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金属片进行计量采样的智能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74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6
一种基于双金属片进行计量采样的智能断路器。主要解决了现在对断路器中通过的电流进行监测时需要添加设置测量片来进行测量,比较麻烦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双金属片进行计量采样的智能断路器,可以直接在双金属片上进行采样,不需要额外的测量片,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金属片进行计量采样的智能断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断路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金属片进行计量采样的智能断路器。
技术介绍
断路器用于监控电源,保护电源电网系统的,当电网系统的负荷在一个设定的时间内持续超载时便发出拉闸脱扣命令,断路器的机械执行机构立即拉闸切断电源从而保护电源电网系统。断路器工作时,其进线端子与出线端子之间承载着电流,电路中的电流可能会发生波动,断路器中通过的电流是断路器工作的重要参数,所以有必要对断路器中通过的电流进行监测,目前,对该电流的检测大多是在断路器内添加设置一个锰铜片来进行测量,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双金属片进行计量采样的智能断路器,主要解决了现在对断路器中通过的电流进行监测时需要添加设置测量片来进行测量,比较麻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双金属片进行计量采样的智能断路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双金属片和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具有电压采集模块,所述双金属片上设有第一检测接头和第二检测接头,所述第一检测接头和第二检测接头与所述线路板上的电压采集模块连接。所述壳体包括中壳、前盖和后盖,所述中壳和前盖之间形成L极内腔,所述中壳和后盖之间形成N极内腔,所述双金属片设于所述L极内腔内,所述线路板设于所述N极内腔内,所述中壳上设有贯穿槽,所述N极内腔与所述L极内腔通过所述贯穿槽连通。所述第一检测接头和线路板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导线穿过所述贯穿槽。还包括引弧片和锁扣,所述锁扣上设有连杆,所述双金属片底部与所述引弧片连接,顶部与所述连杆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检测接头设于所述双金属片中端,所述第二检测接头设于第一检测接头下方。所述第一检测接头设于所述双金属片侧壁。所述第一检测接头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第一检测接头和所述第二检测接头上均设有通孔。所述中壳相对所述后盖一侧设有若干销杆,所述线路板上设有与所述销杆插接配合的安装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双金属片进行计量采样的智能断路器,可以直接在双金属片上进行采样,不需要额外的测量片,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双金属片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基于双金属片进行计量采样的智能断路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内设有双金属片2和线路板3,所述线路板具有电压采集模块,所述双金属片上设有第一检测接头21和第二检测接头22,所述第一检测接头和第二检测接头与所述线路板上的电压采集模块连接。断路器内的脱扣机构、触头机构和灭弧机构等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该电压采集模块能够采集第一检测接头和第二检测接头之间的电压值,由于双金属片第一检测接头和第二检测接头之间的电阻值为已知,从而可以得知经过断路器的电流值的大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双金属片进行计量采样的智能断路器,可以直接在双金属片上进行采样,不需要额外的测量片,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降低成本。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壳体包括中壳11、前盖12和后盖13,所述中壳和前盖之间形成L极内腔,所述中壳和后盖之间形成N极内腔,所述双金属片设于所述L极内腔内,所述线路板设于所述N极内腔内,所述中壳上设有贯穿槽111,所述N极内腔与所述L极内腔通过所述贯穿槽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一检测接头和线路板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导线穿过所述贯穿槽。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还包括引弧片31和锁扣32,所述锁扣上设有连杆33,所述双金属片底部与所述引弧片连接,顶部与所述连杆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检测接头设于所述双金属片中端,所述第二检测接头设于第一检测接头下方。在双金属形变时,第一检测接头和第二检测接头的位移量较小,使用效果更好。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一检测接头设于所述双金属片侧壁。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一检测接头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一检测接头和所述第二检测接头上均设有通孔211。便于接线。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中壳相对所述后盖一侧设有若干销杆131,所述线路板上设有与所述销杆插接配合的安装孔34。便于安装线路板。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金属片进行计量采样的智能断路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内设有双金属片(2)和线路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具有电压采集模块,所述双金属片上设有第一检测接头(21)和第二检测接头(22),所述第一检测接头和第二检测接头与所述线路板上的电压采集模块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金属片进行计量采样的智能断路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内设有双金属片(2)和线路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具有电压采集模块,所述双金属片上设有第一检测接头(21)和第二检测接头(22),所述第一检测接头和第二检测接头与所述线路板上的电压采集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金属片进行计量采样的智能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中壳(11)、前盖(12)和后盖(13),所述中壳和前盖之间形成L极内腔,所述中壳和后盖之间形成N极内腔,所述双金属片设于所述L极内腔内,所述线路板设于所述N极内腔内,所述中壳上设有贯穿槽(111),所述N极内腔与所述L极内腔通过所述贯穿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金属片进行计量采样的智能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接头和线路板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导线穿过所述贯穿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金属片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玉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创奇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