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工作温升的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16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工作温升的变压器,针对现有的变压器散热效果较差从而容易导致稳定上升、影响变压器运转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变压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本体一侧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上油箱和下油箱,上油箱与下油箱之间连通有多个散热油道,变压器本体底部固定安装有油泵,油泵出油口与变压器本体底部相连通,油泵进油口连通有进油管的一端,进油管的另一端与下油箱底部相连通,所述上油箱与下油箱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加快散热油道的散热保证了变压器的散热效果,防止其温度升高从而影响正常运行,利于使用,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工作温升的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工作温升的变压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用户家电的增多,用电负荷也增大,使得配电室中的变压器的负载率持续升高,同时变压器的温升也持续较高,这就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一定隐患。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5159041U的中国专利一种有效降低温升、提高过载能力的非晶合金变压器结构,包括:变压器本体,变压器本体设有油箱、变压器油、导油管、油循环动力系统、测控系统;油箱与油循环动力系统之间通过导油管连通;油循环动力系统位于变压器本体的底部,测控系统比较监测温度与设定值,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油循环动力系统的启动和停止,导油管、高压线圈、低压线圈和油箱使经过油循环动力系统泵出的变压器油按设定的方向流动,带走变压器产生的热量,实现有效降低温升、提高变压器过载能力、增加变压器使用寿命的目的。但设计中仅通过散热片进行散热,散热效率提升不明显,容易在用电高峰时散热效果达不到要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工作温升的变压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变压器散热效果较差从而容易导致稳定上升、影响变压器运转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工作温升的变压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工作温升的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本体一侧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上油箱和下油箱,上油箱与下油箱之间连通有多个散热油道,变压器本体底部固定安装有油泵,油泵出油口与变压器本体底部相连通,油泵进油口连通有进油管的一端,进油管的另一端与下油箱底部相连通,所述上油箱与下油箱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两个竖杆外侧滑动套设有同一个箱体,箱体前侧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前端固定安装有扇叶,箱体前后两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连接轴,连接轴上固定安装有蜗轮和不完全齿轮,所述转轴后端固定连接有蜗杆的一端,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述上油箱与下油箱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齿条,不完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蜗杆后端固定连接,通过电机驱动蜗杆转动。优选的,两个竖杆外侧均固定套设有限位板并滑动套设有缓冲板,位于同一侧的限位板与缓冲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缓冲弹簧,两个缓冲板均与箱体底部活动连接,对箱体进行缓冲从而对电机等设备进行保护。优选的,所述箱体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多个透气孔呈等间距均匀排布,便于电机的散热并降低扇叶的风阻。优选的,所述箱体顶部和底部前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齿条与两个通孔滑动连接,便于齿条的安装和箱体的运动。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工作温升的变压器,通过油泵将下油箱内的变压器油导入变压器本体内并进入上油箱内从而将变压器本体内的热量带出,上油箱内的变压器油通过多个散热油道进入下油箱内从而对变压器油进行散热,并通过开启电机,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扇叶转动从而加快散热油道的散热;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工作温升的变压器,通过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不完全齿轮转动,不完全齿轮通过与齿条的啮合带动箱体向上运动从而通过扇叶对不同散热油道同区域进行散热,不完全齿轮继续转动并与齿条脱离,箱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缓冲板通过缓冲弹簧对箱体进行缓冲,不完全齿轮持续转动带动箱体持续上下往复运动从而进一步提升散热油道的散热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加快散热油道的散热保证了变压器的散热效果,防止其温度升高从而影响正常运行,利于使用,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工作温升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工作温升的变压器的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工作温升的变压器