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生专利>正文

毛细管粘度计及液体粘度的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3386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毛细管粘度计,包括:毛细管;与该毛细管一端连通的试样取样管;与毛细管另一端连通的吸样器,分别位于毛细管两端而处于试样取样管和吸样器内侧的两液池;与两液池相连的差动式驱动压发生装置,该装置可以是差动气容室,也可是差动式弹性膜储能器;装设在该差动式驱动压发生装置上的压差传感器和与之相连的微机;与毛细管路连接的清洗和干燥装置;以及使整个粘度计与大气隔离和进行测定操作的阀门和管路系统。(*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通过测定流体的压力和流量而测知其粘度的测试装置及其测定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差动驱动式毛细管粘度计及其测定方法。毛细管粘度计由于其原理简单、可靠而广泛用于医药和工业上。在毛细管粘度计中,应力τ和切变率γ分别通过驱动压P和流量Q进行测量。这些物理量在低切条件下易受种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精确测量,从而影响了该方法可测切变率的下限。困难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表面张力的影响,低切条件下毛细管两端的驱动压非常低。以直径Φ=1mm,长L=200mm的毛细管为例,使粘度η=4厘泊的流体在其中产生γ=2(1/S)的流动所需的驱动压仅为0.6mmH2O。这远小于同样条件下表面张力产生的附加压强。对此,较好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对称的大直流液池以减小毛细管出口处气液弯月面的附加压强。而其它一些非对称性的毛细管出口结构(如L型管、单侧喇叭型开口、两侧出口分别采用液-固和液-气界面等等)均不甚理想。大直径的出口液池虽然较好地克服了表面张力,但同时又引进了重力位头扰动的问题。剪切流动使两侧液池的液面相对起伏,由此产生的重力位头对驱动压的检测是一种干扰因素。虽然增大液池半径可以抑制这种干扰,但由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毛细管粘度计,包括:毛细管、试样取样管、吸样器、液池、驱动压发生器、阀和管路、测量装置和微机,以及管路系统的清洗和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压发生器为对称差动式装置,毛细管1的一端与取样管2连通,另一端与吸样器3连通,在取样管2和吸样器3的内侧、毛细管1两端对称地连接两液池4和5,两液池4和5分别与所述差动式驱动压发生器的两压力室6和7相通,所述差动式驱动压发生器为差动气容,具有两气容室61和71;该差动式驱动压发生器上装有压力传感器8,传感器8与微机9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生李钢
申请(专利权)人:陈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