶端表面啮合有第一齿条,且第一齿条的右侧内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加热管和加湿喷头,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可自动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内部为菌体培养箱内进行加热加湿,保证菌体生长,通过两组菌体培养箱密封门隔离出俩组菌体培养箱,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不同的菌体对比,以便培育优良品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猴头菌菌粮生产用菌体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猴头菌菌粮生产
,具体为一种猴头菌菌粮生产用菌体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猴头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够将木质素和纤维素等物质转化为可吸收的单糖,另外,通过分解蛋白质来获取有机物质中的氮质营养和矿物质及生长素,人工栽培时,碳源主要是阔叶木屑、棉籽壳以及玉米秸秆、玉米芯等;氮素营养来源是添加的玉米粉、麸皮、米、黄豆粉等,另外,氮素还可以来源于无机物中的氮源,如尿素、硫酸铵等;矿物质营养来源于添加的石膏、石灰、过磷酸钙,以及其他化肥等。现有的猴头菌菌粮生产用菌体培养装置大多数通过人工进行检测,长时间关注培养箱内温度和湿度等,加大了人工成本,并且在菌体培养工程中需要培育良种,需要多次试验,因此亟需一种猴头菌菌粮生产用菌体培养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猴头菌菌粮生产用菌体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需要人工长时间关注控制培育箱内的温度及湿度和无法对比培育菌体的优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猴头菌菌粮生产用菌体培养装置,包括菌体培养装置本体、第一电机、伸缩气缸、控制面板、第二电机、水泵、第三电机、日照灯、温度湿度传感器和加热管,所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左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顶端表面啮合有第一齿条,且第一齿条的右侧内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顶端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底端表面啮合有第二齿条,所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水泵,且水泵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右侧顶端固定连接有加湿喷头,所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且第三电机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啮合有连接齿轮,且连接齿轮的表面啮合有菌体培养箱密封门,所述菌体培养箱密封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日照灯,所述菌体培养箱密封门的左侧顶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的正面表面固定连接有可视玻璃,所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的背面表面固定连接有温度湿度传感器,所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通风口。优选的,所述第二齿条为矩形结构,且第二齿条的内部为镂空状。优选的,所述水管为圆柱形结构,且水管为软体可被拉伸。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为圆柱形结构,且转动轴与菌体培养箱密封门组成转动式结构。优选的,所述菌体培养箱密封门设置为俩组,且菌体培养箱密封门成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加热管为圆柱形结构,且加热管与第一齿条组成滑动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猴头菌菌粮生产用菌体培养装置设置有加热管和加湿喷头,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可自动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内部为菌体培养箱内进行加热加湿,保证菌体生长,通过两组菌体培养箱密封门隔离出俩组菌体培养箱,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不同的菌体对比,以便培育优良品种。(1)该装置设置有加热管和加湿喷头,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可自动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内部为菌体培养箱内进行加热加湿,保证菌体生长,无需人员时刻关注控制。(2)该装置通过两组菌体培养箱密封门隔离出俩组菌体培养箱,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不同的菌体对比,以便培育优良品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电机和转动轴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电机和第二齿轮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电机和第一齿轮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可视玻璃和通风口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中:1、菌体培养装置本体;2、第一电机;3、第一齿轮;4、第一齿条;5、伸缩气缸;6、控制面板;7、第二电机;8、第二齿轮;9、第二齿条;10、水泵;11、水管;12、加湿喷头;13、第三电机;14、转动轴;15、连接齿轮;16、菌体培养箱密封门;17、密封垫;18、日照灯;19、通风口;20、温度湿度传感器;21、可视玻璃;22、加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猴头菌菌粮生产用菌体培养装置,包括菌体培养装置本体1、第一电机2、伸缩气缸5、控制面板6、第二电机7、水泵10、第三电机13、日照灯18、温度湿度传感器20和加热管22,菌体培养装置本体1左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该电机2的型号可为IHSS57-36-20伺服电机,且第一电机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第一齿轮3的顶端表面啮合有第一齿条4,且第一齿条4的右侧内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5,该伸缩气缸5的型号可为J64RT2UNIVER伸缩气缸,伸缩气缸5的顶端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管22,加热管22为圆柱形结构,且加热管22与第一齿条4组成滑动式结构,第一齿条4滑动出后,加热管22可滑下伸入到独立的菌体培养箱内进行加温,保证菌体培养箱处在一个适于菌体生长的温度下,菌体培养装置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6,该控制面板6由操作按钮、控制模块、显示模块以及存储模块组成,其中控制模块的型号可为CJ-1,且控制模块的内部设置有数据处理芯片,该数据处理芯片的型号可为AD8352ACPZ,显示模块的型号可为HYWEI1602-1,存储模块的型号可为MC291,操作按钮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菌体培养装置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7,且第二电机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8,第二齿轮8的底端表面啮合有第二齿条9,第二齿条9为矩形结构,且第二齿条9的内部为镂空状,水管11插设在第二齿条9内,当第二齿条9左右滑动使可拉长水管11。