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塔式自动络纱机中精确定位锭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4414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转塔式纱线卷绕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在纱管转换期间在转塔式自动络纱机中精确定位锭子的设备和方法。该方法在纱管转换过程期间涉及以下步骤:在以受控速度执行的至少两次不连续的旋转运动中旋转转塔,由此空纱管占据其准确的卷绕位置。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重要创造性方面中,通过感测用于控制锭子的电动机中的电流来控制转塔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用于控制转塔和锭子的运动的系统。其包括用于控制转塔的旋转运动的第一控制系统(10)和用于控制锭子的旋转运动的第二控制系统(11)。其还包括控制两个系统(10,11)并从两个系统(10,11)接收信号/信息且将命令发送到两个系统(10,11)的主控制系统(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在转塔式自动络纱机中精确定位锭子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在纱管转换之后可靠地定位用于卷绕的锭子的自动纱线卷绕转塔式设备。
技术介绍
自动转塔式络纱机用于将连续到达的线带(tape)、线或带(band)卷绕到纱管上。通常,在转塔式络纱机上,一对纱管保持器(也被称为锭子)安装在可旋转转塔的相对端上,可旋转转塔安装在适当的机架上。每个锭子通过转塔的每个半圈旋转交替地从正常卷绕位置移动到落纱位置。转塔以所需的时间间隔或当运转的锭子达到其承载卷绕线带的最大长度时保持在同一方向上的旋转。每个锭子需要被精确控制的围绕其自身轴线的旋转,所以可由电动机通过诸如皮带和滑轮配置的适当的机构或用独立的直接驱动电动机系统进行独立驱动。通常,编码器或其它适当的设备被安装在电动机上用于监控电动机转数,且信号借助于适当的线缆被传递到电子控制器。控制器进一步将电信号发送到活动电动机的反相器/驱动器,反相器/驱动器确定要供给的用于电动机驱动锭子的功率。上述类型的传统络纱机在美国专利号5228630、4765552和欧洲专利861800A2以及WO2017/093950中公开。引入了用于提供聚烯烃扁平/原纤化纱线的纱管且提高效率、减少损耗的自动转塔式络纱机。自动转换过程用空锭子替换载有纱线纱管的锭子。在这些传统自动络纱机中,转塔通过同步地使用离合器和滑轮进行旋转。通过释放离合器并将驱动力转移到用于旋转的滑轮来执行转塔旋转。在转塔旋转之后,通过使纱管在反向方向上朝向凸轮箱压力辊偏移来完成空纱管的正确定位。理想地,锭子定位成使得压力辊应在当前用于卷绕的锭子上均匀地施加压力。根据在控制系统中的预设时间和速度参数来控制载有锭子的转塔的反向运动。实际上,在传统系统中,由于机械条件的变化,转塔运动是不均匀的,且因此转换之后的锭子位置不是如所需要的那样精确和运动平稳。这里所讨论的这种机器通常不是在完全无灰尘的环境下操作。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机器的机械部件上的外来颗粒的积聚即使在采取充分的预防措施来清理和维护机器之后也增加。颗粒物质的积聚在超过一段时间后对移动元件的平稳运动提供阻碍。换句话说,对部件的平稳运动的系统阻力由于一般磨损和颗粒物质的积聚而增加。例如,转塔可能由于灰尘颗粒的积聚而被卡住或可能在维护周期期间过紧或过松—其中任何一种都会通过使转塔本质上变快/慢和/或不平稳而影响转塔旋转。这种不平稳的行为通常被称为“机械故障”。传统络纱机被已知由于上述机械故障而不可避免地遭受锭子相对于凸轮压力辊的定位不当。不当的锭子定位引起在准备好要被卷绕的锭子纱管和压力辊之间的间隙,这转而产生不均匀的卷绕张力,并由此产生不均匀的卷装密度。其次,当转塔运动在反向方向上额外推动凸轮辊时,一些现有的系统导致不精确的锭子定位。这是由于在这些锭子定位方法(例如,如在专利WO2017/093950中提到的)中所达到的灵敏度较低。因此,需要提供在转塔式自动络纱机自动方法中精确地并以比传统方法更高的精度定位锭子的方法,特别是在落纱后反向运动之后识别转塔和锭子的正确定位位置的方法。还需要提供减小转塔将自身定位在中间位置处从而在锭子和压力辊之间留下间隙或将自身定位在超过其期望位置处从而在辊上施加额外的压力的可能性的系统。