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367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包括底座主体、设置于底座主体上供底座主体可旋转安装的安装孔、设置于底座主体其中一面的尖爪面、设置于底座主体其中一面的缓冲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座固定在待固定装置的底部,可以增大待固定装置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并吸收部分冲击能量,防止待固定装置大幅跳动,提高待固定装置的稳定性。根据不同的地面条件,底座有两种使用状态:地面硬度较高时,采用缓冲面朝下,可加大与地面摩擦力;地面较松软时,尖爪面朝下,可有效消除发射筒弹跳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
本技术涉及发射装置
,具体设计一种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支架在进行角度调节时并不方便,尤其涉及到对调节精度以及稳定性较高的装置而言,对于支架的角度调节稳定性要求更高。例如现有技术的发射装置,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装置发射角度进行调节,并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抖动的情况,现有技术中的可调式支架并不能满足上述发射装置的使用需求。对于一些需要固定的装置来说,在其底部需要设置底座进行支撑,现有技术中的底座一般只起到单纯的支撑作用,而对于一些带固定支撑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抖动,例如一些发射装置。当需要进行管道、长杆或者支架的长度调解时,其在进行长度调节时并不方便,尤其涉及到对调节精度以及稳定性较高的装置而言,对于支架的长度调节之后稳定性要求更高。例如现有技术的发射装置,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装置使用高度进行调节,就涉及到对支架的各个支撑杆的长度调节,并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抖动的情况,现有技术中的长度调节结构并不能满足上述类似装置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在开发新型可调式支架及其发射装置过程中,完成了以下专利技术创造。一方面,完成了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底座使用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一方面,完成了套管式长度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长度调节不便的技术问题。一方面,完成了可调式支架及其发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射装置支架调节不便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底座使用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使用时经活动连接结构设置在发射装置底部的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具有分别适应不同地面的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活动连接结构具有第一连接形式和第二连接形式,当活动连接结构为第一连接形式时该底座主体通过第一支撑面与地面接触,当活动连接结构为第二连接形式时该底座主体通过第二支撑面与地面接触。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连接结构为供底座主体活动安装的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为折型条孔。所述折型条孔上其中一段供底座主体以第一连接形式与发射装置底部连接,所述折型条孔另一段供底座主体以第二连接形式与发射装置底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面为尖爪面,所述第一支撑面包括设置于底座主体其中一面上的若干个锥形尖爪。进一步地,所述尖爪面为方形面,所述锥形尖爪位于方形面的四个角,所述方形面中部开有减重圆孔。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尖爪通过其端部设置的螺栓连接结构固定于底座主体的尖爪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面为缓冲面,所述第二支撑面包括设置于底座主体一面的橡胶缓冲垫面。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主体的其它面上设有若干个减重孔。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主体为两个侧面、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构成的槽型结构,所述两个侧面对称位置上分别设置活动连接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两个侧面均为平行四边形面。由此可见,本技术通过底座固定在待固定装置的底部,可以增大待固定装置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并吸收部分冲击能量,防止待固定装置大幅跳动,提高待固定装置的稳定性。根据不同的地面条件,底座有两种使用状态:地面硬度较高时,采用缓冲面朝下,可加大与地面摩擦力;地面较松软时,尖爪面朝下,可有效消除发射筒弹跳现象。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长度调节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套管式长度调节装置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外管、套设于外管内部的内管以及连接外管与内管的伸缩调节结构,所述内管外表面设有限位槽,所述伸缩调节结构包括一对夹设于内管外部的锁定半圆套、设置于锁定半圆套内侧并嵌入限位槽内的限位凸起、连接外管与锁定半圆套的连接弹片以及用于压紧或松开锁定半圆套的锁定件。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包括箍设于连接弹片外侧的锁定圈,所述锁定圈可在连接弹片上移动使得锁定半圆套内的限位凸起可与限位槽压紧与分离。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包括连接两锁定半圆套的锁定弹片,所述锁定弹片为拱形结构使得锁定弹片在按压状态下实现锁定半圆套内的限位凸起与限位槽分离。进一步地,所述锁定弹片两端分别通过螺钉与锁定半圆套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上与内管连接的端部设有固定套,所述连接弹片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固定套上、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锁定半圆套上。进一步地,所述两锁定半圆套紧挨固定套套设于内管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弹片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套的一端侧,所述固定套的另一端底包住外管端面。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弹片与锁定半圆套中部相连。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为设置于内管外表面的环形凹槽。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等间距分布于内管外表面的部分或者全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可见,本技术能够快速实现装置长度调节,并且调节之后的结构性能稳定。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射装置支架调节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可调式支架,的技术方案如下:可调式支架,包括:支撑部,包括至少三个支撑杆;固定部,用于固定待支撑对象;旋转连接结构,用于旋转连接支撑杆与固定部;其中,所述旋转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固定部上的固定板、固定于支撑杆上的转动凹槽,所述固定板铰接于转动槽内,竖向贯穿固定板并与固定板螺纹连接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可调节至与转动凹槽底面相抵;其中,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式杆。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包括外管、套设于外管内部的内管以及连接外管与内管的伸缩调节结构,所述内管外表面设有限位槽,所述伸缩调节结构包括一对夹设于内管外部的锁定半圆套、设置于锁定半圆套内侧并嵌入限位槽内的限位凸起、连接外管与锁定半圆套的连接弹片以及用于压紧或松开锁定半圆套的锁定件。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包括箍设于连接弹片外侧的锁定圈,所述锁定圈可在连接弹片上移动使得锁定半圆套内的限位凸起可与限位槽压紧与分离。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包括连接两锁定半圆套的锁定弹片,所述锁定弹片为拱形结构使得锁定弹片在按压状态下实现锁定半圆套内的限位凸起与限位槽分离。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上与内管连接的端部设有固定套,所述连接弹片通过螺钉固定于固定套上。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凹槽包括套接于支撑杆端部的套筒以及设置于套筒顶部的两个耳板,所述套筒与支撑杆通过螺栓结构可拆卸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位于转动凹槽内的部分为弧形尖部,所述限位杆贯穿该弧形尖部。弧形尖部方便固定板在转动凹槽内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底部设有橡胶支脚。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射装置,包括:发射装置主体,用于发射待发射对象;可调式支架,用于支撑发射装置主体;其中,所述可调式支架为上述的可调式支架。进一步地,发射装置主体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与发射装置主体底部可转动连接的底座主体、设置于底座主体其中一面的尖爪面、设置于底座主体其中一面的缓冲面。...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时经活动连接结构设置在发射装置底部的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具有分别适应不同地面的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活动连接结构具有第一连接形式和第二连接形式,当活动连接结构为第一连接形式时该底座主体通过第一支撑面与地面接触,当活动连接结构为第二连接形式时该底座主体通过第二支撑面与地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时经活动连接结构设置在发射装置底部的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具有分别适应不同地面的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活动连接结构具有第一连接形式和第二连接形式,当活动连接结构为第一连接形式时该底座主体通过第一支撑面与地面接触,当活动连接结构为第二连接形式时该底座主体通过第二支撑面与地面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结构为供底座主体活动安装的安装孔(63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631)为折型条孔,所述折型条孔上其中一段供底座主体以第一连接形式与发射装置底部连接,所述折型条孔另一段供底座主体以第二连接形式与发射装置底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射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为尖爪面(62),所述第一支撑面包括设置于底座主体其中一面上的若干个锥形尖爪(621)。


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然李奇权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云鼎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