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单元及用于该光源单元的搭载部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4498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24
光源单元(LU)具备:供发光元件(55、63)分别搭载的第一基板(50)及第二基板(60);散热器(80),其具有供第一基板(50)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第一载置面(86)及供第二基板(60)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第二载置面(91);油脂(24),其介设于第一基板(50)与第一载置面(86)之间及第二基板(60)与第二载置面(91)之间。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隔开预定间隔地载置于散热器(80)。散热器(80)在第一载置面(86)的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60)侧的边缘和第二载置面(91)的与第二基板(60)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50)侧的边缘之间,具有能够收纳油脂(24)的一部分的流动部件用凹部(9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源单元及用于该光源单元的搭载部件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源单元及用于该光源单元的搭载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在灯具等照射光的装置中使用的光源单元,已知有光源使用发光二极管(LED)等发光元件的光源单元。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光源单元,其具备供这样的发光元件分别搭载的多个基板。下述专利文献1的光源单元具备供发光元件分别搭载的三个基板和供这三个基板搭载的散热器。该光源单元中,三个基板并联地搭载于一个散热器。另外,下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光源单元,其具备供发光元件分别搭载的多个基板。下述专利文献2的光源单元具备供发光元件分别搭载的三个基板和供这三个基板搭载的搭载部件。该光源单元中,三个基板并联地搭载于搭载部件,相邻的两个基板所成的角度比180度小,相邻的两个基板利用引线连接。另外,例如,以汽车用前大灯为代表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光源单元中,为了得到期望的配光,设为具备反射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反射器等结构。例如,下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一种光源单元,其具备:供发光元件搭载的基板、反射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反射器、安装基板和反射器的搭载部件。该光源单元中,在基板形成有沿该基板的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搭载部件具有与供基板载置的载置面的法线大致平行的肋。通过该搭载部件的肋插入基板的贯通孔,而基板相对于搭载部件的位置被限制在预定范围内,且发光元件相对于在搭载部件安装的反射器的位置被限制在预定范围内。另外,例如,下述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一种光源单元,其具备:供发光元件搭载的基板、反射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反射器、安装基板和反射器的搭载部件。该光源单元中,基板载置于搭载部件的载置面,并且被反射器从与载置面侧相反一侧向载置面按压而固定于搭载部件。该反射器通过相对于载置面大致垂直的力将基板按压于载置面。另外,发光元件存在因发光时的发热而发光效率及寿命而降低、或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波长发生变化的倾向,因此,有时使用散热器等散热部件进行发光元件的冷却。例如,专利文献5中公开有一种光源单元,其具备:散热器,其具有基底板和形成于该基底板的一面的多个散热片;基板,其供发光元件搭载且载置于散热器的基底板的另一面。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5460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20736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149373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119094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3-1100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供发光元件分别搭载的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散热器,其具有供所述第一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第一载置面、及供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第二载置面;流动部件,其介设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一载置面之间及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二载置面之间且具有流动性;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隔开预定间隔地载置于所述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在所述第一载置面的边缘和所述第二载置面的边缘之间具有能够收纳所述流动部件的一部分的凹部,其中,所述第一载置面的边缘是所述第一载置面的与所述第一基板重叠的区域的所述第二基板侧的边缘,所述第二载置面的边缘是所述第二载置面的与所述第二基板重叠的区域的所述第一基板侧的边缘。该光源单元中,如上述,散热器在第一载置面的与第一基板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侧的边缘和第二载置面的与第二基板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侧的边缘之间具有能够收纳流动部件的一部分的凹部。因此,从第一基板和第一载置面之间推出的剩余的流动部件中的、朝向第二基板侧的流动部件的一部分能够收纳于凹部。另外,从第二基板和第二载置面之间推出的剩余的流动部件中的、朝向第一基板侧的流动部件的一部分能够收纳于凹部。因此,能够抑制积存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剩余的流动部件的一部分附着于第一基板的与第一载置面侧相反一侧的面上或第二基板的与第二载置面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因此,能够抑制剩余的流动部件附着于搭载于第一基板的发光元件或搭载于第二基板的发光元件。因此,能够提供能够抑制不良情况的光源单元。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流动部件不限定于一直具有流动性的部件,也包含至少在第一基板载置于第一载置面时、及第二基板载置于第二载置面时具有流动性的部件。因此,流动部件包含油脂或粘合剂等、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载置于载置面之后也未固化的未固化型流动部件、以及由热固化性树脂等形成的粘接剂等、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载置于载置面之后能够固化的固化型流动部件。优选的是,所述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载置面的与所述第一基板重叠的区域的所述第二基板侧的边缘和所述第二载置面的与所述第二基板重叠的区域的所述第一基板侧的边缘的距离最小的区域。剩余的流动部件存在从第一载置面的与第一基板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侧的边缘和第二载置面的与第二基板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侧的边缘的距离最小的区域慢慢积存的倾向。