专利技术目的相应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改进的自动方法,其能更准确地且以在锭子接触压力辊时锭子电动机的电动机电流的较少响应时间识别正确的锭子定位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具有到达正确的转塔位置的较高准确度的系统,其减小由于在以前的定位方法中的较低灵敏度而在压力辊上额外推进的可能性。零件列表转塔(1)线带/纱线(3)锭子(2A)凸轮箱(4)锭子(2B)压力辊(5)线带引导件(6)接近位置线(9')第一和第二纱管(7,7A)第一控制系统(10)张力弓形件(8)第二控制系统(11)卷绕位置线(9)主控制系统(12)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转塔式卷纱设备。自动纱管转换过程涉及切膜线带/纱线在纱管上的卷绕,随后是转塔的旋转以将空纱管带到卷绕位置。提供了压力辊以确保一致的和准确的卷绕。纱管和压力辊的准确的相对定位是重要的。磨损和颗粒灰尘可能引起络纱机系统的故障,其可能影响转塔旋转的准确度以及纱管和压力辊的相对定位,特别是在以单次旋转完成纱管转换阶段期间的转塔旋转时。本专利技术提供在转塔式自动络纱机中更精确地定位锭子、特别是在落纱后反向运动之后识别转塔锭子的正确定位位置的系统和方法。本专利技术在纱管转换过程期间涉及以下步骤:以在可控速度下执行的至少两次不连续的旋转运动来旋转转塔,由此空纱管占据其准确的卷绕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重要创造性方面中,转塔旋转通过感测对锭子进行控制的电动机中的电流来控制。附图说明可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图1示出具有两个锭子的转塔的示意图;图2示出达到预设线带长度时的示意图;图3示出在纱管转换过程下的转塔的示意图;图4示出表示自动转换过程的完成和锭子相对于压力辊的偏移的示意图;图5示出转塔和锭子在正确位置处的定位的示意图;图6示出作为额定值的百分比的锭子和转塔电动机的电流的比较变化;图7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之间的关系。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在纱管转换之后精确定位转塔的改进的方法。在本说明书中在定位或锭子或转塔的上下文中使用的术语“精确的”、“精确地”或“准确的”意图传达转塔或锭子的良好或接近良好的位置被实现,进而生产最好质量的纱管。图1示出在操作状态中的本专利技术。其示出具有锭子的转塔,其中一个锭子在开始卷绕的位置上。每个锭子由关联的锭子电动机驱动。还有驱动转塔的电动机。电动机没有在附图中示出。图1示出在操作状态中的本专利技术。其示出在卷绕操作开始时的转塔1。转塔1具有安装在两个锭子2A和2B上的空的第一和第二纱管7、7A,它们的中心分别被称为点A和点A',点A和点A'落在被称为卷绕位置线9或纱管定位轴/线的线上,并且其中两个锭子之一2A在开始卷绕的卷绕位置上。卷绕位置线9(其为虚拟轴)的位置是适合于纱线卷绕的位置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当转塔1在这个位置上时,两个纱管7、7A(目前是空的)的中心A和A'落在卷绕位置线9上,并且安装在锭子2A或2B上的空卷绕纱管之一7或7A最佳地接触压力辊5。在这个位置上,由在卷绕位置上的第一纱管7和压力辊5施加在彼此上的压力是对给定纱线3的最优压力——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知道的。纱线/线带3在从带线机器切割和调节之后通过调节线带张力的摇摆臂之后从方向“a”(如在图1中指示的)被输送。排出线带的带线速度从每分钟200米到800米不等;线带材料的密度从400到3000旦尼尔不等。每个锭子由关联的锭子电动机驱动。存在驱动转塔的电动机。