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后墙管道集热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468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日光温室后墙管道集热散热装置,其包括PVC管、180°弯头、变径三通、阀门、水泵和支架,底层的PVC管通过变径三通分别与阀门、水泵相连,水泵设于水池底部,中部相互平行设置的PVC管通过180°弯头连接,顶层的PVC管连接至水池中,水池为下洼式结构,嵌于地面内;支架包括支架横撑和支架立柱,支架横撑平行设置,支架立柱平行设置,支架横撑和支架立柱垂直相连,PVC管通过支架横撑进行支撑;180°弯头包括弯头、堵头和排气阀。本装置可用于新型日光温室和传统日光温室中,所需资材简单易购,成本低、安装简单,能使蓄热系统在较少的成本投入下,产生较多的热量,减少能耗,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日光温室后墙管道集热散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设施农业
,具体地说,是一种日光温室后墙管道集热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日光温室是我国设施农业产业中的主体,为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蔬菜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传统的土墙和砖墙日光温室具有良好的保温蓄热性能,极大地降低了冬季加温运行费用,甚至有些不用加温也可以实现冬季生产,因此广受农户欢迎,在我国普及率很高。但是,我国土地资源相对贫乏,耕地资源更是紧缺,耕地保护形势严峻。随着设施农业在我国的建设规模和数量的增加,建设中对土地的破坏也在增加,面对此种情形,国家出台了节约用地和耕地保护的相关规定。《自然资源部与农业农村部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1.设施农业可以使用一般耕地。2.种植设施不破坏耕地耕作层的,可以使用永久基本农田;破坏耕地耕作层,但由于位置关系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允许使用永久基本农田但必须补划。3.设施农业用地不再使用的,必须恢复原用途。为响应国家土地政策,建设绿色节能的温室,日光温室的设计建造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轻型墙体日光温室应运而生,且其建设规模有逐步扩大的态势。日光温室的三面墙体由传统的土墙和砖墙变为了新型的保温板、保温被等轻质保温材料,新材料安装方便,保温性能良好,但是其不具备蓄热性能,在寒冷的地区,为了维持冬季室内作物的生长,需要增加采暖设施,来提高室内温度,那么势必要增加冬季加温运行费用,对用户来说,也是一项较重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日光温室后墙管道集热散热装置,能实现保温蓄热,提高室内温度。一种日光温室后墙管道集热散热装置,其包括PVC管、180°弯头、变径三通、阀门、水泵和支架,底层的PVC管通过所述变径三通分别与所述阀门、所述水泵相连,所述水泵设于水池底部,中部相互平行设置的PVC管通过180°弯头连接,顶层的PVC管连接至水池中;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横撑和支架立柱,所述支架横撑平行设置,所述支架立柱平行设置,所述支架横撑和所述支架立柱垂直相连,PVC管通过所述支架横撑进行支撑;所述180°弯头包括弯头、堵头和排气阀,所述堵头置于弯头中部外侧,所述排气阀置于弯头顶部。优选地,所述排气阀、所述堵头的接头均为螺纹。优选地,所述支架通过与预制埋件相连,固定在地面上。优选地,上下相邻的支架横撑之间中心距离为200mm,左右相邻的支架立柱之间距离为1000mm,所述PVC管的直径为160mm。优选地,所述水池内嵌于地面内,池体由内至外依次为防水层、水泥砂浆层、砖砌体结构、苯板保温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装置可用于新型日光温室和传统日光温室中,对于新型日光温室,在后墙钢架设计时,可考虑管道安装的需求,将后墙钢架同时作为管道支架,减少建设成本;对于传统日光温室,为增加蓄热性能,可架设支架支撑本装置;(2)本装置所需资材简单易购,成本低、安装简单,是农户的优质选择;(3)通过科学的设计,冬季使用时,使蓄热系统在较少的成本投入下,产生较多的热量,从而提高室温,减少能耗,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日光温室后墙管道集热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沿B-B线的断面的剖视图;以及图4为日光温室后墙管道集热散热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附图标记:1、PVC管;2、180°弯头;3、变径三通;4、阀门;5、水泵;6、水池;7、支架;2-1、弯头;2-2、堵头;2-3、排气阀;7-1、支架横撑;支架立柱7-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为,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为便于读者理解,依据图1中的方位,对装置进行描述。