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44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2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振膜。该振膜包括:环形的折边部和处于所述折边部内并与所述折边部相连的中心部,所述中心部构造为相对于所述中心部和折边部之间的环形界限所在的平面而向外凸出的穹形面,所述中心部均为叠层结构,所述叠层结构包括处于外侧的两个硬质层和处于两个所述硬质层之间的支撑层。本申请的振膜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适用于有高频延展性需求的喇叭单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膜
本申请涉及声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振膜。本申请还涉及使用该振膜的发声模组。
技术介绍
在扬声器中,振膜是重要的部件,其决定了扬声器的由电能到声能的转换品质,并且对扬声器的声音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在现有技术中,具有穹形面特征的振膜通常使用单一材料成型该特征。使用该振膜的喇叭单体大小通常为直径40mm以上,喇叭装配空间通常没有严格的限制,故利用穹形面特征的设计可以得到好的高频延展性。当喇叭单体的使用空间必须严格限制时而需选用微型喇叭时(通常喇叭直径10mm以下),由于微型喇叭空间具有严格高度限制,此时通常将其构造为平面状。因平面状的振膜的高频延展性差,故在设计上会采用复合材料来加强强度。此外,由于是平面状,因此材料选择上能够使用金属复合材。然而,即使使用金属复合材仍然有重量重与强度不足的问题,无法满足高频延展性需求的音乐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振膜,包括:环形的折边部和处于所述折边部内并与所述折边部相连的中心部,所述中心部构造为相对于所述中心部和折边部的环形界限所在的平面向外凸出的穹形面,所述中心部为叠层结构,所述叠层结构至少包括处于外侧的两个硬质外层和处于两个所述硬质外层之间的轻质支撑层。在一个实施例中,以所述环形界限所在的平面为基准,所述穹形面的高度与所述环形界限的直径之比在(1:3)~(1:8)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叠层结构为多于三层结构,其包括两个所述硬质外层和处于两个所述硬质外层之间内层,所述内层由多个所述轻质支撑层和多个硬质内层层叠而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质外层与所述硬质内层的材料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轻质支撑层由具有规则孔洞的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轻质支撑层的孔洞均指向所述硬质外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孔洞的形状、孔径和间距彼此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振膜的折边部的外边缘装配有悬边,所述悬边固定贴附在所述折边部的外边缘上,或所述悬边构造有夹持槽,所述折边部的外边缘被固定夹持在所述夹持槽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边与所述折边部的外边缘的轻质支撑层直接接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轻质支撑层由多孔洞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申请的振膜包括环形的折边部和处于折边部内并与折边部相连的中心部。中心部构造成外凸出的穹形面。这有助于提高振膜的模态发生频点,这有助于大幅提高声音传递的带宽或高频延展性,从而也有助于提高使用这种振膜的扬声器或喇叭的性能。此外,中心部为叠层结构,叠层结构至少包括处于外侧的两个硬质外层和处于两个硬质外层之间的轻质支撑层。这样,中心部的叠层结构的轻质支撑层不但能保证振膜的结构强度,而且可以降低振膜的密度,从而从整体上减轻振膜的重量,这进一步有助于振膜良好地振动发声。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振膜的整体结构。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振膜的截面图。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悬边与振膜的折边部的外边缘的第一种装配方式。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悬边与振膜的折边部的外边缘的第二种装配方式。图5a示意性地显示了振膜的一种叠层结构。图5b示意性地显示了振膜的另一种叠层结构。图6a、6b和6c示意性地显示了轻质支撑层的结构。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多孔材料的开孔率的计算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振膜1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振膜1包括环形的折边部100和处于折边部100内并与折边部100相连的中心部200。中心部200构造为相对于中心部200和折边部100的环形界限2所在的平面向外凸出的穹形面。此外,中心部200为叠层结构,叠层结构至少包括处于外侧的两个硬质外层201和处于两个硬质外层201之间的轻质支撑层202(如图5a和5b所示)。本申请的振膜1可应用于扬声器中用以振动发声。振膜需要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以使得振膜能够良好地振动发声。专利技术人发现,振膜1的中心部200的叠层结构的轻质支撑层不但能保证振膜的结构强度,而且可以降低振膜1的密度,从而从整体上减轻振膜1的重量,这进一步有助于振膜1良好地振动发声。此外,专利技术人进一步发现,将振膜1的中心部200构造成向外凸出的穹形面,能进一步提高振膜1的结构强度,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平面状的中心部,在振膜1振动发声时,向外凸出的穹形面的中心部200能大幅提高振膜1的模态发生频点,这有助于大幅提高声音传递的带宽,从而也有助于提高使用这种振膜1的扬声器的性能。应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用语“轻质”是指支撑层202的密度小于硬质外层201。这可以通过多孔材料来实现,如下文所述。如图2所示,以环形界限2所在的平面为基准,穹形面的高度H与环形界限2的直径D之比在(1:3)~(1:8)之间。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将振膜1的模态发生频点控制在13955Hz以上,也就是说,在振动频率为13955Hz以上时,振膜1将不能良好的发声。实际上,该频点以及以上已经是人类不敏感的声音频率,这并不会不良地影响使用振膜1的扬声器的性能。与此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平面状的中心部的振膜的模态发生频点最低为4699Hz,也就是说,在振动频率为4699Hz以上时,振膜将不能良好的发声。然而,人类对频率在4699Hz左右的声音仍然敏感,这使得现有技术中的振膜应用范围受限。由此,具有上述结构的振膜1比现有技术中的振膜性能更优。图5a示意性地显示了振膜1的一种叠层结构。如图5a所示,叠层结构为三层结构,其包括两个硬质外层201和处于两个硬质外层201之间的一个轻质支撑层202。从整体来看,叠层结构类似于三明治结构。这样,硬质外层201对轻质支撑层202起到保护作用,而轻质支撑层202则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硬质外层201可由高分子材料(例如,PEN、PEEK纤维增强材料等)或金属材料制成。轻质支撑层202由具有规则孔洞的金属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制成,例如,多孔铝,多孔PEI(聚醚酰亚胺)、多孔PLA(聚乳酸)、多孔PET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多孔ABS、多孔尼龙。在制造时,可将硬质外层201与轻质支撑层202热压在一起而成型。轻质支撑层202的孔洞均指向硬质外层201。另外,轻质支撑层202孔洞205的形状、孔径和间距彼此相同,以实现规则的孔洞。例如,孔洞205可以为圆形、蜂窝形(或正六边形)、正方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的折边部和处于所述折边部内并与所述折边部相连的中心部,所述中心部构造为相对于所述中心部和折边部的环形界限所在的平面向外凸出的穹形面,/n所述中心部为叠层结构,所述叠层结构至少包括处于外侧的两个硬质外层和处于两个所述硬质外层之间的轻质支撑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的折边部和处于所述折边部内并与所述折边部相连的中心部,所述中心部构造为相对于所述中心部和折边部的环形界限所在的平面向外凸出的穹形面,
所述中心部为叠层结构,所述叠层结构至少包括处于外侧的两个硬质外层和处于两个所述硬质外层之间的轻质支撑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环形界限所在的平面为基准,所述环形界限的直径与所述穹形面的高度之比在(1:3)~(1: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结构为多于三层结构,其包括两个所述硬质外层和处于两个所述硬质外层之间内层,所述内层由多个所述轻质支撑层和多个硬质内层层叠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外层与所述硬质内层的材料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弘陈嘉健林敬峰黄博承杨士贤赵国霖戴诚志苏冠伃苏恩德江政昆林科佑
申请(专利权)人:捷普电子新加坡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