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457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包括推送座,推送座一侧前端面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前端面两侧均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门体,所述推送座顶面背离门体一侧通过螺钉固接有支撑柱,支撑柱上端固接有配料机构,所述配料机构包括配料桶,配料桶顶面通过螺钉固接有伺服电机一,伺服电机一的输出端穿过配料桶顶面并在端部固接有搅拌桨,所述配料桶顶面一侧还通过螺钉固接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面固定有电子秤,电子秤顶面固定有称量桶,称量桶底面还贯穿连接有进料管一。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装置施肥效率高,便于调节下肥的位置,且装置结构轻巧,很好的避免了装置对水稻造成损坏现象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水稻下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米种植用施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米种植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生态米种植用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生态大米不仅仅是绿色、健康、无污染,而且其还色泽晶莹润泽、香气清香扑鼻、口感软糯劲道等,所以人们对生态大米的种植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经检索,申请号201921284510.0的专利,公开一种水稻栽培用施肥装置,包括托板、卡板、一号连板、二号连板、推手、支腿、施肥箱、漏管、堵板,所述托板上部具有二号槽,施肥箱下部与二号槽相适应,施肥箱下部连接二号槽,托板在施肥箱下部对称设置,卡板具有一号槽,施肥箱左侧与一号槽相适应,施肥箱左侧连接一号槽,卡板在施肥箱两侧对称设置,一号连板左侧连接卡板,一号连板右侧连接托板,二号连板两侧连接对称的托板,托板下部连接支腿,支腿在托板下部对称设置,三号连板两端连接支腿,支腿下部连接移动轮。上述装置使用不便,在施肥时容易造成破坏水稻,给水稻的正常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难以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所以研究一种生态米种植用施肥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耗费人力且效率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生态米种植用施肥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包括推送座,推送座一侧前端面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前端面两侧均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门体,所述推送座顶面背离门体一侧通过螺钉固接有支撑柱,支撑柱上端固接有配料机构,所述配料机构包括配料桶,配料桶顶面通过螺钉固接有伺服电机一,伺服电机一的输出端穿过配料桶顶面并在端部固接有搅拌桨,所述配料桶顶面一侧还通过螺钉固接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面固定有电子秤,电子秤顶面固定有称量桶,称量桶底面还贯穿连接有进料管一,进料管一内还安装有通止阀,所述配料桶前端面靠近称量桶一侧还开设有进料孔,且进料管一下端延伸至进料孔内,所述配料桶底面中部还贯穿连接有灌装管,灌装管上还安装有控制阀,所述推送座背离配料桶一侧顶面还固定有卡接条,卡接条顶面前后侧均开设有锥形槽一,锥形槽一内卡接有施肥机构,所述施肥机构包括施肥皿,施肥皿前端面两侧均固定有背带,施肥皿内壁下侧还固定有隔板一,隔板一的下端设有蓄电池,所述隔板一的上侧设有隔板二,隔板二与隔板一之间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伺服电机二,伺服电机二一侧还设有密封板,所述伺服电机二的输出端穿过密封板并通过螺钉固接有输送绞龙,所述隔板二顶面靠近伺服电机二一侧还开设有注料孔,注料孔上端两侧均设有导料板,所述施肥皿一侧还开设有施肥孔,施肥孔位于输送绞龙背离伺服电机二一侧,且施肥孔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施肥管一,施肥管一背离施肥皿一侧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施肥管二,施肥管二另一端固定有软管,所述施肥皿顶面中部还贯穿连接有进料管二,进料管二上端通过螺纹固定有密封盖,所述施肥皿靠近施肥管一一侧中部还固定有卡接座,施肥皿另一侧下端还固定有安装杆,安装杆上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施肥皿底面前后侧还固定有锥形块,所述配料桶下侧在推送座顶面上还开设有矩状槽,矩状槽底面前后侧均开设有锥形槽二,所述推送座顶面中部还设有辅助下料机构。