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变压器本体;2、上油箱;3、下油箱;4、油泵;5、进油管;6、散热油道;7、竖杆;8、箱体;9、转轴;10、扇叶;11、蜗杆;12、电机;13、连接轴;14、蜗轮;15、不完全齿轮;16、齿条;17、缓冲板;18、限位板;19、缓冲弹簧;20、透气孔;2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工作温升的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1,变压器本体1一侧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上油箱2和下油箱3,上油箱2与下油箱3之间连通有多个散热油道6,变压器本体1底部固定安装有油泵4,油泵4出油口与变压器本体1底部相连通,油泵4进油口连通有进油管5的一端,进油管5的另一端与下油箱3底部相连通,上油箱2与下油箱3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7,两个竖杆7外侧滑动套设有同一个箱体8,箱体8前侧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转动安装有转轴9,转轴9前端固定安装有扇叶10,箱体8前后两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连接轴13,连接轴13上固定安装有蜗轮14和不完全齿轮15,转轴9后端固定连接有蜗杆11的一端,蜗杆11与蜗轮14相啮合,上油箱2与下油箱3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齿条16,不完全齿轮15与齿条16相啮合。本技术中,箱体8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2,电机12输出轴与蜗杆11后端固定连接,通过电机12驱动蜗杆11转动。本技术中,两个竖杆7外侧均固定套设有限位板18并滑动套设有缓冲板17,位于同一侧的限位板18与缓冲板17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缓冲弹簧19,两个缓冲板17均与箱体8底部活动连接,对箱体8进行缓冲从而对电机12等设备进行保护。本技术中,箱体8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20,多个透气孔20呈等间距均匀排布,便于电机12的散热并降低扇叶10的风阻。本技术中,箱体8顶部和底部前侧均开设有通孔21,齿条16与两个通孔21滑动连接,便于齿条16的安装和箱体8的运动。本技术中,在使用时,通过油泵4将下油箱3内的变压器油导入变压器本体1内并进入上油箱2内从而将变压器本体1内的热量带出,上油箱2内的变压器油通过多个散热油道6进入下油箱3内从而对变压器油进行散热,并通过开启电机12,电机12带动蜗杆11转动,蜗杆11带动转轴9转动,转轴9带动扇叶10转动从而加快散热油道6的散热,同时通过蜗杆11带动蜗轮14转动,蜗轮14带动连接轴13转动,连接轴13带动不完全齿轮15转动,不完全齿轮15通过与齿条16的啮合带动箱体8向上运动从而通过扇叶10对不同散热油道6同区域进行散热,不完全齿轮15继续转动并与齿条16脱离,箱体8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缓冲板17通过缓冲弹簧19对箱体8进行缓冲,不完全齿轮15持续转动带动箱体8持续上下往复运动从而进一步提升散热油道6的散热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工作温升的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本体(1)一侧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上油箱(2)和下油箱(3),上油箱(2)与下油箱(3)之间连通有多个散热油道(6),变压器本体(1)底部固定安装有油泵(4),油泵(4)出油口与变压器本体(1)底部相连通,油泵(4)进油口连通有进油管(5)的一端,进油管(5)的另一端与下油箱(3)底部相连通,所述上油箱(2)与下油箱(3)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7),两个竖杆(7)外侧滑动套设有同一个箱体(8),箱体(8)前侧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转动安装有转轴(9),转轴(9)前端固定安装有扇叶(10),箱体(8)前后两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连接轴(13),连接轴(13)上固定安装有蜗轮(14)和不完全齿轮(15),所述转轴(9)后端固定连接有蜗杆(11)的一端,蜗杆(11)与蜗轮(14)相啮合,所述上油箱(2)与下油箱(3)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齿条(16),不完全齿轮(15)与齿条(16)相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工作温升的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本体(1)一侧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上油箱(2)和下油箱(3),上油箱(2)与下油箱(3)之间连通有多个散热油道(6),变压器本体(1)底部固定安装有油泵(4),油泵(4)出油口与变压器本体(1)底部相连通,油泵(4)进油口连通有进油管(5)的一端,进油管(5)的另一端与下油箱(3)底部相连通,所述上油箱(2)与下油箱(3)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7),两个竖杆(7)外侧滑动套设有同一个箱体(8),箱体(8)前侧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转动安装有转轴(9),转轴(9)前端固定安装有扇叶(10),箱体(8)前后两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连接轴(13),连接轴(13)上固定安装有蜗轮(14)和不完全齿轮(15),所述转轴(9)后端固定连接有蜗杆(11)的一端,蜗杆(11)与蜗轮(14)相啮合,所述上油箱(2)与下油箱(3)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齿条(16),不完全齿轮(15)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传光周迎娜贾亦真于亚萍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方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