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中间封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120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推拉门窗技术领域,尤其为底中间封堵,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安装有挡风片,所述挡风片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排列在基座的顶部,所述基座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斜坡倒角,所述基座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基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螺丝孔,所述基座顶部的两侧且位于螺丝孔的外侧均开设有注胶孔,导流槽为横向放置,且与挡风片的排列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基座、挡风片、斜坡倒角、导流槽、螺丝孔和注胶孔的设置,使底中间封堵,具备增强门窗的密封性,并防止风雨和蚊虫进入室内的优点,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使用,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推拉门窗密封性差,无法对风雨进行和蚊虫进行有效隔绝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中间封堵
本技术涉及推拉门窗
,具体为底中间封堵。
技术介绍
推拉窗:分左右、上下推拉两种,推拉窗有不占据室内空间的优点,外观美丽、价格经济、密封性较好,采用高档滑轨,轻轻一推,开启灵活,配上大块的玻璃,既增加室内的采光,又改善建筑物的整体形貌,窗扇的受力状态好、不易损坏,但通气面积受一定限制。推拉门窗外框有滑轨,门扇与上下轨道搭接并顺着轨道方向滑动实现开门、关门,为了滑动顺畅,门扇与底边框有很大间隙,致使密封效果较差,尤其在门扇勾企重合部位的底边框处漏光、漏风最为严重,尘埃、蚊虫也可以通过这个位置进入室内,遇到暴风雨天气,雨水从这个位置灌入室内,这个位置严重影响门窗气密性,为此,我们提出了底中间封堵,以解决上述内容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底中间封堵,具备增强门窗的密封性,并防止风雨和蚊虫进入室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推拉门窗密封性差,无法对风雨进行和蚊虫进行有效隔绝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底中间封堵,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安装有挡风片,所述挡风片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排列在基座的顶部,所述基座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斜坡倒角,所述基座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基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螺丝孔,所述基座顶部的两侧且位于螺丝孔的外侧均开设有注胶孔。优选的,所述导流槽为横向放置,且与挡风片的排列方向一致。优选的,所述挡风片的形状为“L”型,所述挡风片的厚度为1.5mm。优选的,所述挡风片与挡风片之间的距离为3mm,所述挡风片的数量为15个。优选的,所述基座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防水垫片,所述防水垫片的表面设有编号及英文数字。优选的,所述螺丝孔的直径要大于注胶孔的直径,且基座的材质为EPD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基座、挡风片、斜坡倒角、导流槽、螺丝孔和注胶孔的设置,使底中间封堵,具备增强门窗的密封性,并防止风雨和蚊虫进入室内的优点,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使用,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推拉门窗密封性差,无法对风雨进行和蚊虫进行有效隔绝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安装立体示意图。图中:1、基座;2、挡风片;3、斜坡倒角;4、导流槽;5、螺丝孔;6、注胶孔;7、防水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底中间封堵,包括基座1,基座1的顶部安装有挡风片2,挡风片2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排列在基座1的顶部,基座1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斜坡倒角3,斜坡倒角3与底边框完全契合,基座1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导流槽4,基座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螺丝孔5,基座1顶部的两侧且位于螺丝孔5的外侧均开设有注胶孔6,通过基座1、挡风片2、斜坡倒角3、导流槽4、螺丝孔5和注胶孔6的设置,使底中间封堵,具备增强门窗的密封性,并防止风雨和蚊虫进入室内的优点,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使用,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推拉门窗密封性差,无法对风雨进行和蚊虫进行有效隔绝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导流槽4为横向放置,且与挡风片2的排列方向一致,通过采用横向放置的导流槽4,可以对雨水进行导流,防止雨水进行堆积。本实施例中,挡风片2的形状为“L”型,挡风片2的厚度为1.5mm,通过采用“L”型的挡风片2,可以有效对风雨和蚊虫进行阻挡。本实施例中,挡风片2与挡风片2之间的距离为3mm,挡风片2的数量为15个,通过采用多块挡风片2,可以对风雨和蚊虫进行多级阻挡,增强门窗的密封性。本实施例中,基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防水垫片7,防水垫片7的表面设有编号及英文数字,通过防水垫片7的使用,可以对封堵的型号进行标记。本实施例中,螺丝孔5的直径要大于注胶孔6的直径,且基座1的材质为EPDM,通过螺丝孔5和注胶孔6的配合使用,可以增强基座1与底边框之间的稳定性。工作原理,用螺丝通过螺丝孔5将基座1与底边框进行固定,并通过注胶孔6注入密封胶,使基座1端部与底边框进行粘连,对基座1的端部进行固定。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底中间封堵,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安装有挡风片(2),所述挡风片(2)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排列在基座(1)的顶部,所述基座(1)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斜坡倒角(3),所述基座(1)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导流槽(4),所述基座(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螺丝孔(5),所述基座(1)顶部的两侧且位于螺丝孔(5)的外侧均开设有注胶孔(6)。/n

【技术特征摘要】
1.底中间封堵,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安装有挡风片(2),所述挡风片(2)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排列在基座(1)的顶部,所述基座(1)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斜坡倒角(3),所述基座(1)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导流槽(4),所述基座(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螺丝孔(5),所述基座(1)顶部的两侧且位于螺丝孔(5)的外侧均开设有注胶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中间封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4)为横向放置,且与挡风片(2)的排列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中间封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秋符卓孙博庄立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住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