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观易管理的新型蔬菜组合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650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园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观易管理的新型蔬菜组合花盆,包括内壁、外壁、管路组件及流水槽;所述外壁与所述内壁共同组成空腔,所述外壁下部通过上下两个隔板分割有第一密闭腔、第二密闭腔;所述管路组件包括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及第三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连通所述空腔下端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密闭腔的下部,所述第二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一密闭腔上部和所述第二密闭腔上部,所述第三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一密闭腔下部并向上延伸至所述流水槽的上端;所述流水槽为螺旋状且下端位于所述空腔上端,所述流水槽底部开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自动调节花盆内湿度,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观易管理的新型蔬菜组合花盆
本技术涉及园艺
,尤其涉及一种可观易管理的新型蔬菜组合花盆。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住房面积趋于减少,阳台盆栽也越来越受欢迎,自种自摘的方式让人们吃得更放心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乐趣,更符合了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尤其是对于城市居民、上班族等。盆栽花卉的管理基本采用人工管理,经常出现以下缺点:1)浇水过多:盆土长期过湿,造成土中缺氧,使部分须根腐烂,阻碍正常呼吸和水分养分的吸收,引起叶片变黄脱落。受害后先是嫩叶变成淡黄色,继而老叶也渐渐发黄;2)干旱脱水:养花漏浇水或长期浇半腰水(即上湿下干),影响养分吸收,也易引起叶色暗淡无光泽,叶片萎蔫下垂。先是下部老叶老化,并逐渐由下向上枯黄脱落。在室内种植盆栽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但往往因疏于管理导致盆栽出现干枯死亡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观易管理的新型蔬菜组合花盆,以解决上述问题,针对城市居民、上班族种植,且可以调节花盆内的湿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可观易管理的新型蔬菜组合花盆,包括外壁、固定于所述外壁内部的内壁、管路组件及流水槽;内壁内部空间用于种植植物。所述外壁与所述内壁共同组成空腔,所述外壁下部通过上下两个隔板分割有第一密闭腔、第二密闭腔;所述管路组件包括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及第三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连通所述空腔下端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密闭腔的下部,所述第二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一密闭腔上部和所述第二密闭腔上部,所述第三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一密闭腔下部并向上延伸至所述流水槽的上端;所述流水槽为螺旋状且下端位于所述空腔上端,所述流水槽底部开设有通孔。优选的,所述内壁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筋。优选的,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下端低于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下端。优选的,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上端高于所述第三连通管的下端。优选的,所述流水槽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流水槽底部通孔保证从底部流出水为水滴状。优选的,所述流水槽底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为直线状。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利用空气压力实现了水流由低处流向高处的流动,可以使水从空腔进入,然后经过第二密闭腔,第一密闭腔从第三连通管流出,再经过流水槽回流至空腔内,实现水流的不间断循环。在流水槽底部开设有通孔,可以保证流过流水槽的水对植物的灌溉。通过不间断水流的设置,和流水槽底部开设通孔,实现花盆的长期免浇水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水槽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流水槽、第三连通管、水车轮配合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种植观赏示意图。其中,1为内壁,101为支撑筋,2为外壁,201为空腔,202为第一密闭腔,203为第二密闭腔,3为第一连通管,4为第二连通管,5为第三连通管,6为流水槽,601为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观易管理的新型蔬菜组合花盆,包括外壁2、固定于外壁2内部的内壁1、管路组件及流水槽6,内壁1内部空间用于种植植物;外壁2与内壁1共同组成空腔201,外壁2下部通过上下两个隔板分割有第一密闭腔202、第二密闭腔203;管路组件包括第一连通管3、第二连通管4及第三连通管5,第一连通管3连通空腔201下端并延伸至第二密闭腔203的下部,第二连通管4连通第一密闭腔202上部和第二密闭腔203上部,第三连通管5连通第一密闭腔202下部并向上延伸至流水槽6的上端;上述结构设置可以保证水从空腔201进入,并从第三连通管5流出,再经过流水槽6回流至空腔201内,实现水流的不间断循环。流水槽6为螺旋状且下端位于空腔201上端,流水槽6底部开设有通孔。可以保证流过流水槽6的水对植物的灌溉。进一步优化方案,内壁1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筋101。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连通管3的下端低于第二连通管4的下端。进一步优化方案,其特征在于:第二连通管4的上端高于第三连通管5的下端。通过连通管各段的高度调节,可以实现水流大小的调节。进一步优化方案,流水槽6横截面为半圆形,流水槽6底部通孔保证从底部流出水为水滴状。进一步优化方案,流水槽6底部设置有固定架601,固定架601为直线状,通过固定架601插入土壤,可以将流水槽6固定在土壤上方。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向内壁1与外壁2之间的空腔201注水,水通过第一连通管3流入第二密闭腔203内,当第二密闭腔203内的水液面高于第二连通管4的下端时,水通过第二连通管4进入第一密闭腔202内,由于空腔201内的水压大于第一密闭腔202和第二密闭腔203内的水压,水会通过第三连通管5流入至流水槽6中,流水槽6中的水经过流水槽6螺旋状结构,再流回至空腔201内,如此往复形成不间断循环。流水槽6底部设置通孔,使流过流水槽6的水呈水滴状滴出,从而保证土壤的湿润性,同时又不至于浇灌水过多导致植物根部腐烂。实施例二参照图4-5,本实施例的盆景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流水槽6和第三连通管5之间设置有小型水车轮,增加水车轮附件使盆栽更具观赏娱乐性。盆景土壤内种植有辣椒和甘蓝。辣椒和甘蓝生长环境要求相近,这两种均可作为日常食用蔬菜且营养价值较高,辣椒在生长过程中无论是开花还是结果都有较佳的观赏效果,分枝稍之字形折曲,叶互生,而甘蓝较矮,基生叶质厚多数,长圆状倒卵形至圆形,会结成叶球,与辣椒直立生长形成较为鲜明对比的观赏效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观易管理的新型蔬菜组合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壁(2)、固定于所述外壁(2)内部的内壁(1)、管路组件及流水槽(6);/n所述外壁(2)与所述内壁(1)共同组成空腔(201),所述外壁(2)下部通过上下两个隔板分割有第一密闭腔(202)、第二密闭腔(203);/n所述管路组件包括第一连通管(3)、第二连通管(4)及第三连通管(5),所述第一连通管(3)连通所述空腔(201)下端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密闭腔(203)的下部,所述第二连通管(4)连通所述第一密闭腔(202)上部和所述第二密闭腔(203)上部,所述第三连通管(5)连通所述第一密闭腔(202)下部并向上延伸至所述流水槽(6)的上端;/n所述流水槽(6)为螺旋状且下端位于所述空腔(201)上端,所述流水槽(6)底部开设有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观易管理的新型蔬菜组合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壁(2)、固定于所述外壁(2)内部的内壁(1)、管路组件及流水槽(6);
所述外壁(2)与所述内壁(1)共同组成空腔(201),所述外壁(2)下部通过上下两个隔板分割有第一密闭腔(202)、第二密闭腔(203);
所述管路组件包括第一连通管(3)、第二连通管(4)及第三连通管(5),所述第一连通管(3)连通所述空腔(201)下端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密闭腔(203)的下部,所述第二连通管(4)连通所述第一密闭腔(202)上部和所述第二密闭腔(203)上部,所述第三连通管(5)连通所述第一密闭腔(202)下部并向上延伸至所述流水槽(6)的上端;
所述流水槽(6)为螺旋状且下端位于所述空腔(201)上端,所述流水槽(6)底部开设有通孔。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明邓倩琳陈国菊潘锡芬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