优选的,所述辅助下料机构包括条形板,条形板通过螺钉固接在推送座顶面上,所述条形板顶面还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放置有下料杆,下料杆下端一侧内部固定有卡块,下料杆上端还设有凹槽,凹槽内壁固定有防滑垫。优选的,所述推送座一侧还固定有推动手柄。优选的,所述进料管一与进料孔内壁不接触,且进料管一上下端均由进料管一中部向两端朝外倾斜设置。优选的,所述锥形块与锥形槽一和锥形槽二的形状均吻合,且矩状槽的前后侧均贯穿推送座。优选的,所述软管尺寸均与卡接座和卡块吻合。优选的,所述密封板固定在隔板一和隔板二之间,且输送绞龙背离伺服电机二一端延伸至施肥管一边缘处。优选的,所述控制开关通过导线与伺服电机二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装置施肥效率高,便于调节下肥的位置,且装置结构轻巧,很好的避免了装置对水稻造成损坏现象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水稻下肥的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配料设备设置在推送座顶面一侧,根据使用要求将装置推送至合适位置,然后取出肥料进行定量称量,再通过伺服电机一带动搅拌桨实现肥料的混合搅拌,操作简便,便于肥料的灌装,从而提高了施肥的工作效率;3、本专利技术在进行施肥时,将混合好的肥料灌装在施肥皿内,然后人们背起施肥皿并将软管固定在卡块上,然后通过控制伺服电机二转速实现肥料的下料速度,通过移动下料杆的位置便于对施肥点位置实现调节,从而使装置使用更灵活,大大提高了下料的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生态米种植用施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生态米种植用施肥装置中配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生态米种植用施肥装置中施肥机构的平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生态米种植用施肥装置中施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生态米种植用施肥装置中下料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推送座1、门体2、支撑柱3、配料机构4、配料桶5、伺服电机一6、搅拌桨7、支撑架8、电子秤9、称量桶10、进料管一11、进料孔12、灌装管13、控制阀14、卡接条15、施肥机构16、条形板17、下料杆18、卡块19、防滑垫20、施肥皿1601、背带1602、隔板一1603、蓄电池1604、隔板二1605、伺服电机二1606、密封板1607、输送绞龙1608、导料板1609、施肥管一1610、滚动轴承1611、施肥管二1612、软管1613、进料管二1614、密封盖1615、卡接座1616、安装杆1617、控制开关1618、锥形块16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参照图1-5,一种生态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包括推送座1,推送座1一侧前端面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前端面两侧均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门体2,推送座1顶面背离门体2一侧通过螺钉固接有支撑柱3,支撑柱3上端固接有配料机构4,配料机构4包括配料桶5,配料桶5顶面通过螺钉固接有伺服电机一6,伺服电机一6的输出端穿过配料桶5顶面并在端部固接有搅拌桨7,配料桶5顶面一侧还通过螺钉固接有支撑架8,支撑架8顶面固定有电子秤9,电子秤9顶面固定有称量桶10,称量桶10底面还贯穿连接有进料管一11,进料管一11内还安装有通止阀,配料桶5前端面靠近称量桶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包括推送座(1),推送座(1)一侧前端面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前端面两侧均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门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座(1)顶面背离门体(2)一侧通过螺钉固接有支撑柱(3),支撑柱(3)上端固接有配料机构(4);/n所述配料机构(4)包括配料桶(5),配料桶(5)顶面通过螺钉固接有伺服电机一(6),伺服电机一(6)的输出端穿过配料桶(5)顶面并在端部固接有搅拌桨(7),所述配料桶(5)顶面一侧还通过螺钉固接有支撑架(8