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4297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的正面通过固定螺栓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弹簧。该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装置,通过不使用人脸识别装置本体时,人脸识别装置本体移进防护箱内部,并对人脸识别装置本体进行保护,避免了大量的灰尘进入到人脸识别装置本体内,减少了后期维护的工作量,在使用时,人脸识别装置本体移出防护箱,避免人脸识别装置本体在防护箱内部因光线不充足而使得人脸识别的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整体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适用于各种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
,具体为一种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校园中存在着大量不同身份的人员,既包括校园内学习工作的学生和教师,也包括后勤员工、校友、访问学者、学生家长、校外短期交流人员和游客等多种身份等人员,在我国大力开展无围墙大学建设等背景下,如何有效的管理不同人员的身份,既要保证无围墙大学的校园实体安全,又可以向各类身份人员提供不同的服务,提高高校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大大提升校园对不同身份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一些智能分析与处理,人脸识别系统由很多的人脸处理模块组成,包括人脸检测、关键点检测、人脸规整、特征提取和比对识别五个大的步骤,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装置存在着防护性差的缺点,在使用时,现有的人脸识别装置通常是裸露安装,不仅不具备防护功能,同时容易使得大量的灰尘进入到人脸识别装置内,提高了后期维护的工作量,严重时,影响人脸识别装置的正常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坏,故而提出以上一种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装置,具备防护性好等优点,解决了在使用时,现有的人脸识别装置通常是裸露安装,不仅不具备防护功能,同时容易使得大量的灰尘进入到人脸识别装置内,提高了后期维护的工作量,严重时,影响人脸识别装置的正常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防护性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的正面通过固定螺栓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正面抵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且位于套筒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套筒外表面的正面铰接有数量为多个的螺杆,所述固定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正面通过安装螺栓活动连接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顶部与防护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外表面的上下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正面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滑块的一端铰接有人脸识别装置本体,所述人脸识别装置本体背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防护箱的正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活动门,所述防护箱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活动门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与卡块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插销,所述活动门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转轴的背面插接有数量为两个的清理板,所述清理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清理刷,所述转轴背面的内侧螺纹连接有堵头。优选的,所述套筒为内部中空且正面缺失的圆柱形,所述滑板的外表面与套筒的内壁为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的外侧开设有数量为多个的卡槽,所述螺杆位于卡槽的内侧,且螺杆外表面的正面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的大小大于卡槽的大小。优选的,所述丝杆外表面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滑块的内侧开设有与丝杆外表面螺纹相适配的螺纹槽。优选的,所述防护箱为内部中空且正面缺失的矩形,所述限位杆为L形限位杆。优选的,所述防护箱内腔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远离人脸识别装置本体的一端位于限位槽的内侧且与限位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卡块呈凹形,所述卡杆位于卡块的内侧,且卡杆与卡块的内侧均开设有处于同一直线上的插孔。优选的,所述转轴的背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上下两端均连通有开设于转轴内部的安装孔。优选的,所述清理板靠近转轴的一端依次贯穿安装孔和螺纹孔并延伸至螺纹孔的内部,且清理板位于螺纹孔内部的一端与堵头的正面相抵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装置,通过将人脸识别装置本体设置在防护箱内,通过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正反转动,并带动丝杆正反转动,而丝杆外表面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方向相反的螺纹,滑块的内侧开设有与丝杆外表面螺纹相适配的螺纹槽,限位杆与限位槽限制了滑块跟随丝杆做圆周运动,并使得两个滑块向相对或相背的一侧运动,从而通过连杆带动人脸识别装置本体移出或者移进防护箱内,当不使用人脸识别装置本体时,人脸识别装置本体位于防护箱的内部,同时关闭活动门,并通过插销对活动进行固定,避免了灰尘进入到人脸识别装置本体内,同时也对人脸识别装置本体具有保护作用,当需要使用人脸识别装置本体时,打开活动门,此时人脸识别装置本体移出防护箱,该装置通过不使用人脸识别装置本体时,人脸识别装置本体移进防护箱内部,并对人脸识别装置本体进行保护,避免了大量的灰尘进入到人脸识别装置本体内,减少了后期维护的工作量,在使用时,人脸识别装置本体移出防护箱,避免人脸识别装置本体在防护箱内部因光线不充足而使得人脸识别的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整体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适用于各种情况。2、该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装置,通过将固定杆插入到套筒内部,同时固定杆挤压滑板与弹簧相背面移动,然后转动螺杆,使得螺杆处于限位环外侧的卡槽内,并扭动限位螺母,使得限位螺母与限位环相贴合,此时弹簧向正面提供一个弹力,并使得限位环与限位螺母紧密接触,从而限制住螺杆的位置,进而实现对防护箱的安装,当需要拆卸时,只需松动限位螺母,使螺杆不再处于卡槽内,即可实现拆卸,该装置通过螺杆与卡槽的配合,并通过限位螺母进行限位,弹簧提供弹力,从而实现对防护箱的快速安装,且拆卸简便,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装置的安装面与固定板连接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装置的套筒与固定杆连接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装置的丝杆与滑块连接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装置的防护箱与限位杆连接俯视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装置的外观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装置的活动门与转轴连接侧视图。图中:1安装面、2固定螺栓、3固定板、4套筒、5弹簧、6滑板、7固定杆、8限位环、9螺杆、10安装螺栓、11安装板、12防护箱、13伺服电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安装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1)的正面通过固定螺栓(2)活动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套筒(4),所述套筒(4)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弹簧(5),所述弹簧(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滑板(6),所述滑板(6)的正面抵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的外表面且位于套筒(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8),所述套筒(4)外表面的正面铰接有数量为多个的螺杆(9),所述固定杆(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正面通过安装螺栓(10)活动连接有防护箱(12),所述防护箱(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3),所述伺服电机(1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杆(14),所述丝杆(14)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15),所述轴承座(15)的顶部与防护箱(1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4)外表面的上下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的正面铰接有连杆(17),所述连杆(17)远离滑块(16)的一端铰接有人脸识别装置本体(18),所述人脸识别装置本体(18)背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9),所述防护箱(12)的正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活动门(20),所述防护箱(12)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块(21),所述活动门(20)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杆(23),所述卡杆(23)与卡块(2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插销(22),所述活动门(20)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转轴(24),所述转轴(2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手轮(25),所述转轴(24)的背面插接有数量为两个的清理板(26),所述清理板(2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清理刷(27),所述转轴(24)背面的内侧螺纹连接有堵头(2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安装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1)的正面通过固定螺栓(2)活动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套筒(4),所述套筒(4)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弹簧(5),所述弹簧(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滑板(6),所述滑板(6)的正面抵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的外表面且位于套筒(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8),所述套筒(4)外表面的正面铰接有数量为多个的螺杆(9),所述固定杆(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正面通过安装螺栓(10)活动连接有防护箱(12),所述防护箱(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3),所述伺服电机(1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杆(14),所述丝杆(14)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15),所述轴承座(15)的顶部与防护箱(1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4)外表面的上下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的正面铰接有连杆(17),所述连杆(17)远离滑块(16)的一端铰接有人脸识别装置本体(18),所述人脸识别装置本体(18)背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9),所述防护箱(12)的正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活动门(20),所述防护箱(12)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块(21),所述活动门(20)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杆(23),所述卡杆(23)与卡块(2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插销(22),所述活动门(20)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转轴(24),所述转轴(2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手轮(25),所述转轴(24)的背面插接有数量为两个的清理板(26),所述清理板(2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清理刷(27),所述转轴(24)背面的内侧螺纹连接有堵头(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为内部中空且正面缺失的圆柱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玉明熊江代祥光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