该光源单元中,凹部位于这样的区域,因此,能够适当抑制剩余的流动部件的一部分附着于第一基板的与第一载置面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及第二基板的与第二载置面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因此,能够适当抑制剩余的流动部件的一部分附着于搭载于第一基板的发光元件及搭载于第二基板的发光元件。优选的是,所述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直线经过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的所述发光元件的、与从所述第一基板侧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侧的方向垂直方向的一端且与从所述第一基板侧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侧的方向平行,所述第二直线经过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的所述发光元件的、与从所述第一基板侧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侧的方向垂直方向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一直线平行。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抑制剩余的流动部件的一部分从俯视第一基板时的第二基板侧的边缘中、与搭载于第一基板的发光元件的距离较近的部位附着于第一基板的与第一载置面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另外,能够抑制从俯视第二基板时的第一基板侧的边缘中、与搭载于第二基板的发光元件的距离较近的部位附着于第二基板的与第二载置面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因此,能够适当抑制剩余的流动部件的一部分附着于搭载于第一基板的发光元件或搭载于第二基板的发光元件。优选的是,所述散热器在所述第一载置面的与所述第一基板重叠的区域的所述第二基板侧的边缘和所述第二载置面的与所述第二基板重叠的区域的所述第一基板侧的边缘之间具有从所述第一载置面侧朝向所述第二载置面侧排列的两个面,两个所述面所成的角比180度小,所述凹部形成于两个所述面之间并且与两个所述面连接。该光源单元中,如上述,散热器在第一载置面的与第一基板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侧的边缘和第二载置面的与第二基板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侧的边缘之间具有从第一载置面侧朝向第二载置面侧排列的两个面。因此,从第一基板侧朝向第二基板侧的剩余的流动部件的一部分能够被推出至这两个面中第一载置面侧的面上。另一方面,从第二基板侧朝向第一基板侧的剩余的流动部件的一部分能够被推出至这两个面中第二载置面侧的面上。此外,在流动部件位于所成的角比180度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n供发光元件分别搭载的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n散热器,其具有第一载置面和第二载置面,该第一载置面供所述第一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载置,该第二载置面供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载置;/n流动部件,其介设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一载置面之间、及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二载置面之间;/n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隔开预定间隔地载置于所述散热器,/n所述散热器在所述第一载置面的边缘与所述第二载置面的边缘之间具有能够将所述流动部件的一部分收纳的凹部,其中,所述第一载置面的边缘为所述第一载置面的与所述第一基板重叠的区域的所述第二基板侧的边缘,所述第二载置面的边缘为所述第二载置面的与所述第二基板重叠的区域的所述第一基板侧的边缘。/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15 JP 2018-048612;20180315 JP 2018-048613;201.一种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供发光元件分别搭载的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
散热器,其具有第一载置面和第二载置面,该第一载置面供所述第一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载置,该第二载置面供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载置;
流动部件,其介设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一载置面之间、及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二载置面之间;
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隔开预定间隔地载置于所述散热器,
所述散热器在所述第一载置面的边缘与所述第二载置面的边缘之间具有能够将所述流动部件的一部分收纳的凹部,其中,所述第一载置面的边缘为所述第一载置面的与所述第一基板重叠的区域的所述第二基板侧的边缘,所述第二载置面的边缘为所述第二载置面的与所述第二基板重叠的区域的所述第一基板侧的边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载置面的边缘与所述第二载置面的边缘之间的距离最小的区域,其中,所述第一载置面的边缘为所述第一载置面的与所述第一基板重叠的区域的所述第二基板侧的边缘,所述第二载置面的边缘为所述第二载置面的与所述第二基板重叠的区域的所述第一基板侧的边缘。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直线经过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的所述发光元件的与从所述第一基板侧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侧的方向垂直方向的一端、且与从所述第一基板侧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侧的方向平行,所述第二直线经过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的所述发光元件的与从所述第一基板侧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侧的方向垂直方向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一直线平行。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在所述第一载置面的与所述第一基板重叠的区域的所述第二基板侧的边缘和所述第二载置面的与所述第二基板重叠的区域的所述第一基板侧的边缘之间,具有从所述第一载置面侧朝向所述第二载置面侧排列的两个面,
两个所述面所成的角比180度小,
所述凹部形成于两个所述面之间并且与两个所述面连接。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包含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向比所述第一载置面更靠与所述第一基板侧相反的一侧凹陷,所述第二凹部位于比所述第一凹部靠所述第二载置面侧、且向比所述第二载置面更靠与所述第二基板侧相反的一侧凹陷。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第一基板侧延伸的所述第一载置面的法线与向所述第二基板侧延伸的所述第二载置面的法线交叉。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的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搭载有该发光元件的一方基板的、比该一方基板侧更靠另一方基板侧。


