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自动化数字政务服务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21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0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自动化数字政务服务体系,该体系包括用户层、接入层、应用层、区块链底层、区块链资源层,并搭建了分布式事件处理流程管理、工作流程管理、文档管理、公共信息管理、人员信息管理5大模块,数字政务服务系统在云计算服务、网络资源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构建区块链底层,融合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底层技术,为上层应用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整体的区块链解决方案,包含完备的区块链系统、开发套件、开发文档、以及配套的基础应用和基础服务,可实现资源隔离和数据可控存储、处理和交互,解决了数据的实时共享、鉴权变更和安全利用的问题,并有效提升了数据提交、核对、查询、监管等数据交互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自动化数字政务服务体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块链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自动化数字政务服务体系。
技术介绍
政务服务工作就是指政府各行政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审批期限对社会团体、企事业业和个人办理相关业务工作,现有的政务服务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政务数据孤岛难以打通现有政府单位均具有多级部门,企业、群众网上办事需要登录不同部门的网站,大量数据需要多个政务机构的多级部门进行协同,部门之间没有形成高效的政务服务协同机制,各部门之间的网络基础设施、业务系统、数据资源均处于割裂、碎片化状态,在没有形成标准统一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接口的基础下,致使政务系统跨部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困难重重。2、政务协同互信基础有待加强政务服务的基本数据包括人口、医疗、教育、婚姻等各个与民众息息相关的信息,分别由不同的政府部门、机构进行管理和维护。实现数字政务,必然要实现数据授权共享与业务协同,而各部门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也将增大数据泄露的风险。然而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无法有效界定数据流通过程中的归属权、使用权和管理权,若发生数据泄露事故将很难追溯数据泄露源头。2016年印发实施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谁主管、谁提供、谁负责”和“谁经手、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政务数据共享原则,但由于相关部门间信任基础缺失,仍无法从根本上改善部门间数据授权共享、业务协同不足的问题。3、政务数据监督不到位在现有的政务信息化改革过程中,城市数据的治理与监督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监管盲区和监管缺位。政府数据中涉及较多敏感信息,依靠信息公开并不能形成有效约束力;并且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监管盲区,对于一些出现的违法违规操作并不能及时发现,造成监管缺位,一旦这些项目出现问题,将对政府公信力造成负面影响。另外,现有的政府信息管理框架并不能对城市数据进行有效采集、校核、加工和存证,一旦发生违法违规事件,证据的缺失给调查、取证以及追责带来巨大困难。4、事件处理流程不规范,人力成本高在“互联网+政务”的发展趋势下,政府各部门已通过互联网技术将电子政务数字化,并自上而下建立了多个相互独立的电子公文处理系统,这些电子公文处理系统不能实现数据共享,很多需要跨部门处理的业务事件不能自动转入相关系统中进行处理,需要人工转交或由办事人员在完成一个部门审批后再通过电子邮件、纸质邮件等传统的形式提交到下一个部门审批,如果业务事件有数据遗漏就需要工作人员需要多次重复提交、反复沟通;部门之间的协同办公困难,数据流转效率低;同时,在审批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流程办事,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有查阅大量信息的需要;这些需要很大的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自动化数字政务服务体系,包括用户层、接入层、应用层、区块链底层、区块链资源层,所述用户层部署于各政府部门和公众及企业,面向公众、企业、和各政府机构,所述接入层又包括移动端小程序和PC端两种接入点,所述用户层内置有数据采集模块,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实现对用户层数据的采集,所述用户层的数据通过接入层传输到应用层,所述应用层内搭建了分布式事件处理流程管理、工作流程管理、文档管理、公共信息管理、人员信息管理5大模块,分别对应5大业务系统,所述应用层的数据在区块链底层形成数据流,融合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底层技术,为上层应用提供开放式的、整体的区块链交互环境,所述区块链底层构建于区块链资源层的基础上,所述区块链资源层又包括云主机、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容器和运维平台,所述区块链底层、区块链资源层分别和应用层的5大模块连接,实现区块链联通每一个业务系统。所述应用层各个业务场景下,均提供针对不同类别事件处理的智能合约标准化模板,并支持自定义部署智能合约以满足多元化业务场景以及业务场景更新迭代需要。