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带真空调节机构的磁感应分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20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带真空调节机构的磁感应分电器,包括分电器盖、导电线及分电器外壳,所述分电器盖顶端中央设有中央插孔,所述中央插孔周围设有旁插孔,所述分电器盖下方设有分电器外壳,所述分电器外壳左侧面设有导电线,所述分电器外壳右侧面设有真空调节装置,所述分电器外壳底端设有油杯,所述分电器外壳下方设有安装固定套,所述安装固定套下方设有连接轴销,所述分电器盖底端设有吸碳粉装置,所述吸碳粉装置底端中央设有旁电极,所述吸碳粉装置下方设有分火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磁感应信号发生器控制灵敏度较高,无需时常调节,连接信号不易断开,可有效保证分电器对汽车点火系统的控制,延长分电器使用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带真空调节机构的磁感应分电器
本技术涉及分电器设计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通用带真空调节机构的磁感应分电器。
技术介绍
为了能使汽车发动机各个气缸火花塞的电极间按时产生电火花,汽油发动机汽车必然设有点火系,而点火系的关键部分在于分电器。近年国外出现的计算机点火控制系统一遇到雨天或者高温天气,极易出现打火困难或者启动后行驶抖动,就是分电器漏水分所致,分电器盖与分电器主体连接后,容易从缝隙中漏入水分。现有的分电器的主电极大都是采用石墨制造的,石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分电器在长时间使用后会有许多碳粉堆积在分电器外壳内部,影响其绝缘性能,会导致点火电压下降,造成汽车抖动或者启动困难。且堆积的石墨难以清除,需要手动对其进行拆卸、清洗,导致分电器盖与分电器外壳之间的缝隙增大,造成渗水愈发严重,影响分电器的使用效果,为此,提出一种通用带真空调节机构的磁感应分电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通用带真空调节机构的磁感应分电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加强分电器盖与分电器外壳之间的连接气密性,利用真空调节机构对分电器点火信号的进行准确控制,使得分电器点火更加稳定。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用带真空调节机构的磁感应分电器,包括分电器盖、导电线及分电器外壳,所述分电器盖顶端中央设有中央插孔,所述中央插孔周围设有旁插孔,所述分电器盖下方设有分电器外壳,所述分电器外壳左侧面设有导电线,所述分电器外壳右侧面设有真空调节装置,所述分电器外壳底端设有油杯,所述分电器外壳下方设有安装固定套,所述安装固定套下方设有连接轴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电器盖底端设有吸碳粉装置,所述吸碳粉装置底端中央设有旁电极,所述吸碳粉装置顶端边缘均匀设有若干细孔,所述细孔底端分别设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贯穿所述吸碳粉装置,所述吸碳粉装置下方设有分火头,所述吸碳粉装置贯穿所述分电器盖右端连接有气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电器外壳内部底端设有立柱,所述立柱顶端设有横板,所述横板一端设有卡孔,所述横板另一端设有卡件,所述横板上方设有固定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立柱右侧设有真空调节腔,所述真空调节腔内设有真空拉杆,所述真空拉杆顶端设有连杆,所述连杆顶端设有螺柱。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电右端延伸至所述分电器外壳内,所述导电线右侧顶端设有磁感应信号发生器,所述磁感应信号发生器底端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底端设有卡轴。进一步,所述分火头设于所述固定端顶端。进一步,所述导电线左侧顶端设有插头。进一步,所述卡轴设于所述卡孔内。进一步,所述分电器外壳内层设为吸湿层,所述吸湿层内填充有吸水树脂,所述吸湿层外端设有散热片。进一步,所述连杆及所述螺柱设于所述真空调节装置内,所述螺柱顶端与所述真空调节装置内壁连接,所述真空调节装置顶端内腔设有与所述螺柱相适配的内螺纹。进一步,所述分火头右侧设有断电器。进一步,所述分电器盖与所述分电器外壳连接处设有密封胶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通用带真空调节机构的磁感应分电器,利用磁感应信号发生器实现导电线与旁电极之间的电性连接,无需调节导电片与旁电极的之间的间距,其电性控制灵敏度较高,不易出现导电片与旁电极连接不稳定的情况,结构简单,使用较为稳定,安全系数较高。2、本技术在分电器外壳与分电器盖之间设置密封胶条,可增强分电器盖与分电器外壳之间连接的气密性,避免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环境水分及灰尘经由缝隙进入分电器内部,对其内部零部件的工作造成不良影响。3、本技术在分电器外壳内壁设置吸湿层,利用其内部填充的吸水树脂可吸收分电器内部的水分,避免环境中的水分侵蚀分电器零部件,可有效延长分电器的使用时间,在吸湿层外端设置的散热片可吸收分电器内部零部件工作过程中发出的热量,避免分电器内部温度过高损坏零部件。