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3326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外来人员在进入仓储前,将外来人员的个人信息和车辆信息绑定至RFID标签卡;分别获取外来人员车辆进入仓储时和离开仓储时的重量,计算车辆的装载或卸载重量;根据所计算的车辆装载或卸载重量,车辆所对应的外来人员个人信息、RFID标签信息与车辆信息匹配后,进行业务结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人脸识别动态获取人脸特征数据,搜索本地及云服务器匹配系统已存在的客户信息,通过身份证读卡器读取身份证数据,基于已获取的客户属性数据实现人工智能匹配判断是否身份证、人脸识别、RFID标签卡持有人是否为同一个人,同时拍照留存,取代目前的操作员人工校验当前客户是否为本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仓储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正常的仓储业务操作流程中,操作流程会涉及货物的检货、卸车、装车、称重、结算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均会设置专门的操作员与客户对接。由于涉及的环节较多,为保证客户准确高效完成业务操作,每个环节均会在传统纸质单据基础上添加技术手段来保障客户的认证、核验。因此现有技术方案中广泛使用了基于RFID技术的卡片,该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当前的问题是:各个环节间的衔接方式无法与真实的客户身份进行验证,即持RFID标签卡客户是否为客户本人操作,操作员通过客户持有的RFID标签卡与传统纸质单据凭借操作员人工经验、能力进行识别当前客户是否为真正客户,若存在操作员与客户串通情况,则验证校验机制失去应用的作用。市面上仓储类软件业务操作流程中,一般是使用纸质单据/IC卡作为整个业务流程的认证依据,企业每个环节操作员均是通过纸质单据/IC卡来查询软件系统中是否存在业务单号,并进行下一步流程。这类软件环节认证依据较简单,如果客户与操作员串通了,则所谓环节衔接认证只是摆设。同时若持单据/IC卡为代理人,则易出现真正客户与当前客户不符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及系统,基于人工智能,通过人脸识别动态获取人脸特征数据,搜索本地及云服务器匹配系统已存在的客户信息,从而获取与对应的RFID标签卡信息、客户属性等数据,通过身份证读卡器读取身份证数据,基于已获取的客户属性数据实现人工智能匹配判断是否身份证、人脸识别、RFID标签卡持有人是否为同一个人,同时拍照留存,取代目前的操作员人工校验当前客户是否为本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包括:外来人员在进入仓储前,将外来人员的个人信息和车辆信息绑定至RFID标签卡;分别获取外来人员车辆进入仓储时和离开仓储时的重量,计算车辆的装载或卸载重量;根据所计算的车辆装载或卸载重量,车辆所对应的外来人员个人信息、RFID标签信息与车辆信息匹配后,进行业务结算。在上述的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将外来人员的个人信息和车俩信息绑定至RFID标签卡之前,还包括:外来人员首次录入信息时,通过人脸识别摄像头将外来人员的人脸数据信息绑定至身份信息。在上述的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来人员首次录入信息时,还包括:将外来人员的联系方式、车牌信息和付款账户信息绑定至身份信息。在上述的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将外来人员的个人信息和车俩信息绑定至RFID标签卡,包括:将外来人员的人脸数据信息、联系方式、车牌信息、付款账户信息以及身份信息绑定至RFID标签卡。在上述的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分别获取外来人员车辆进入仓储时和离开仓储时的重量,包括:外来人员的车辆进入仓储的不同分区时,分别获取车辆进入和离开不同分区时的重量;当车辆信息与RFID标签卡信息匹配时,获取并记录车辆的重量。在上述的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车辆所对应的外来人员个人信息、RFID标签信息与车辆信息匹配后,进行业务结算,包括:通过摄像头识别外来人员的人脸数据信息;通过RFID阅读器读取外来人员RFID标签卡的信息;当外来人员的人脸数据信息与RFID标签卡信息匹配时,根据所记录的外来人员车辆装载或卸载重量,进行业务结算。在上述的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来人员的人脸数据信息、联系方式、车牌信息、付款账户信息以及身份信息保存至本地服务器中,本地服务器同时与云端服务器通信,云端服务器保存有外来人员的人脸数据信息、联系方式、车牌信息、付款账户信息以及身份信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系统,包括有本地服务器、多个人脸识别摄像头、身份证读卡器、多个RFID阅读器和地磅,所述本地服务器、所述人脸识别摄像头、所述身份证读卡器、所述RFID阅读器和所述地磅均设置在仓储中,所述人脸识别摄像头、所述身份证读卡器、所述RFID阅读器和所述地磅均与所述本地服务器电性连接,所述人脸识别摄像头用于录入和识别外来人员的人脸数据信息,所述身份证读卡器用于读取外来人员的身份信息,所述RFID阅读器用于对外来人员的RFID标签卡进行读写,所述地磅用于对外来人员的车辆进行称重,所述本地服务器用于存储外来人员的个人信息、RFID标签卡信息和车辆信息,并计算的车辆装载或卸载重量。