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联动解锁的锁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09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联动解锁的锁体,包括锁壳、与锁壳转动连接的拨动板以及带动拨动板转动的转块;当转块向上/下转动时,均可带动拨动板向下转动,从而实现对锁舌的解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该锁体能够同时满足左右开门的两种安装要求,提高了锁体的适用性,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联动解锁的锁体
本技术涉及锁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联动解锁的锁体。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插芯锁一般都是通过转动下压门内或门外把手来解锁锁舌的方式来开门。在安装防盗门的过程中,存在左开门和右开门两种情况;为了能够满足这两种安装要求,通常是将锁体设置成适用左开门和右开门的两种规格,或者是现场折改换向的方式来满足门的安装要求。这样不仅会给工厂的批量化生产带来不便,同时也使得锁的安装过程繁琐。为此,如何设计一种可以不分左右开门的锁体,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向联动解锁的锁体,使锁体能够同时满足左右开门的两种安装要求,提高锁体的适用性。本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联动解锁的锁体,包括锁壳、与所述锁壳转动连接的拨动板以及带动所述拨动板转动的转块;所述转块向上/下转动时,均可带动所述拨动板向下转动。由此,当转块向上/下转动时,均可带动拨动板向下转动,从而实现对锁舌的解锁。该锁体能够同时满足左右开门的两种安装要求,提高了锁体的适用性,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所述转块上凸设有挡边,所述拨动板上设有凸块;所述转块向上转动时,所述挡边与所述凸块相抵接,并带动所述拨动板向下转动;所述转块上设有第一摆臂;所述转块向下转动时,所述第一摆臂与所述拨动板相抵接,并带动所述拨动板向下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解锁结构还包括锁舌组件、连板、侧向挡块和侧向挡块弹簧,其中:<br>所述侧向挡块安装在所述连板上;所述锁舌组件包括锁舌和锁舌定位块,所述侧向挡块通过所述侧向挡块弹簧抵接在所述锁舌定位块上,实现对锁舌的上锁;所述拨动板上设有第二摆臂,所述连板上设有伸出板,当所述拨动板向下转动时,所述第二摆臂与所述伸出板相抵接,并带动所述连板上的侧向挡块与所述锁舌定位块分离,实现对锁舌的解锁。进一步地,所述侧向挡块弹簧包括弹簧本体、第一伸出端和第二伸出端,其中:所述第一伸出端和第二伸出端分别设于所述弹簧本体的两侧;所述弹簧本体和第二伸出端均连接在锁壳上,所述第一伸出端连接在所述侧向挡块上。由此,当拨动板没有转动时,即第二摆臂与伸出板不抵接时,该侧向挡块将在侧向挡块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抵接在锁舌定位块的抵接槽上,从而实现对锁舌的上锁。进一步地,所述锁舌组件还包括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锁舌定位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壳连接。由此,通过设置第一复位弹簧,该锁舌可在第一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始终伸出锁壳外。进一步地,所述拨动板上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包括复位弹簧本体、第三伸出端和第四伸出端,其中:所述第三伸出端和第四伸出端分别设于所述复位弹簧本体的两侧;所述复位弹簧本体和第三伸出端均连接在所述拨动板上;所述锁壳上设有第二定位柱和第三定位柱,所述第四伸出端抵接在第二定位柱上,所述拨动板抵接在所述第三定位柱上。由此,当拨动板没有转动时,该拨动板将在第二复位弹簧的弹性力下抵接在第三定位柱上,拨动板上的第二摆臂与连板上的伸出板不抵接,该侧向挡块将在侧向挡块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抵接在锁舌定位块的抵接槽上,从而实现对锁舌的上锁。进一步地,所述拨动板上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复位弹簧本体套设在所述第一凸台上,所述第三伸出端缠绕在第二凸台上。进一步地,所述拨动板上靠近第三定位柱的位置处设有圆弧面,所述圆弧面抵接在所述第三定位柱上。由此,通过设置圆弧面,可以提高拨动板抵接在第三定位柱上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侧向挡块内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板上设有可插入所述安装槽的垂直板。由此,将连板上的垂直板插入到安装槽内,从而实现将侧向挡块安装在连板上。进一步地,所述转块上设有可供把手芯轴插入的锁孔。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向联动解锁的锁体,当向上/下转动下压把手时,其把手上的芯轴将带动转块向上/下转动;当转块向上/下转动时,均可带动拨动板向下转动,从而带动连板上的侧向挡块与抵接槽分离,进而实现对锁舌的解锁。