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对接的施工防护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08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对接的施工防护网,涉及施工护栏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还包括防护网本体;第一支撑柱周侧面固定连接若干第一固定块;若干第一固定块一表面均开有第一固定孔;第一支撑柱一表面开有第一凹型槽;第一支撑柱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第一支撑柱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解决了现有的防护网在安装过程中,不能快速对准的问题;通过对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设置拼装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防护网高度宽度不可调的问题;通过设置液压杆和第三固定块,解决了现有的防护网不能满足大多数使用场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对接的施工防护网
本技术属于施工护栏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对接的施工防护网。
技术介绍
安全防护网所选用的进口钢丝韧性好且强度高,因此本身具有一定的防盗功能,但要更全面的实现其防盗功能,还必须将防护网主体与无线智能报警系统连接,以实现物防与技防的完美结合。现有的防护网在安装过程中,不能快速对准,另外需要多个人帮忙固定,安装效率低下;现有的防护网高度宽度都是固定的,不同的使用场景需要不同的大小的防护网,不可调的防护网限制了使用范围;现有的防护网不能满足所有的使用场景,现有的防护网一般的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当遇到泥土地时,通常无法固定,限制了防护网的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对接的施工防护网,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解决了现有的防护网在安装过程中,不能快速对准的问题;通过对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设置拼装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防护网高度宽度不可调的问题;通过设置液压杆和第三固定块,解决了现有的防护网不能满足大多数使用场景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便于对接的施工防护网,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还包括防护网本体;所述第一支撑柱周侧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一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一表面均开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支撑柱一表面开有第一凹型槽;所述第一支撑柱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支撑柱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底座;所述第二支撑柱周侧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一表面均开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支撑柱一表面开有第二凹型槽;所述第二支撑柱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支撑柱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底座;所述防护网本体包括若干横杆和若干竖杆;若干所述横杆和若干所述竖杆分别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一表面开有锥形孔;所述第二限位块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二限位块周侧面与锥形孔内表面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底座下表面开有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底座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一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周侧面与安装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固定底座一相对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孔。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底座内部结构与第一固定底座内部结构一致。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周侧面分别与第一凹型槽内表面和第二凹型槽内表面滑动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第二限位块快速对准第一限位块内的锥形孔,使得不同的防护网可以快速对准,可以减少安装时间,提高安装效率;通过对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设置拼装结构,通过铆接固定块,可以根据施工现场进行调节高度,调节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的距离,防护网本体的横杆和竖杆收缩,可以调节防护网本体的高度,可以提高防护网使用范围;设置的液压杆和第三固定块可以适应不同场景,在土地上时,通过液压杆深入地面,使得固定,在水泥地时,通过第三固定块和膨胀螺栓固定。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便于对接的施工防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防护网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第一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一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二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第一支撑柱;2、第二支撑柱;3、防护网本体;101、第一固定块;102、第一固定孔;103、第一凹型槽;104、第一限位块;105、第一固定底座;106、锥形孔;107、安装孔;108、液压杆;109、第三固定块;110、第三固定孔;201、第二固定块;202、第二固定孔;203、第二凹型槽;204、第二限位块;205、第二固定底座;301、横杆;302、竖杆;303、第一转轴;304、第二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技术为一种便于对接的施工防护网,包括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还包括防护网本体3;所述第一支撑柱1周侧面固定连接若干第一固定块101;若干所述第一固定块101一表面均开有第一固定孔102;所述第一支撑柱1一表面开有第一凹型槽103;所述第一支撑柱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04;所述第一支撑柱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底座105;所述第二支撑柱2周侧面固定连接若干第二固定块201;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块201一表面均开有第二固定孔202;所述第二支撑柱2一表面开有第二凹型槽203;所述第二支撑柱2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204;所述第一支撑柱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底座205;所述防护网本体3包括若干横杆301和若干竖杆302;若干所述横杆301和若干所述竖杆302分别通过第一转轴303和第二转轴304固定连接。进一步的,第一限位块104一表面开有锥形孔106;所述第二限位块204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二限位块204周侧面与锥形孔106内表面间隙配合。进一步的,第一固定底座105下表面开有一安装孔107;所述第一固定底座105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一液压杆108;所述液压杆108周侧面与安装孔107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固定底座105一相对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109;所述第三固定块109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孔110。进一步的,第二固定底座205内部结构与第一固定底座105内部结构一致。进一步的,第一转轴303周侧面分别与第一凹型槽103内表面和第二凹型槽103内表面滑动连接。在使用时,通过铆接第一固定块101和第二固定块201从而调节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的高度,通过调节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间的距离,使得第一转轴303在第一凹型槽103和第二凹型槽203内滑动,可以调节防护网本体3的高度,从而可以根据施工现场进行调节合适的高度;通过不同组的第二限位块204和第一限位块104内的锥形孔106相配合,可以快速对准,减少安装对接时间,提高安装效率;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底座105可以使得防护网使用在不同的使用场所,在土地上时,通过液压杆108工作,液压杆108一端深入地面,使得固定,在水泥地时,通过膨胀螺栓将第三固定块109固定在地面,从而可以适应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对接的施工防护网,包括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网本体(3);/n所述第一支撑柱(1)周侧面固定连接若干第一固定块(101);若干所述第一固定块(101)一表面均开有第一固定孔(102);所述第一支撑柱(1)一表面开有第一凹型槽(103);所述第一支撑柱(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04);所述第一支撑柱(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底座(105);/n所述第二支撑柱(2)周侧面固定连接若干第二固定块(201);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块(201)一表面均开有第二固定孔(202);所述第二支撑柱(2)一表面开有第二凹型槽(203);所述第二支撑柱(2)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204);所述第一支撑柱(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底座(205);/n所述防护网本体(3)包括若干横杆(301)和若干竖杆(302);若干所述横杆(301)和若干所述竖杆(302)分别通过第一转轴(303)和第二转轴(304)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对接的施工防护网,包括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网本体(3);
所述第一支撑柱(1)周侧面固定连接若干第一固定块(101);若干所述第一固定块(101)一表面均开有第一固定孔(102);所述第一支撑柱(1)一表面开有第一凹型槽(103);所述第一支撑柱(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04);所述第一支撑柱(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底座(105);
所述第二支撑柱(2)周侧面固定连接若干第二固定块(201);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块(201)一表面均开有第二固定孔(202);所述第二支撑柱(2)一表面开有第二凹型槽(203);所述第二支撑柱(2)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204);所述第一支撑柱(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底座(205);
所述防护网本体(3)包括若干横杆(301)和若干竖杆(302);若干所述横杆(301)和若干所述竖杆(302)分别通过第一转轴(303)和第二转轴(30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玉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尔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