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施工钢架顶部便于移动的焊接防护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077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位于施工钢架顶部便于移动的焊接防护棚,包括呈长方体状的骨架和设置在骨架上的防火遮蓬布,骨架顶部四个角上均设置有缆风绳,骨架由四根竖杆和多根横杆围合而成,横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安装在相邻的两根竖杆上,竖杆的底部安装有带自锁功能的滚轮,缆风绳设置在竖杆的顶部,位于骨架底部两端的横杆上设置有用于与施工钢架连接的固定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滚轮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钢结构管架上拖动,缆风绳和固定钳用于将本焊接防护棚固定在钢结构管架上,使本焊接防护棚在遇到大风时能够保持稳定,不会发生倾倒,同时,竖杆和横杆之间通过轮扣和插头连接,强度高,拼拆灵活,耐久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位于施工钢架顶部便于移动的焊接防护棚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施工
,特别是涉及位于施工钢架顶部便于移动的焊接防护棚。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室外钢结构施工及室外管道施工中,工人进行高处焊接工作往往于露天环境进行,施工条件受制于天气、风力等原因,一旦出现下雨、4级风以上、高温等不利于施工的天气时,不采取焊接防护措施,无法进行施工,严重制约工程的进度。一般的焊接防护棚属于整体焊接,在钢构上移动不便,并且无特殊的固定措施,遇5级以上的风力很容易倾倒,危险性极大。自制焊接防护棚一般选用彩条布等强度较低的柔性材料,容易造成燃烧破坏,不利于进行周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易于安装和拆卸、固定牢靠、移动较灵活的位于施工钢架顶部便于移动的焊接防护棚。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焊接防护棚属于整体焊接,在钢构上移动不便,并且无特殊的固定措施,遇到大风很容易倾倒,危险性极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位于施工钢架顶部便于移动的焊接防护棚,包括呈长方体状的骨架和设置在骨架上的防火遮蓬布,所述防火遮蓬布包裹于骨架的三个侧立面上,所述骨架由竖杆和横杆围合而成,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安装在相邻的两根竖杆上,所述竖杆的底部安装有带自锁功能的滚轮,所述骨架四周设置有缆风绳,所述缆风绳一端与竖杆顶部连接,另一端与下方的施工钢架连接,位于所述骨架底部两端的横杆上设置有用于与施工钢架连接的固定钳。进一步,所述横杆和竖杆之间通过轮扣和插头连接,所述轮扣套设在竖杆上,所述插头设置在横杆的两端,所述插头竖直插设在轮扣内。进一步,所述横杆为可伸缩结构,包括螺纹杆和套设在螺纹杆两端的活动管,所述插头设置在活动管的端面上。进一步,所述缆风绳的两端均设置有钢丝绳套,顶部的钢丝绳套穿设在位于竖杆顶部的轮扣内,底部的钢丝绳套上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上设置有防脱片。进一步,穿设在所述轮扣内的钢丝绳套上套设有绝缘绳套。进一步,所述固定钳包括用以与施工钢架固定的钳身和连接钳身与骨架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设置有用于连接伸缩杆和横杆的套环,所述套环套设在横杆上,所述钳身包括相对扣合设置的固定钳爪和活动钳爪,所述固定钳爪和活动钳爪均为开口朝向水平方向设置的U形框架,所述固定钳爪的顶部开口端与伸缩杆底部固定,所述活动钳爪的顶部开口端垂直弯折并向上延伸形成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伸缩杆可拆卸固定。进一步,所述伸缩杆包括套管和插设在套管内的自由杆,所述套管垂直设置在套环的外侧壁上,所述套管内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在套管套环的外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自由杆的端面上,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在自由杆上。进一步,所述固定钳爪和活动钳爪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绝缘防滑橡胶涂层。本技术位于施工钢架顶部便于移动的焊接防护棚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竖杆底部设置有带自锁功能的滚轮,使得本技术可以在钢结构管架上拖动,缆风绳和固定钳用于将本焊接防护棚固定在钢结构管架上,使本焊接防护棚在遇到大风时能够保持稳定,不会发生倾倒,同时,竖杆和横杆之间通过轮扣和插头连接,强度高,拼拆灵活,耐久性强,可根据需要按一定的模数加长防护棚长度,应用更灵活。