该锁体能够同时满足左右开门的两种安装要求,提高了锁体的适用性,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双向联动解锁的锁体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锁体中锁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锁体中转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锁体中拨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锁体中第二复位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锁体中连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锁体中侧向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锁体中侧向挡块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锁体未转动转块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锁体向下转动转块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锁体向上转动转块时的状态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锁壳;11、第一定位柱;12、第二定位柱;13、第三定位柱;14、第四定位柱;15、第五定位柱;16、第六定位柱;17、安装孔;18、安装板;2、转块;21、挡边;22、第一摆臂;23、安装台阶;24、锁孔;3、拨动板;31、凸块;32、第一凸台;33、第二凸台;34、第二摆臂;35、圆弧面;4、第二复位弹簧;41、复位弹簧本体;42、第三伸出端;43、第四伸出端;5、锁舌组件;51、锁舌;52、锁舌定位块;521、抵接槽;53、第一复位弹簧;54、锁舌定位块导向板;6、连板;61、伸出板;62、垂直板;63、腰型安装孔;7、侧向挡块;71、安装槽;8、侧向挡块弹簧;81、弹簧本体;82、第一伸出端;83、第二伸出端;9、导向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如图1-1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联动解锁的锁体,该锁体包括锁壳1,在本实施例中,该锁壳1为具有方形凹腔的腔壳,该腔壳内设有锁舌组件5,该锁舌组件5包括锁舌51、锁舌定位块52和第一复位弹簧53,该锁舌51与锁舌定位块52连接,该第一复位弹簧53的一端与锁舌定位块52连接,另一端连接在锁壳1的安装板18上。在本实施例中,该锁舌51为双向翻转锁舌。由此,该锁舌51在第一复位弹簧53的弹性作用力下始终伸出锁壳1外。该锁体还包括连板6和侧向挡块7,该连板6的一端设有垂直板62,该侧向挡块7内设有一安装槽71,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槽71呈倒L型,且由水平部和垂直部组成。将垂直板62插入到该安装槽71的垂直部内,从而实现了连板6和侧向挡块7之间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联动解锁的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壳(1)、与所述锁壳(1)转动连接的拨动板(3)以及带动所述拨动板(3)转动的转块(2);所述转块(2)上凸设有挡边(21),所述拨动板(3)上设有凸块(31);所述转块(2)向上转动时,所述挡边(21)与所述凸块(31)相抵接,并带动所述拨动板(3)向下转动;所述转块(2)上设有第一摆臂(22);所述转块(2)向下转动时,所述第一摆臂(22)与所述拨动板(3)相抵接,并带动所述拨动板(3)向下转动;/n该锁体还包括锁舌组件(5)、连板(6)、侧向挡块(7)和侧向挡块弹簧(8),所述侧向挡块(7)安装在所述连板(6)上;所述锁舌组件(5)包括锁舌(51)和锁舌定位块(52),所述侧向挡块(7)通过所述侧向挡块弹簧(8)抵接在所述锁舌定位块(52)上,实现对锁舌(51)的上锁;所述拨动板(3)上设有第二摆臂(34),所述连板(6)上设有伸出板(61),当所述拨动板(3)向下转动时,所述第二摆臂(34)与所述伸出板(61)相抵接,并带动所述连板(6)上的侧向挡块(7)与所述锁舌定位块(52)分离,实现对锁舌(51)的解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联动解锁的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壳(1)、与所述锁壳(1)转动连接的拨动板(3)以及带动所述拨动板(3)转动的转块(2);所述转块(2)上凸设有挡边(21),所述拨动板(3)上设有凸块(31);所述转块(2)向上转动时,所述挡边(21)与所述凸块(31)相抵接,并带动所述拨动板(3)向下转动;所述转块(2)上设有第一摆臂(22);所述转块(2)向下转动时,所述第一摆臂(22)与所述拨动板(3)相抵接,并带动所述拨动板(3)向下转动;
该锁体还包括锁舌组件(5)、连板(6)、侧向挡块(7)和侧向挡块弹簧(8),所述侧向挡块(7)安装在所述连板(6)上;所述锁舌组件(5)包括锁舌(51)和锁舌定位块(52),所述侧向挡块(7)通过所述侧向挡块弹簧(8)抵接在所述锁舌定位块(52)上,实现对锁舌(51)的上锁;所述拨动板(3)上设有第二摆臂(34),所述连板(6)上设有伸出板(61),当所述拨动板(3)向下转动时,所述第二摆臂(34)与所述伸出板(61)相抵接,并带动所述连板(6)上的侧向挡块(7)与所述锁舌定位块(52)分离,实现对锁舌(51)的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挡块弹簧(8)包括弹簧本体(81)、第一伸出端(82)和第二伸出端(83),其中:
所述第一伸出端(82)和第二伸出端(83)分别设于所述弹簧本体(81)的两侧;
所述弹簧本体(81)和第二伸出端(83)均连接在锁壳(1)上,所述第一伸出端(82)连接在所述侧向挡块(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长志杜可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黑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