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81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包括,用于对电池组进行安装的安装壳体、用于对电池组进行通风散热的通风降温机构,所述的通风降温机构包括进风组件、连接组件、排风组件,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迎面的气流经过进风组件,接着依次经过连接组件、排风组件进入至安装壳体内,从而对安装壳体内的电池组进行吹风散热,液压油箱内的液压油经齿轮泵流入至散热网管一、散热网管二内,接着流入至液压油箱内,液压油经散热网管一、散热网管二流动的过程中,液压油能够吸收安装壳体内的热量,从而对安装壳体内的电池组进行降温,液压油经齿轮泵、散热网管一、散热网管二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循环降温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中的一种,其动力有车载电池提供,现有的电动汽车的电池箱结构简单且功能单一,没有很好的散热性,当电池箱内的温度较高时,如果不能够及时多电池组进行散热,极大地影响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包括:用于对电池组进行安装的安装壳体、用于对电池组进行通风散热的通风降温机构,所述的通风降温机构包括进风组件、连接组件、排风组件,进风组件、连接组件、排风组件依次连通,所述的排风组件与安装壳体接通,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迎面的气流经过进风组件,接着依次经过连接组件、排风组件进入至安装壳体内,从而对安装壳体内的电池组进行吹风散热;所述的进风组件包括进风斗、进风管,进风斗呈水平布置,进风斗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对杂质进行过滤的过滤网,进风管的一端与进风斗接通、另一端与连接组件接通,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进风壳体、排风管,排风组件包括通风罩一、通风罩二,进风壳体为长方体壳体,进风管的端部与进风壳体接通,所述的排风管的一端与进风壳体接通、另一端与通风罩一、通风罩二接通,通风罩一、通风罩二紧贴安装壳体上并且与安装壳体接通,自然风流经进风斗,接着流入至进风壳体内,接着经通风罩一、通风罩二流至安装壳体内,从而对电池组进行吹风散热。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进风管上安装有通风组件,通风组件包括通风壳体、风扇,所述的通风壳体安装于进风管的上方并且与进风管接通,所述的风扇安装于通风壳体内,风扇的风向朝下,所述的安装壳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进风壳体的一侧连通有液压降温机构,所述的液压降温机构包括齿轮泵、连通管一、连通管二、散热网管一、散热网管二,齿轮泵安装于进风壳体的一侧,所述的连通管一、连通管二与齿轮泵连通,连通管一处于齿轮泵的一侧,连通管二处于齿轮泵的另一侧,连通管一、连通管二相对布置,所述的散热网管一与连通管一接通,散热网管二与连通管二接通,散热网管一、散热网管二伸入至安装壳体内,散热网管一处于相邻的两电池之间,散热网管二也处于相邻的两电池之间,所述的散热网管一、散热网管二与设置于齿轮泵一侧的液压油箱连通,散热网管一、散热网管二相连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齿轮泵包括传动壳体、齿轮一、齿轮二,所述的传动壳体处于进风壳体的一侧,所述的齿轮一、齿轮二活动安装于传动壳体内,齿轮一、齿轮二呈上下布置,齿轮一、齿轮二啮合,连通管一、连通管二与传动壳体的连通口处于齿轮一、齿轮二之间,所述的进风壳体内活动安装有拨轮,拨轮的的中心轴穿过进风壳体伸入至传动壳体内并且与齿轮一的中心轴同轴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的进步以及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使用过程中,当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迎面的气流经过进风组件,接着依次经过连接组件、排风组件进入至安装壳体内,从而对安装壳体内的电池组进行吹风散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安装壳体内的温度较高时,可采用风扇吹风,从而对电池组进行吹风降温,液压油经散热网管一、散热网管二流动的过程中,液压油能够吸收安装壳体内的热量,从而对安装壳体内的电池组进行降温,液压油经齿轮泵、散热网管一、散热网管二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循环降温的目的,更为环保。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通风降温机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液压降温机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通风降温机构与液压降温机构配合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通风组件与进风组件配合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拨轮与液压降温机构配合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拨轮安装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齿轮一、齿轮二配合示意图。