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页岩锅炉的返料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504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页岩锅炉的返料腿,包括返料腿左侧墙,所述返料腿左侧墙的一侧设有返料腿前墙,所述返料腿前墙包括返料腿前墙上部管排、返料腿前墙下部方形集箱、返料腿前墙下部管排和返料腿前墙散弯管,所述返料腿前墙远离所述返料腿左侧墙的一侧设有返料腿后墙,所述返料腿前墙下部方形集箱设置是所述返料腿左侧墙上,所述下部方形集箱的对面设有底部集箱,所述底部集箱设置在所述返料腿左侧墙上,所述下部方形集箱和所述底部集箱远离所述返料腿左侧墙的一侧安装有返料腿右侧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实用性强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运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页岩锅炉的返料腿
本技术涉及锅炉加工生产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油页岩锅炉的返料腿。
技术介绍
油页岩在我国分布范围广泛,并且随着生产的发展,油页岩作为动力燃料开始被利用,油页岩挥发分高,固定碳含量少,当受热后所析出的挥发分来不及完全燃尽而进入上部燃烧室,加之油页岩的物理特性要求较高的操作风速,一部分细小颗粒被气流扬析与夹带面进入上部空间,油页岩燃烧后灰颗粒比煤松软,在流化床中因碰撞,磨损面破碎产生一些细小颗粒,更增加了油页岩流化床的扬析夹带量,因而,燃烧室下部密相区处燃烧份额低,约为0.6左右,褐煤为0.7~0.8,无烟煤在0.9以上,有效组织上部燃烧室的燃烧,对于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至关重要,所以,油页岩燃烧室应相对高一些,所以需要设计一款油页岩锅炉的返料腿结构来支撑油页岩锅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拼装且散热性能好的一种油页岩锅炉的返料腿,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油页岩锅炉的返料腿,包括返料腿左侧墙,所述返料腿左侧墙的一侧设有返料腿前墙,所述返料腿前墙包括返料腿前墙上部管排、返料腿前墙下部方形集箱、返料腿前墙下部管排和返料腿前墙散弯管,所述返料腿前墙远离所述返料腿左侧墙的一侧设有返料腿后墙,所述返料腿前墙下部方形集箱设置是所述返料腿左侧墙上,所述下部方形集箱的对面设有底部集箱,所述底部集箱设置在所述返料腿左侧墙上,所述下部方形集箱和所述底部集箱远离所述返料腿左侧墙的一侧安装有返料腿右侧墙。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部方形集箱和所述底部集箱的下方设有底部管排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部管排结构的下方设有布风管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返料腿前墙的底部和返料腿后墙的底部之间设有风箱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返料腿后墙包括漏孔和漏孔箱。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部集箱上方连接有一对散空间管,所述散空间管与所述下部方形集箱相对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所述返料腿结构可以支撑油页岩锅炉结构,同时由于所述返料腿结构内还包括所述布风管结构,合理的布风管结构可以保证炉料均匀而稳定的流化,获得高的流化质量,同时合理的设计所述返料腿的结构,便于进行现场的组装,同时设置了所述集箱和管排结构有利于锅炉整体的散热,有效的保护了锅炉的使用寿命,这样的设计具有实用性强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运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返料腿左侧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返料腿前墙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返料腿右侧墙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返料腿后墙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返料腿左侧墙、2-返料腿前墙、3-返料腿前墙上部管排、4-返料腿前墙下部方形集箱、5-返料腿前墙下部管排、6-返料腿前墙散弯管、7-返料腿后墙、8-底部集箱、9-返料腿右侧墙、10-底部管排结构、11-布风管结构、12-风箱结构、13-漏孔、14-漏孔箱、15-散空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油页岩锅炉的返料腿,包括返料腿左侧墙1,所述返料腿左侧墙1的一侧设有返料腿前墙2,所述返料腿前墙2包括返料腿前墙上部管排3、返料腿前墙下部方形集箱4、返料腿前墙下部管排5和返料腿前墙散弯管6,所述返料腿前墙2远离所述返料腿左侧墙1的一侧设有返料腿后墙7,所述返料腿前墙2的下部方形集箱7是设置在所述返料腿左侧墙1上,所述下部方形集箱7的对面设有底部集箱8,所述底部集箱8设置在所述返料腿左侧墙1上,所述下部方形集箱7和所述底部集箱8远离所述返料腿左侧墙1的一侧安装有返料腿右侧墙9,所述下部方形集箱7和所述底部集箱8的下方设有底部管排结构10,所述底部管排结构10的下方设有布风管结构11。所述返料腿前墙2的底部和返料腿后墙7的底部之间设有风箱结构12,所述返料腿后墙7包括漏孔13和漏孔箱14,设置所述漏孔13和所述漏孔箱14有利于整体装置的散热功能,有效的提高了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所述底部集箱8的上方连接有一对散空间管15,所述散空间管15与所述下部方形集箱7相对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所述返料腿结构可以支撑油页岩锅炉结构,同时由于所述返料腿结构内还包括所述布风管结构,合理的布风管结构可以保证炉料均匀而稳定的流化,获得高的流化质量,同时合理的设计所述返料腿的结构,便于进行现场的组装,同时设置了所述集箱和管排结构有利于锅炉整体的散热,有效的保护了锅炉的使用寿命,这样的设计具有实用性强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运用前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在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页岩锅炉的返料腿,其特征在于:包括返料腿左侧墙,所述返料腿左侧墙的一侧设有返料腿前墙,所述返料腿前墙包括返料腿前墙上部管排、返料腿前墙下部方形集箱、返料腿前墙下部管排和返料腿前墙散弯管,所述返料腿前墙远离所述返料腿左侧墙的一侧设有返料腿后墙,所述返料腿前墙下部方形集箱设置是所述返料腿左侧墙上,所述下部方形集箱的对面设有底部集箱,所述底部集箱设置在所述返料腿左侧墙上,所述下部方形集箱和所述底部集箱远离所述返料腿左侧墙的一侧安装有返料腿右侧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页岩锅炉的返料腿,其特征在于:包括返料腿左侧墙,所述返料腿左侧墙的一侧设有返料腿前墙,所述返料腿前墙包括返料腿前墙上部管排、返料腿前墙下部方形集箱、返料腿前墙下部管排和返料腿前墙散弯管,所述返料腿前墙远离所述返料腿左侧墙的一侧设有返料腿后墙,所述返料腿前墙下部方形集箱设置是所述返料腿左侧墙上,所述下部方形集箱的对面设有底部集箱,所述底部集箱设置在所述返料腿左侧墙上,所述下部方形集箱和所述底部集箱远离所述返料腿左侧墙的一侧安装有返料腿右侧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页岩锅炉的返料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方形集箱和所述底部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海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绿叶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