在上述的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系统中,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车牌识别摄像头,所述车牌识别摄像头与所述本地服务器电性连接,用于识别所称重车辆的车辆信息;优选地,还包括手动输入终端,所述手动输入终端与所述本地服务器电性连接,用于手动输入外来人员的联系方式、车牌信息和付款账户信息。在上述的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系统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仓储中设置有多个分区,每个分区均分别设置有地磅、RFID阅读器、人脸识别摄像头和车牌识别摄像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基于人工智能,通过人脸识别动态获取人脸特征数据,搜索本地及云服务器匹配系统已存在的客户信息,从而获取与对应的RFID标签卡信息、客户属性等数据,通过身份证读卡器读取身份证数据,基于已获取的客户属性数据实现人工智能匹配判断是否身份证、人脸识别、RFID标签卡持有人是否为同一个人,同时拍照留存,取代目前的操作员人工校验当前客户是否为本人。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客户首次将携带的身份证、银行卡、联系方式等信息录入后,以后将无须携带这些证件,省去客户忘记携带证件的烦恼。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实人认证方式可以从系统上自动验证客户是否为本人到场,有效防止操作员人为因素造成错误。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实人认证方式可以提高操作员业务操作效率,省去人工验证时间。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减少业务操作环节,可以将目前已有所有人工身份验证环节去掉。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认证环节留有拍照证据,方便后期业务异常排查的追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系统,其有益效果与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类似,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来人员在进入仓储前,将外来人员的个人信息和车辆信息绑定至RFID标签卡;/n分别获取外来人员车辆进入仓储时和离开仓储时的重量,计算车辆的装载或卸载重量;/n根据所计算的车辆装载或卸载重量,车辆所对应的外来人员个人信息、RFID标签信息与车辆信息匹配后,进行业务结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来人员在进入仓储前,将外来人员的个人信息和车辆信息绑定至RFID标签卡;
分别获取外来人员车辆进入仓储时和离开仓储时的重量,计算车辆的装载或卸载重量;
根据所计算的车辆装载或卸载重量,车辆所对应的外来人员个人信息、RFID标签信息与车辆信息匹配后,进行业务结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外来人员的个人信息和车俩信息绑定至RFID标签卡之前,还包括:
外来人员首次录入信息时,通过人脸识别摄像头将外来人员的人脸数据信息绑定至身份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来人员首次录入信息时,还包括:
将外来人员的联系方式、车牌信息和付款账户信息绑定至身份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外来人员的个人信息和车俩信息绑定至RFID标签卡,包括:
将外来人员的人脸数据信息、联系方式、车牌信息、付款账户信息以及身份信息绑定至RFID标签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获取外来人员车辆进入仓储时和离开仓储时的重量,包括:
外来人员的车辆进入仓储的不同分区时,分别获取车辆进入和离开不同分区时的重量;
当车辆信息与RFID标签卡信息匹配时,获取并记录车辆的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RFID的仓储外来人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所对应的外来人员个人信息、RFID标签信息与车辆信息匹配后,进行业务结算,包括:
通过摄像头识别外来人员的人脸数据信息;
通过RFID阅读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草原岳鹏飞赵威张坤裴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智森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