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58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电设备,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和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连接的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电力驱动单元、水泵、第一控制开关以及制冷管网,电力驱动单元将发电组件输出的电能转化为水泵的动能,以使水泵在第一控制开关闭合时,将外部供水系统中的水泵入至制冷管网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电设备,通过将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应用在制冷系统上,实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所发的电的有效利用,节约了能源;通过自然冷水在制冷系统中循环,能够达到一定的制冷效果,同时,由于制冷系统是通过水循环而达到制冷的目的,不用添加氟利昂等冷媒,因此,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电设备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
,尤其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电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新型清洁能源的突破性发展,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这一前沿技术得到应用,具有不污染环境,热效率高,经济性好等特点,且可与现有的多种热源系统结合应用,被视为未来发电极具前景的方向之一。但是,目前,还未提出将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技术应用在制冷装置上,以使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所发的电为制冷装置供电。传统的制冷装置,例如空调,主要通过向空调内加入氟利昂等冷媒,并通过市电对其进行供电来实现制冷降温。同时,由于氟利昂等冷媒中含有氟,会对大气中的臭氧层造成破坏,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电设备,通过将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应用在制冷系统上,在达到一定制冷效果的同时,节约能源,且不会污染环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电设备,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和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连接的制冷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组件和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组件连接的发电组件,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组件用于为发电组件提供动能,发电组件用于将动能转换为电能,以至少向制冷装置供电;制冷装置包括电力驱动单元、水泵、第一控制开关以及制冷管网;第一控制开关连接在制冷管网的入水口和水泵的第一出水口之间;水泵的入水口用于与外部供水系统连通,电力驱动单元的一端与发电组件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力驱动单元的另一端与水泵电连接,用于将发电组件输出的电能转换为水泵的动能,以使水泵在第一控制开关闭合时,将外部供水系统中的水泵入至制冷管网内。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技术提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电设备,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组件包括冷却器、压缩机、回热器、加热器和透平机;冷却器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回热器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回热通道和第二回热通道,第一冷却通道的出口端与压缩机的入口端连接,压缩机的出口端与第一回热通道的入口端连接,第一回热通道的出口端与加热器的入口端连接,加热器的出口端与透平机的入口端连接,透平机的出口端与第二回热通道的入口端连接,第二回热通道的出口端与第一冷却通道的入口端连接;水泵的第二出水口与第二冷却通道连通,用于将外部供水系统中的水泵入至第二冷却通道中,以使进入至第二冷却通道中的水对第一冷却通道内循环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冷却。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技术提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电设备,还包括用于净化水的水净化器,水净化器设置在水泵的入水口与外部供水系统之间。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技术提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电设备,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设置在水泵的第二出水口和第二冷却通道的入口端之间。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技术提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电设备,还包括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一流量调节阀连接在第一控制开关和制冷管网的进水端之间。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技术提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电设备,还包括第二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调节阀连接在第二控制开关和第二冷却通道的入口端之间。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技术提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电设备,还包括供暖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还用于向供暖系统供电;供暖系统包括第三控制开关、制热管网和储水装置,第三控制开关设置在第二冷却通道的出口端和制热管网之间,制热管网的出水口与储水装置的进水口连通,储水装置的出水口与水泵的入水口连通,水泵用于在第三控制开关闭合时,将储水装置中的水泵入至第二冷却通道中。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技术提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电设备,制冷管网和制热管网为同一管网。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技术提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电设备,发电组件包括电动发电机和与所述电动发电机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的供电组件,以使所述电动发电机通过所述供电组件向用户终端提供电能;所述驱动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电动发电机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技术提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电设备,发电组件还包括第四控制开关和启动电池,第四控制开关连接在电动发电机和启动电池之间,以使第四控制开关闭合时,启动电池用于启动电动发电机。本技术提供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电设备,通过设置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和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连接的制冷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组件和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组件连接的发电组件,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组件用于为发电组件提供动能,发电组件用于将动能转换为电能,以至少向制冷装置供电,通过将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应用在制冷系统上,实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所发的电的有效利用,节约了能源;制冷系统包括电力驱动单元、水泵、第一控制开关以及制冷管网,第一控制开关连接在制冷管网的入水口和水泵的第一出水口之间,水泵的入水口用于与外部供水系统连通,电力驱动单元的一端与发电组件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力驱动单元的另一端与水泵电连接,用于将发电组件输出的电能转化为水泵的动能,以使水泵在第一控制开关闭合时,将外部供水系统中的水泵入至制冷管网内。通过自然的冷水在制冷系统中循环,能够将室内的高温带走,从而能够达到一定的制冷效果,同时,由于是水循环,不用添加氟利昂等冷媒进行制冷,因此,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电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电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组件;101-冷却器;1011-第一冷却通道;1012-第二冷却通道;102-压缩机;103-回热器;1031-第一回热通道;1032-第二回热通道;104-加热器;105-透平机;20-发电组件;201-电动发电机;202-供电组件;203-第四控制开关;204-启动电池;30-电力驱动单元;40-水泵;50-制冷系统;501-第一控制开关;502-制冷管网;503-第一流量调节阀;60-水净化器;70-第二控制开关;80-第二流量调节阀;90-供暖系统;901-第三控制开关;902-制热管网;903-储水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和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连接的制冷系统;/n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组件和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组件连接的发电组件,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组件用于为所述发电组件提供动能,所述发电组件用于将所述动能转换为电能,以至少向所述制冷系统供电;/n所述制冷系统包括电力驱动单元、水泵、第一控制开关以及制冷管网;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连接在所述制冷管网的入水口和所述水泵的第一出水口之间;所述水泵的入水口用于与外部供水系统连通,所述电力驱动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发电组件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力驱动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电连接,用于将所述发电组件输出的电能转换为所述水泵的动能,以使所述水泵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闭合时,将所述外部供水系统中的水泵入至所述制冷管网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和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连接的制冷系统;
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组件和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组件连接的发电组件,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组件用于为所述发电组件提供动能,所述发电组件用于将所述动能转换为电能,以至少向所述制冷系统供电;
所述制冷系统包括电力驱动单元、水泵、第一控制开关以及制冷管网;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连接在所述制冷管网的入水口和所述水泵的第一出水口之间;所述水泵的入水口用于与外部供水系统连通,所述电力驱动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发电组件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力驱动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电连接,用于将所述发电组件输出的电能转换为所述水泵的动能,以使所述水泵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闭合时,将所述外部供水系统中的水泵入至所述制冷管网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组件包括冷却器、压缩机、回热器、加热器和透平机;
所述冷却器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所述回热器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回热通道和第二回热通道,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回热通道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一回热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加热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出口端与所述透平机的入口端连接,所述透平机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回热通道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二回热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入口端连接;
所述水泵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连通,用于将所述外部供水系统中的水泵入至所述第二冷却通道中,以使进入至所述第二冷却通道中的水对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内循环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净化水的水净化器,所述水净化器设置在所述水泵的入水口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磊陈健张胜龙张少锋魏掌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朝临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