8.一种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供发光元件分别搭载的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
搭载部件,其具有第一载置面和第二载置面,所述第一载置面供所述第一基板的至少一部分搭载,所述第二载置面供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载置;
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其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基板的搭载有所述发光元件的搭载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基板的搭载有所述发光元件的搭载面连接;
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隔开预定间隔地载置于所述搭载部件,
所述第一载置面的向所述第一基板侧延伸的法线与所述第二载置面的向所述第二基板侧延伸的法线交叉,
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朝向所述搭载部件侧挠曲成凸状并且经过比所述第一连接部靠所述第一载置面侧的区域及比所述第二连接部靠所述第二载置面侧的区域的至少一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基板,形成有在俯视该一方的基板时的从另一方基板侧的外缘延伸至预定位置的切口,
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经过所述切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就搭载于所述一方基板的所述发光元件而言,在俯视所述一方基板时配置于比所述切口的与所述另一方基板侧相反一侧的边缘、更靠所述另一方基板侧。


11.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搭载部件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具有向比所述第一载置面及所述第二载置面的至少一方更靠与所述挠性印刷电路基板侧相反一侧凹陷的凹部,
所述挠性印刷电路基板经过所述凹部。


12.如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挠性印刷电路基板与所述搭载部件不接触。


13.如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具有从所述第一连接部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多个配线,在相互相邻的所述配线间形成狭缝。


14.如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备两个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基板的重心位于与该一方基板连接的两个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各自的连接部之间。


15.一种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板,其搭载发光元件且形成沿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
搭载部件,其具有供所述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载置面、相对于所述载置面的法线倾斜且插入所述基板的所述贯通孔的肋、以及与所述基板的侧面的一部分抵接的抵接面;
俯视所述载置面时的与所述肋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肋的一方侧的外周面及另一方侧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与规定所述贯通孔的所述基板的内周面的一部分抵接,
俯视所述载置面时的所述基板的侧面的一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末修平高木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