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3807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功能膜层,沿出光方向上,最外侧的所述功能膜层包括至少部分向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至少一个所述功能膜层包括至少部分向非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其中,所述至少部分向非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为沿出光方向上的非最外侧平面。其中,最外侧的功能膜层的向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能够发散光,至少一个功能膜层的向非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能够汇聚光,利用多个功能膜层的对光进行汇聚和发散的特性,能够显著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率,减小了显示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技术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显示技术,利用该技术制作的显示面板具有自发光、超轻薄、宽视角、响应速度快、低功耗及可实现柔性显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显示领域。然而,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存在显示面板功耗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功能膜层,沿出光方向上,最外侧的所述功能膜层包括至少部分向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至少一个所述功能膜层包括至少部分向非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其中,所述至少部分向非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为沿出光方向上的非最外侧平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功能膜层包括: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阳极、发光层和阴极;封装层,所述封装层位于所述器件层的一侧;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器件层的一侧,包括多个遮光单元;其中,所述封装层为最外侧的所述功能膜层。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个功能膜层的可实施方式。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装层包括至少部分向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所述阳极、所述发光层、所述阴极和所述封装层包括至少部分向非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能够使得射入阳极、发光层、阴极和封装层的光线进行汇聚,且射入封装层的光线进行发散。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功能膜层包括: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阳极、发光层和阴极;封装层,所述封装层位于所述器件层的一侧;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器件层的一侧,包括多个遮光单元;滤光层,所述滤光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器件层的一侧;其中,相邻所述遮光单元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滤光层位于所述间隙中。本实施例的遮光层和滤光层的复合作用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偏光片的使用,在有效减薄屏体的厚度的基础上,改善显示面板功耗低的问题。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光层包括至少部分向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此种设置方式可以使得射入滤光层的光线可以进行发散。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阳极、所述发光层、所述阴极和所述封装层均包括至少部分向非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由于阳极、发光层、阴极和封装层均包括至少部分向非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可以使得光线进行多次汇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向非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包括凸起;优选地,所述阳极、所述发光层、所述阴极和所述封装层的凸起的大小、形状相匹配。此种设置方式可有效简化制作工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在垂直所述器件层的截面为弧面;优选地,所述弧面中的圆弧的度数为5-180度。在能实现对光线进行汇聚的基础上可进一步简化工艺制备步骤。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光层在所述器件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发光层内。此种设置方式在保证出光效率情况下,增大遮光层的面积,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功能膜层,沿出光方向上,最外侧的所述功能膜层包括至少部分向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至少一个所述功能膜层包括至少部分向非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其中,所述至少部分向非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为沿出光方向上的非最外侧平面。其中,最外侧的功能膜层的向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能够发散光,至少一个功能膜层的向非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能够汇聚光,利用多个功能膜层的对光进行汇聚和发散的特性,能够显著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率,减小了显示功耗。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光线路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光线路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10-基板;30-阵列层;50-器件层;520-阳极;540-发光层;560-阴极;70-封装层;920-遮光层;940-滤光层;X-第一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大多采用偏光片的方案,但是偏光片使用的偏振原理使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至少损失50%,增加了显示功耗。且偏光片厚度在60um至150um之间,同样增加了显示面板的厚度。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存在了显示面板功耗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显著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率,减小了显示功耗。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的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功能膜层,沿出光方向上,最外侧的功能膜层包括至少部分向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至少一个功能膜层包括至少部分向非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其中,至少部分向非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为沿出光方向上的非最外侧平面。可以理解的是,向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和向非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非同一个功能膜层同一侧平面。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由于最外侧的功能膜层的向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能够发散光,至少一个功能膜层的向非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能够汇聚光,利用多个功能膜层的对光进行汇聚和发散的特性,能够显著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率,减小了显示功耗。在一个实施例中,具体可参见图1,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多个功能膜层具体包括:器件层50、封装层70和遮光层920。其中,器件层50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包括阳极520、发光层540和阴极560;封装层70位于器件层50的一侧;遮光层920位于封装层70远离器件层50的一侧,包括多个遮光单元,且封装层70为最外侧的功能膜层。由于封装层70为最外侧的功能膜层,即封装层70包括至少部分向出光方向(图1中的X的反方向)弯曲的平面,即封装层70能够发散光;阳极520、发光层540、阴极560和封装层70中的至少一者包括至少部分向非出光方向(图1中的X方向)弯曲的平面,即阳极520、发光层540、阴极560和封装层70中的至少一者能够汇聚光。具体的,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功能膜层,沿出光方向上,最外侧的所述功能膜层包括至少部分向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至少一个所述功能膜层包括至少部分向非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其中,所述至少部分向非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为沿出光方向上的非最外侧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功能膜层,沿出光方向上,最外侧的所述功能膜层包括至少部分向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至少一个所述功能膜层包括至少部分向非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其中,所述至少部分向非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为沿出光方向上的非最外侧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能膜层包括:
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阳极、发光层和阴极;
封装层,所述封装层位于所述器件层的一侧;
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器件层的一侧,包括多个遮光单元;
其中,所述封装层为最外侧的所述功能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包括至少部分向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
所述阳极、所述发光层、所述阴极和所述封装层包括至少部分向非出光方向弯曲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能膜层包括:
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阳极、发光层和阴极;
封装层,所述封装层位于所述器件层的一侧;
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崔永鑫黄金雷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