4、本技术在分火头顶端设置的吸碳粉装置,可利用吸气管将分电器内部主电极在长时间使用后的碳粉吸进吸气管内,将碳粉保留起来,避免碳粉影响分电器的绝缘性能,避免造成汽车抖动或启动困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通用带真空调节机构的磁感应分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通用带真空调节机构的磁感应分电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通用带真空调节机构的磁感应分电器的磁感应信号发生器与其他零部件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通用带真空调节机构的磁感应分电器的分电器外壳的壳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分电器盖、11为吸碳粉装置、12为吸气管、13为旁电极、14为分火头、15为气泵、2为中央插孔、3为旁插孔、4为导电线、41为磁感应信号发生器、42为固定轴、43为卡轴、5为插头、6为分电器外壳、61为固定端、62为卡件、63为横板、64为卡孔、65为立柱、66为吸湿层、67为散热片、68为断电器、7为真空调节装置、71为真空拉杆、72为螺柱、73为连杆、74为真空调节腔、8为油杯、9为安装固定套、10为连接轴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通用带真空调节机构的磁感应分电器,包括分电器盖1、导电线4及分电器外壳6,所述分电器盖1顶端中央设有中央插孔2,所述中央插孔2周围设有旁插孔3,所述分电器盖1下方设有分电器外壳6,所述分电器外壳6左侧面设有导电线4,所述分电器外壳6右侧面设有真空调节装置7,所述分电器外壳6底端设有油杯8,所述分电器外壳6下方设有安装固定套9,所述安装固定套9下方设有连接轴销10,分电器通过连接轴销10安装于汽车内部指定位置处,利用安装固定套9将其固定住。所述分电器盖1底端设有吸碳粉装置11,所述吸碳粉装置11底端中央设有旁电极13,所述吸碳粉装置11顶端边缘均匀设有若干细孔,所述细孔底端分别设有吸气管12,所述吸气管12贯穿所述吸碳粉装置11,所述吸碳粉装置11下方设有分火头14,所述吸碳粉装置11贯穿所述分电器盖1右端连接有气泵15,吸碳粉装置11顶端抵住分电器盖1,按压气泵15,吸碳粉装置11可利用吸气管12吸取收集主电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石墨粉,并保存在吸碳粉装置11内,可避免分电器内部石墨粉尘堆积,保证分电器内部绝缘性能,避免造成汽车抖动或启动困难。所述分电器外壳6内部底端设有立柱65,所述立柱65顶端设有横板63,所述横板63一端设有卡孔64,所述横板63另一端设有卡件62,所述横板63上方设有固定端61,卡件62可卡进分电器外壳6的右侧,避免横板63产生位移引起其他零部件断开其连接,保证分电器外壳6内部零部件的稳定性。所述立柱65右侧设有真空调节腔74,所述真空调节腔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带真空调节机构的磁感应分电器,包括分电器盖(1)、导电线(4)及分电器外壳(6),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电器盖(1)顶端中央设有中央插孔(2),所述中央插孔(2)周围设有旁插孔(3),所述分电器盖(1)下方设有分电器外壳(6),所述分电器外壳(6)左侧面设有导电线(4),所述分电器外壳(6)右侧面设有真空调节装置(7),所述分电器外壳(6)底端设有油杯(8),所述分电器外壳(6)下方设有安装固定套(9),所述安装固定套(9)下方设有连接轴销(10);/n其中,所述分电器盖(1)底端设有吸碳粉装置(11),所述吸碳粉装置(11)底端中央设有旁电极(13),所述吸碳粉装置(11)顶端边缘均匀设有若干细孔,所述细孔底端分别设有吸气管(12),所述吸气管(12)贯穿所述吸碳粉装置(11),所述吸碳粉装置(11)下方设有分火头(14),所述吸碳粉装置(11)贯穿所述分电器盖(1)右端连接有气泵(15);/n其中,所述分电器外壳(6)内部底端设有立柱(65),所述立柱(65)顶端设有横板(63),所述横板(63)一端设有卡孔(64),所述横板(63)另一端设有卡件(62),所述横板(63)上方设有固定端(61);/n其中,所述立柱(65)右侧设有真空调节腔(74),所述真空调节腔(74)内设有真空拉杆(71),所述真空拉杆(71)顶端设有连杆(73),所述连杆(73)顶端设有螺柱(72);/n其中,所述导电线(4)右端延伸至所述分电器外壳(6)内,所述导电线(4)右侧顶端设有磁感应信号发生器(41),所述磁感应信号发生器(41)底端设有固定轴(42),所述固定轴(42)底端设有卡轴(4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带真空调节机构的磁感应分电器,包括分电器盖(1)、导电线(4)及分电器外壳(6),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电器盖(1)顶端中央设有中央插孔(2),所述中央插孔(2)周围设有旁插孔(3),所述分电器盖(1)下方设有分电器外壳(6),所述分电器外壳(6)左侧面设有导电线(4),所述分电器外壳(6)右侧面设有真空调节装置(7),所述分电器外壳(6)底端设有油杯(8),所述分电器外壳(6)下方设有安装固定套(9),所述安装固定套(9)下方设有连接轴销(10);
其中,所述分电器盖(1)底端设有吸碳粉装置(11),所述吸碳粉装置(11)底端中央设有旁电极(13),所述吸碳粉装置(11)顶端边缘均匀设有若干细孔,所述细孔底端分别设有吸气管(12),所述吸气管(12)贯穿所述吸碳粉装置(11),所述吸碳粉装置(11)下方设有分火头(14),所述吸碳粉装置(11)贯穿所述分电器盖(1)右端连接有气泵(15);
其中,所述分电器外壳(6)内部底端设有立柱(65),所述立柱(65)顶端设有横板(63),所述横板(63)一端设有卡孔(64),所述横板(63)另一端设有卡件(62),所述横板(63)上方设有固定端(61);
其中,所述立柱(65)右侧设有真空调节腔(74),所述真空调节腔(74)内设有真空拉杆(71),所述真空拉杆(71)顶端设有连杆(73),所述连杆(73)顶端设有螺柱(72);
其中,所述导电线(4)右端延伸至所述分电器外壳(6)内,所述导电线(4)右侧顶端设有磁感应信号发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