图中标示为:10、安装壳体;20、通风降温机构;210、进风组件;211、进风斗;212、进风管;213、进风壳体;214、排风管;215、通风罩一;216、通风罩二;217、拨轮;220、连接组件;230、排风组件;240、通风组件;241、通风壳体;242、风扇;30、液压降温机构;310、传动壳体;311、齿轮一;312、齿轮二;320、连通管一;330、连通管二;340、散热网管一;350、散热网管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8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包括:用于对电池组进行安装的安装壳体10、用于对电池组进行通风散热的通风降温机构20,所述的通风降温机构20包括进风组件210、连接组件220、排风组件230,进风组件210、连接组件220、排风组件230依次连通,所述的排风组件230与安装壳体10接通,当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迎面的气流经过进风组件210,接着依次经过连接组件220、排风组件230进入至安装壳体10内,从而对安装壳体10内的电池组进行吹风散热;所述的进风组件210包括进风斗211、进风管212,进风斗211呈水平布置,进风斗211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对杂质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用于对电池组进行安装的安装壳体、用于对电池组进行通风散热的通风降温机构,所述的通风降温机构包括进风组件、连接组件、排风组件,进风组件、连接组件、排风组件依次连通,所述的排风组件与安装壳体接通,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迎面的气流经过进风组件,接着依次经过连接组件、排风组件进入至安装壳体内,从而对安装壳体内的电池组进行吹风散热;/n所述的进风组件包括进风斗、进风管,进风斗呈水平布置,进风斗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对杂质进行过滤的过滤网,进风管的一端与进风斗接通、另一端与连接组件接通,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进风壳体、排风管,排风组件包括通风罩一、通风罩二,进风壳体为长方体壳体,进风管的端部与进风壳体接通,所述的排风管的一端与进风壳体接通、另一端与通风罩一、通风罩二接通,通风罩一、通风罩二紧贴安装壳体上并且与安装壳体接通,自然风流经进风斗,接着流入至进风壳体内,接着经通风罩一、通风罩二流至安装壳体内,从而对电池组进行吹风散热;/n所述的进风壳体的一侧连通有液压降温机构,所述的液压降温机构包括齿轮泵、连通管一、连通管二、散热网管一、散热网管二,齿轮泵安装于进风壳体的一侧,所述的连通管一、连通管二与齿轮泵连通,连通管一处于齿轮泵的一侧,连通管二处于齿轮泵的另一侧,连通管一、连通管二相对布置,所述的散热网管一与连通管一接通,散热网管二与连通管二接通,散热网管一、散热网管二伸入至安装壳体内,散热网管一处于相邻的两电池之间,散热网管二也处于相邻的两电池之间,所述的散热网管一、散热网管二与设置于齿轮泵一侧的液压油箱连通,散热网管一、散热网管二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用于对电池组进行安装的安装壳体、用于对电池组进行通风散热的通风降温机构,所述的通风降温机构包括进风组件、连接组件、排风组件,进风组件、连接组件、排风组件依次连通,所述的排风组件与安装壳体接通,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迎面的气流经过进风组件,接着依次经过连接组件、排风组件进入至安装壳体内,从而对安装壳体内的电池组进行吹风散热;
所述的进风组件包括进风斗、进风管,进风斗呈水平布置,进风斗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对杂质进行过滤的过滤网,进风管的一端与进风斗接通、另一端与连接组件接通,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进风壳体、排风管,排风组件包括通风罩一、通风罩二,进风壳体为长方体壳体,进风管的端部与进风壳体接通,所述的排风管的一端与进风壳体接通、另一端与通风罩一、通风罩二接通,通风罩一、通风罩二紧贴安装壳体上并且与安装壳体接通,自然风流经进风斗,接着流入至进风壳体内,接着经通风罩一、通风罩二流至安装壳体内,从而对电池组进行吹风散热;
所述的进风壳体的一侧连通有液压降温机构,所述的液压降温机构包括齿轮泵、连通管一、连通管二、散热网管一、散热网管二,齿轮泵安装于进风壳体的一侧,所述的连通管一、连通管二与齿轮泵连通,连通管一处于齿轮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翔维物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