如图1~图4所示,一种日光温室后墙管道集热散热装置,属于管道式集热散热装置,包括PVC管1、180°弯头2、变径三通3、阀门4、水泵5和支架7,支架7的安装:支架7由支架立柱7-2、支架横撑7-1焊接而成,各支架横撑7-1相互平行设置,各支架立柱7-2相互平行设置,支架横撑7-1和支架立柱7-2垂直相连,支架7通过与预制埋件焊接的方式固定立在地面上,上下相邻的支架横撑7-1之间净间距为170mm,支架横撑7-1高度为30mm,左右相邻的支架立柱7-2的间距为1000mm,支架7同时可作为轻型墙体日光温室的后墙骨架。PVC管1的安装:PVC管1通过支架横撑7-1进行支撑。底层PVC管1首部通过变径三通3分为两个支路,第一支路连接至水泵5,水泵5安放于水池6中,第二支路连接至泄水阀门4,泄水阀门4接PVC管后,伸入水池中。中部PVC管相互平行设置,相邻PVC管的端部用180°弯头2连接,依次构成S型循环回路。顶层PVC管1最后连接入水池6中,整个管道设置一个给水口、一个回水口和一个泄水口,每层管道尾部设置一个排气阀2-3。排气阀2-3的安装:180°弯头2为U型,包括弯头2-1、堵头2-2和排气阀2-3,排气阀2-3置于180°弯头顶部,堵头2-2置于180°弯头2-1中部外侧,排气阀2-3与堵头2-2的接头均为螺纹,方便拆装。水池6为内嵌于地面内,池体由内至外依次为防水层、水泥砂浆层、砖砌体结构、苯板保温层,成本低,保温效果好。苯板保温层也可以改用X型砖墙结构,构建中空结构,利用空气降低热损耗。水作为价廉质优的蓄热媒介,日间可以集聚温室白天温度升高和太阳辐射产生的热量,夜间散发热量来提高温室夜间温度,再以黑色PVC管作为蓄水管道,可加大太阳辐射产生热量的吸收。首次使用时,用水泵5将水池6中的水从下往上逐次充满管道,后续使用时,用水泵5将管道内的水与水池6中的水进行替换。本装置具有主被动集热散热切换的功能,在室外温度不是很低的情况下,后墙架设的管道内充满了水,其蓄热量已经很可观,不用使用水泵和耗费电力能源,静置即可蓄热散热;当温度更低的情况下,使用水泵将管道内的水与水池中的水进行多次循环,达到日间集聚更多的热量,夜间散发更多的热量。运行原理:冬季日间,后墙管道通过太阳辐射和室内高温加热管道内的水,通过水泵5,将热水循环至水池,多次循环可将水池温度逐渐提升,待达到设定温度,循环停止,循环每次约1.5小时,循环约4次;夜间,随着室内温度的降低,开启水泵5循环,将水池6中所蓄热水充入管道,经PVC管1循环至水池,多次循环后,水池温度逐步降低,其热量通过管道散至室内,从而提升室内温度。安装及使用该装置时,需要注意:一、轻型墙体日光温室,须先安装PVC管1,再安装两侧山墙;二,PVC管1可用PE管替换,但颜色黑色为宜;三,因温室的不同需求,P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日光温室后墙管道集热散热装置,其包括PVC管、180°弯头、变径三通、阀门、水泵和支架,其特征在于,/n底层的PVC管通过所述变径三通分别与所述阀门、所述水泵相连,所述水泵设于水池底部,中部相互平行设置的PVC管通过180°弯头连接,顶层的PVC管连接至水池中;/n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横撑和支架立柱,所述支架横撑平行设置,所述支架立柱平行设置,所述支架横撑和所述支架立柱垂直相连,PVC管通过所述支架横撑进行支撑;/n所述180°弯头包括弯头、堵头和排气阀,所述堵头置于弯头中部外侧,所述排气阀置于弯头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日光温室后墙管道集热散热装置,其包括PVC管、180°弯头、变径三通、阀门、水泵和支架,其特征在于,
底层的PVC管通过所述变径三通分别与所述阀门、所述水泵相连,所述水泵设于水池底部,中部相互平行设置的PVC管通过180°弯头连接,顶层的PVC管连接至水池中;
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横撑和支架立柱,所述支架横撑平行设置,所述支架立柱平行设置,所述支架横撑和所述支架立柱垂直相连,PVC管通过所述支架横撑进行支撑;
所述180°弯头包括弯头、堵头和排气阀,所述堵头置于弯头中部外侧,所述排气阀置于弯头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光温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静张天柱李旭杨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