所述应用层的数据信息均通过节点广播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所述应用层中,文档管理和公共信息管理模块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和接口的多级权限管理,使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对各个文档或者信息有不同的权限管理,可对相关数据进行公开处理、特别加密处理等。所述区块链资源层和区块链底层包含完备的区块链系统、开发套件、开发文档、以及配套的基础应用和基础服务,支持覆盖广泛的业务场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构建政务生态,打通数据孤岛本专利技术中的区块链底层、区块链资源层分别和应用层的5大模块连接,实现区块链联通每一个业务系统,通过智能合约和接口的多级权限管理,实现一定范围内的政务处理与数据共享;(2)、构建可信平台,消除互信隐患各个业务通过智能合约标准化模板执行,统一不同业务之间的合约,打通了信息传输壁垒,可有效建立牢靠、安全、透明的平台,各部门间可安全处理各个数据,打消其中的信任隐患、数据传输过程的数据丢失和被篡改风险;(3)、保障数据安全,有效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由于数据分布式存储,多个存储节点存储数据且实时同步,一个节点被攻破,并不会影响整体数据,整体节点被攻破难度较大,这有效防止了数据泄露风险。同时,区块链上的数据不可篡改、可以实现对数据泄露的事件进行及时确认与追责;(4)、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便于监管监督应用层的5大模板均和区块链底层、区块链资源层连接,将所有的数据流转使用记录留存于区块链上,为监管机构提供了实时性全流程监管手段,有效实现政务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可监管、可追溯,节约了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框架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用户层与该数字政务服务系统的框架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层系统框架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事件处理流程管理、工作流程管理、人员信息管理的系统框架图;图6为为本专利技术的文档管理、公共信息管理的系统框架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自动化数字政务服务体系,包括用户层、接入层、应用层、区块链底层、区块链资源层,所述用户层部署于各政府部门和公众及企业,面向公众、企业、和各政府机构,所述接入层又包括移动端小程序和PC端两种接入点,所述用户层内置有数据采集模块,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实现对用户层数据的采集,所述用户层的数据通过接入层传输到应用层,所述应用层内搭建了分布式事件处理流程管理、工作流程管理、文档管理、公共信息管理、人员信息管理5大模块,分别对应5大业务系统,所述应用层的数据在区块链底层形成数据流,融合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底层技术,为上层应用提供开放式的、整体的区块链交互环境,所述区块链底层构建于区块链资源层的基础上,所述区块链资源层又包括云主机、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容器和运维平台,所述区块链底层、区块链资源层分别和应用层的5大模块连接,实现区块链联通每一个业务系统。所述应用层各个业务场景下,均提供针对不同类别事件处理的智能合约标准化模板,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自动化数字政务服务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层、接入层、应用层、区块链底层、区块链资源层,所述用户层部署于各政府部门和公众及企业,面向公众、企业、和各政府机构,所述接入层又包括移动端小程序和PC端两种接入点,所述用户层内置有数据采集模块,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实现对用户层数据的采集,所述用户层的数据通过接入层传输到应用层,所述应用层内搭建了分布式事件处理流程管理、工作流程管理、文档管理、公共信息管理、人员信息管理5大模块,分别对应5大业务系统,所述应用层的数据在区块链底层形成数据流,融合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底层技术,为上层应用提供开放式的、整体的区块链交互环境,所述区块链底层构建于区块链资源层的基础上,所述区块链资源层又包括云主机、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容器和运维平台,所述区块链底层、区块链资源层分别和应用层的5大模块连接,实现区块链联通每一个业务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自动化数字政务服务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层、接入层、应用层、区块链底层、区块链资源层,所述用户层部署于各政府部门和公众及企业,面向公众、企业、和各政府机构,所述接入层又包括移动端小程序和PC端两种接入点,所述用户层内置有数据采集模块,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实现对用户层数据的采集,所述用户层的数据通过接入层传输到应用层,所述应用层内搭建了分布式事件处理流程管理、工作流程管理、文档管理、公共信息管理、人员信息管理5大模块,分别对应5大业务系统,所述应用层的数据在区块链底层形成数据流,融合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底层技术,为上层应用提供开放式的、整体的区块链交互环境,所述区块链底层构建于区块链资源层的基础上,所述区块链资源层又包括云主机、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容器和运维平台,所述区块链底层、区块链资源层分别和应用层的5大模块连接,实现区块链联通每一个业务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昊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好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