菌体培养装置本体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水泵10,该水泵10的型号可为PH-176EAH,将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从而起到了输送液体的目的,且水泵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管11,水管11为圆柱形结构,且水管11为软体可被拉伸,当水管11被第二齿条9滑动拉动时,水管11可以保证不被第二齿条9扯断,保证为菌体培养装置本体1内喷水加湿的稳定性,水管11的右侧顶端固定连接有加湿喷头12,菌体培养装置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3,且第三电机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4,转动轴14为圆柱形结构,且转动轴14与菌体培养箱密封门16组成转动式结构,第三电机13带动转动轴14转动时,转动轴14带动连接齿轮15转动同时连接齿轮15带动菌体培养箱密封门16转动,保证菌体培养箱密封门16可以转动打开。转动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猴头菌菌粮生产用菌体培养装置,包括菌体培养装置本体(1)、第一电机(2)、伸缩气缸(5)、控制面板(6)、第二电机(7)、水泵(10)、第三电机(13)、日照灯(18)、温度湿度传感器(20)和加热管(22),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1)左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且第一电机(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所述第一齿轮(3)的顶端表面啮合有第一齿条(4),且第一齿条(4)的右侧内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5),所述伸缩气缸(5)的顶端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管(22),所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6),所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7),且第二电机(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8),所述第二齿轮(8)的底端表面啮合有第二齿条(9),所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水泵(10),且水泵(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管(11),所述水管(11)的右侧顶端固定连接有加湿喷头(12),所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3),且第三电机(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4),所述转动轴(14)的表面啮合有连接齿轮(15),且连接齿轮(15)的表面啮合有菌体培养箱密封门(16),所述菌体培养箱密封门(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日照灯(18),所述菌体培养箱密封门(16)的左侧顶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7),所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1)的正面表面固定连接有可视玻璃(21),所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1)的背面表面固定连接有温度湿度传感器(20),所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通风口(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猴头菌菌粮生产用菌体培养装置,包括菌体培养装置本体(1)、第一电机(2)、伸缩气缸(5)、控制面板(6)、第二电机(7)、水泵(10)、第三电机(13)、日照灯(18)、温度湿度传感器(20)和加热管(22),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1)左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且第一电机(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所述第一齿轮(3)的顶端表面啮合有第一齿条(4),且第一齿条(4)的右侧内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5),所述伸缩气缸(5)的顶端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管(22),所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6),所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7),且第二电机(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8),所述第二齿轮(8)的底端表面啮合有第二齿条(9),所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水泵(10),且水泵(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管(11),所述水管(11)的右侧顶端固定连接有加湿喷头(12),所述菌体培养装置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3),且第三电机(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4),所述转动轴(14)的表面啮合有连接齿轮(15),且连接齿轮(15)的表面啮合有菌体培养箱密封门(16),所述菌体培养箱密封门(16)的底端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红顺
申请(专利权)人:洪洞县广和聚酿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