在凸轮箱4在方向“b”(由图1中的逆时针箭头指示)上弓下角度“θ”(从垂线测量)之后,线带/纱线3卷绕在目前空的第一纱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转塔式自动络纱机中精确定位锭子的方法,所述络纱机合并有可旋转转塔(1)和所述锭子,所述可旋转转塔(1)由转塔电动机驱动,所述电动机由转塔驱动系统控制,并且所述锭子由锭子电动机驱动,所述锭子电动机由锭子驱动系统控制,在所述转塔(1)上,至少第一纱管和第二纱管(7,7A)在沿卷绕位置线(9)径向对置的位置上被安装在相应的锭子(2A,2B)上,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纱管(7)位于将线带卷绕在所述第一纱管(7)上面的位置上,由此在所述线带卷绕过程开始时,所述第一纱管(7)与提供在所述络纱机上的压力辊(5)接触,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一旦所述第一纱管(7)到达其预定卷装尺寸,就在以受控速度执行的至少两次不连续的旋转运动中旋转所述转塔(1),优选地为两次不连续的旋转运动,其中第一旋转运动以受控的第一旋转速度被执行,直到所述纱管(7,7A)的中心(A,A')落在接近位置线(9')上的点,由此所述接近位置线(9')和所述卷绕位置线(9)彼此成有限位移角度(φ),随后在需要的方向上以受控的第二旋转速度旋转所述转塔以执行第二旋转运动,直到空的所述第二纱管(7A)与所述压力辊(5)接触的点,随后触发停止和锁定动作以停止所述转塔(1)的旋转,其中所述第二受控速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受控速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止和锁定动作包括下列步骤:/n-监测所述锭子电动机中的电流增加,直到预定阈值,所述电流增加发生在所述空纱管接触所述压力辊(5)时,/n-通过用于控制所述锭子旋转的第二控制系统(11)将命令发送到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控制系统(11)的主控制系统(12),以通知所述主控制系统(12)所述锭子电流已达到其阈值;/n-通过所述主控制系统(12)将命令发送到用于控制转塔旋转的第一控制系统(10),以指示所述第一控制系统(10)停止所述转塔(1)的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并接着将所述转塔(1)锁定于在所述第二旋转运动结束时所到达的位置处。/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107 IN 2019110005991.一种在转塔式自动络纱机中精确定位锭子的方法,所述络纱机合并有可旋转转塔(1)和所述锭子,所述可旋转转塔(1)由转塔电动机驱动,所述电动机由转塔驱动系统控制,并且所述锭子由锭子电动机驱动,所述锭子电动机由锭子驱动系统控制,在所述转塔(1)上,至少第一纱管和第二纱管(7,7A)在沿卷绕位置线(9)径向对置的位置上被安装在相应的锭子(2A,2B)上,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纱管(7)位于将线带卷绕在所述第一纱管(7)上面的位置上,由此在所述线带卷绕过程开始时,所述第一纱管(7)与提供在所述络纱机上的压力辊(5)接触,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一旦所述第一纱管(7)到达其预定卷装尺寸,就在以受控速度执行的至少两次不连续的旋转运动中旋转所述转塔(1),优选地为两次不连续的旋转运动,其中第一旋转运动以受控的第一旋转速度被执行,直到所述纱管(7,7A)的中心(A,A')落在接近位置线(9')上的点,由此所述接近位置线(9')和所述卷绕位置线(9)彼此成有限位移角度(φ),随后在需要的方向上以受控的第二旋转速度旋转所述转塔以执行第二旋转运动,直到空的所述第二纱管(7A)与所述压力辊(5)接触的点,随后触发停止和锁定动作以停止所述转塔(1)的旋转,其中所述第二受控速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受控速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止和锁定动作包括下列步骤:
-监测所述锭子电动机中的电流增加,直到预定阈值,所述电流增加发生在所述空纱管接触所述压力辊(5)时,
-通过用于控制所述锭子旋转的第二控制系统(11)将命令发送到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控制系统(11)的主控制系统(12),以通知所述主控制系统(12)所述锭子电流已达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悉达尔斯·罗希亚
申请(专利权)人:洛希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印度;I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