),支撑架(8)顶面固定有电子秤(9),电子秤(9)顶面固定有称量桶(10),称量桶(10)底面还贯穿连接有进料管一(11),进料管一(11)内还安装有通止阀,所述配料桶(5)前端面靠近称量桶(10)一侧还开设有进料孔(12),且进料管一(11)下端延伸至进料孔(12)内,所述配料桶(5)底面中部还贯穿连接有灌装管(13),灌装管(13)上还安装有控制阀(14),所述推送座(1)背离配料桶(5)一侧顶面还固定有卡接条(15),卡接条(15)顶面前后侧均开设有锥形槽一,锥形槽一内卡接有施肥机构(16);/n所述施肥机构(16)包括施肥皿(1601),施肥皿(1601)前端面两侧均固定有背带(1602),施肥皿(1601)内壁下侧还固定有隔板一(1603),隔板一(1603)的下端设有蓄电池(1604),所述隔板一(1603)的上侧设有隔板二(1605),隔板二(1605)与隔板一(1603)之间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伺服电机二(1606),伺服电机二(1606)一侧还设有密封板(1607),所述伺服电机二(1606)的输出端穿过密封板(1607)并通过螺钉固接有输送绞龙(1608),所述隔板二(1605)顶面靠近伺服电机二(1606)一侧还开设有注料孔,注料孔上端两侧均设有导料板(1609),所述施肥皿(1601)一侧还开设有施肥孔,施肥孔位于输送绞龙(1608)背离伺服电机二(1606)一侧,且施肥孔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施肥管一(1610),施肥管一(1610)背离施肥皿(1601)一侧通过滚动轴承(1611)转动连接有施肥管二(1612),施肥管二(1612)另一端固定有软管(1613),所述施肥皿(1601)顶面中部还贯穿连接有进料管二(1614),进料管二(1614)上端通过螺纹固定有密封盖(1615),所述施肥皿(1601)靠近施肥管一(1610)一侧中部还固定有卡接座(1616),施肥皿(1601)另一侧下端还固定有安装杆(1617),安装杆(1617)上安装有控制开关(1618),所述施肥皿(1601)底面前后侧还固定有锥形块(1619),所述配料桶(5)下侧在推送座(1)顶面上还开设有矩状槽,矩状槽底面前后侧均开设有锥形槽二,所述推送座(1)顶面中部还设有辅助下料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包括推送座(1),推送座(1)一侧前端面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前端面两侧均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门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座(1)顶面背离门体(2)一侧通过螺钉固接有支撑柱(3),支撑柱(3)上端固接有配料机构(4);
所述配料机构(4)包括配料桶(5),配料桶(5)顶面通过螺钉固接有伺服电机一(6),伺服电机一(6)的输出端穿过配料桶(5)顶面并在端部固接有搅拌桨(7),所述配料桶(5)顶面一侧还通过螺钉固接有支撑架(8),支撑架(8)顶面固定有电子秤(9),电子秤(9)顶面固定有称量桶(10),称量桶(10)底面还贯穿连接有进料管一(11),进料管一(11)内还安装有通止阀,所述配料桶(5)前端面靠近称量桶(10)一侧还开设有进料孔(12),且进料管一(11)下端延伸至进料孔(12)内,所述配料桶(5)底面中部还贯穿连接有灌装管(13),灌装管(13)上还安装有控制阀(14),所述推送座(1)背离配料桶(5)一侧顶面还固定有卡接条(15),卡接条(15)顶面前后侧均开设有锥形槽一,锥形槽一内卡接有施肥机构(16);
所述施肥机构(16)包括施肥皿(1601),施肥皿(1601)前端面两侧均固定有背带(1602),施肥皿(1601)内壁下侧还固定有隔板一(1603),隔板一(1603)的下端设有蓄电池(1604),所述隔板一(1603)的上侧设有隔板二(1605),隔板二(1605)与隔板一(1603)之间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伺服电机二(1606),伺服电机二(1606)一侧还设有密封板(1607),所述伺服电机二(1606)的输出端穿过密封板(1607)并通过螺钉固接有输送绞龙(1608),所述隔板二(1605)顶面靠近伺服电机二(1606)一侧还开设有注料孔,注料孔上端两侧均设有导料板(1609),所述施肥皿(1601)一侧还开设有施肥孔,施肥孔位于输送绞龙(1608)背离伺服电机二(1606)一侧,且施肥孔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施肥管一(1610),施肥管一(1610)背离施肥皿(1601)一侧通过滚动轴承(1611)转动连接有施肥管二(1612),施肥管二(1612)另一端固定有软管(1613),所述施肥皿(16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松松范群英范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皖山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