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柔直换流站的双极短路试验平面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929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8
海岛柔直换流站的双极短路试验平面布置结构,包括站内户外直流场及站外短路试验场,所述海岛柔直换流站的原正负极线出口,经户外直流场后引接至站外短路试验场进行双极短路试验;所述站内户外直流场主要包括平波电抗器、阻容分压器、直流极线避雷器、通过海缆与户内直流场相连的第一电缆终端及与站外短路试验场相连的第二电缆终端;所述站外短路试验场主要包括支柱绝缘子、铝镁合金管及通过海缆与站内户外直流场相连的第三电缆终端,所述支柱绝缘子撑起铝镁合金管呈两列布置在所述站外短路试验场的中间位置上,构成短路试验的正负极,支柱绝缘子的东侧和南侧分别对应布置有第三电缆终端;所述站外短路试验场的周围设置有一圈非金属围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岛柔直换流站的双极短路试验平面布置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力
,具体涉及一种海岛柔直换流站的双极短路试验平面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柔性直流输电是以电力电子技术为基础的新型输电技术,在岛屿供电、城市配电网增容、风电并网等方面都具有较强优势。其中,直流断路器和换流阀是柔直换流站的心脏。双极短路试验是验证直流断路器、换流阀运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国内外目前尚无进行现场双极短路试验的工程经验。鉴于海岛的特殊地势,岛上柔直换流站的直流极线一般采用海缆出线,不同于架空出线方便引接。为此,亟待研究柔直换流站现场双极短路试验的布置方案,填补柔直换流站短路试验的工程空白,为今后柔直换流站短路试验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海岛柔直换流站的双极短路试验平面布置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海岛柔直换流站的双极短路试验平面布置结构,所述平面布置结构包括站内户外直流场及站外短路试验场,所述海岛柔直换流站的原正负极线出口,经站内户外直流场后引接至站外短路试验场进行双极短路试验。进一步地,所述站内户外直流场主要包括平波电抗器、阻容分压器、直流极线避雷器、第一电缆终端及第二电缆终端;所述平波电抗器组呈一字形布置在所述站内户外直流场的中间位置,平波电抗器的东西两侧依次对称布置有直流极线避雷器、阻容分压器及第二电缆终端,平波电抗器的南侧布置有第一电缆终端,所述第一电缆终端通过海缆与原户内直流场出口电缆终端相连,所述第二电缆终端通过海缆与站外短路试验场相连,所述海岛柔直换流站的原正负极线通过海缆连接至站内户外直流场的第一电缆终端,后依次经过平波电抗器、直流极线避雷器及阻容分压器,最后由第二电缆终端连接至所述站外短路试验场。进一步地,所述站外短路试验场主要包括支柱绝缘子、铝镁合金管及第三电缆终端,所述支柱绝缘子撑起铝镁合金管呈两列布置在所述站外短路试验场的中间位置,构成短路试验的正负极,支柱绝缘子的东侧和南侧分别对应布置有第三电缆终端;所述第三电缆终端通过海缆与所述站内户外直流场的第二电缆终端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站外短路试验场的周围设置有一圈非金属围栏,围栏内的地面上铺设有主接地网。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的双极短路试验平面布置结构空间利用率高,可填补柔直换流站短路试验的工程空白,为今后柔直换流站短路试验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站内户外直流场的平面布置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站外短路试验场的平面布置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海岛柔直换流站的双极短路试验平面布置结构,所述平面布置结构包括站内户外直流场1及站外短路试验场2,所述海岛柔直换流站的原正负极线出口,经站内户外直流场1后引接至站外短路试验场2进行短路试验。参照图1所示,所述站内户外直流场1主要包括平波电抗器11、阻容分压器12、直流极线避雷器13、第一电缆终端14及第二电缆终端15;所述平波电抗器11呈一字形布置在所述站内户外直流场1的中间位置,平波电抗器11的东西两侧依次对称布置有直流极线避雷器13、阻容分压器12及第二电缆终端15,平波电抗器11的南侧布置有第一电缆终端14,所述海岛柔直换流站的原正负极线通过海缆连接至站内户外直流场1的第一电缆终端14,后依次经过平波电抗器11、直流极线避雷器13及阻容分压器12,最后由第二电缆终端15连接至所述站外短路试验场。站内户外直流场1的布置,一方面确保短路试验中换流阀及直流断路器的安全,另一方面测量短路试验过程中所需的电气量。参照图2所示,所述站外短路试验场2主要包括支柱绝缘子21、铝镁合金管22及第三电缆终端23,所述支柱绝缘子21撑起铝镁合金管22呈两列布置在所述站外短路试验场2的中间位置,构成短路试验的正负极,支柱绝缘子21的东侧和南侧分别对应布置有第三电缆终端23;所述第三电缆终端23通过海缆与所述站内户外直流场1的第二电缆终端15相连;考虑到短路试验中的人员操作及安全距离,所述站外短路试验场2的周围设置有一圈非金属围栏24,围栏24内的地面上铺设有主接地网,以保证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满足规范要求。以舟山±200kV定海换流站的双极短路试验平面布置结构为例进行阐述。±200kV定海换流站直流场为全户内布置,且采用海缆出线连接岱山站。由于不具备架空出线方便引接的特点,采用外引极线至站外的方式进行短路试验。增设站内户外直流场和站外短路试验场两个配电装置区域。站内户外直流场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平波电抗器成一字布置在中间,东西两侧对称布置有直流极线避雷器、阻容分压器、电缆终端,南侧布置有电缆终端。原户内直流场正负极线,经海缆连至户外直流场南侧的电缆终端,依次经过平波电抗器、直流极线避雷器、阻容分压器,最后通过海缆经由东西侧电缆终端连接至站外短路试验场。站外短路试验场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4只支柱绝缘子撑起2根铝镁合金管,成两列布置在短路试验场正中间,构成短路试验的正负极,南侧和东侧布置2个户外电缆终端,通过海缆连接至站内户外直流场。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但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海岛柔直换流站的双极短路试验平面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布置结构包括站内户外直流场及站外短路试验场,所述海岛柔直换流站的原正负极线出口,经站内户外直流场后引接至站外短路试验场进行双极短路试验。/n

【技术特征摘要】
1.海岛柔直换流站的双极短路试验平面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布置结构包括站内户外直流场及站外短路试验场,所述海岛柔直换流站的原正负极线出口,经站内户外直流场后引接至站外短路试验场进行双极短路试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短路试验平面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内户外直流场主要包括平波电抗器、阻容分压器、直流极线避雷器、第一电缆终端及第二电缆终端;所述平波电抗器组呈一字形布置在所述站内户外直流场的中间位置,平波电抗器的东西两侧依次对称布置有直流极线避雷器、阻容分压器及第二电缆终端,平波电抗器的南侧布置有第一电缆终端,所述第一电缆终端通过海缆与原户内直流场出口电缆终端相连,所述第二电缆终端通过海缆与站外短路试验场相连,所述海岛柔直换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鹏周志超李继红陆翌宣晓华谢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