本技术能在施工环境较差的条件下,可以对焊接施工进行安全有效的防护,改善焊接环境、间接提高焊接质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位于施工钢架顶部便于移动的焊接防护棚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位于施工钢架顶部便于移动的焊接防护棚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位于施工钢架顶部便于移动的焊接防护棚的横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位于施工钢架顶部便于移动的焊接防护棚的钢丝绳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位于施工钢架顶部便于移动的焊接防护棚的挂钩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位于施工钢架顶部便于移动的焊接防护棚的固定钳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位于施工钢架顶部便于移动的焊接防护棚的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缆风绳1、竖杆2、横杆3、滚轮4、钳身5、轮扣6、插头7、螺纹杆8、活动管9、挂钩10、防脱片11、绝缘绳套13、伸缩杆14、固定钳爪15、活动钳爪16、连接板17、套管18、自由杆19、绝缘防滑橡胶涂层20。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位于施工钢架顶部便于移动的焊接防护棚,包括呈长方体状的骨架和设置在骨架上的防火遮蓬布,防火遮蓬布包裹于骨架的三个侧立面上,防火遮蓬布防火性能为高级,并可根据需要篷布长度大于骨架高度,对焊接工作起到防护作用,骨架的材料为镀锌钢管,型号为Q235,骨架由竖杆2和横杆3围合而成,横杆3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安装在相邻的两根竖杆2上,竖杆2的底部安装有带自锁功能的滚轮4,骨架四周设置有缆风绳1,缆风绳1一端与竖杆2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施工钢架固定,位于骨架底部两端的横杆3上设置有与施工钢架连接的固定钳。具体的,横杆3和竖杆2之间通过轮扣6和插头7连接,轮扣6套设在竖杆2上,插头7设置在横杆3的两端,插头7竖直插设在轮扣6内。采用轮扣和插头连接方式,强度高,拼拆灵活,耐久性强,可根据需要按一定的模数加长防护棚长度,应用更灵活。横杆3为可伸缩结构,包括螺纹杆8和套设在螺纹杆8两端的活动管9,插头7设置在活动管9的端面上。通过转动活动管9,即可调整横杆3的长度。缆风绳1为钢丝绳,两端均设置有钢丝绳套,钢丝绳套用钢丝绳卡扣固定。顶部的钢丝绳套穿设在位于竖杆2顶部的轮扣6内,穿设在轮扣6内的钢丝绳套上套设有绝缘绳套13,绝缘绳套13用于使缆风绳1与轮扣6之间绝缘,底部的钢丝绳套上安装有挂钩10,挂钩10上设置有防脱片11。挂钩10挂设在钢结构管架上,使焊接防护棚保持稳定,防脱片11防止挂钩10从钢结构管架上脱落。具体的,固定钳包括钳身5和设置在钳身5上的伸缩杆14,伸缩杆14的顶端设置有用于连接伸缩杆14和横杆3的套环,套环套设在横杆3上,方便安装和拆卸固定钳,同时方便滑动调整固定钳在横杆3上位置,使钳身5的位置与施工钢架的钢管更好地对应,钳身5包括相对扣合设置的固定钳爪15和活动钳爪16,固定钳爪15和活动钳爪16均为开口朝向水平方向设置的U形框架,固定钳爪15和活动钳爪16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绝缘防滑橡胶涂层20,固定钳爪15的顶部开口端与伸缩杆14底部固定,活动钳爪16的顶部开口端垂直弯折并向上延伸形成连接板17,连接板17与伸缩杆14可拆卸固定。伸缩杆14包括套管18和插设在套管18内的自由杆19,套管18内设置有拉簧,拉簧的一端固定在套管18的底端、另一端固定在自由杆19的端面上,连接板17用螺栓固定在自由杆19上。拧紧连接板17上的螺栓,将固定钳爪15和活动钳爪16闭合,即可使固定钳固定在钢结构管架上。伸缩杆14用于根据钢结构管架与固定钳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满足不同情况下对焊接防护棚的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位于施工钢架顶部便于移动的焊接防护棚,包括呈长方体状的骨架和设置在骨架上的防火遮蓬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遮蓬布包裹于骨架的三个侧立面上,所述骨架由竖杆(2)和横杆(3)围合而成,所述横杆(3)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安装在相邻的两根竖杆(2)上,所述竖杆(2)的底部安装有带自锁功能的滚轮(4),所述骨架四周设置有缆风绳(1),所述缆风绳(1)一端与竖杆(2)顶部连接,另一端与下方的施工钢架连接,位于所述骨架底部两端的横杆(3)上设置有用于与施工钢架连接的固定钳。/n

【技术特征摘要】
1.位于施工钢架顶部便于移动的焊接防护棚,包括呈长方体状的骨架和设置在骨架上的防火遮蓬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遮蓬布包裹于骨架的三个侧立面上,所述骨架由竖杆(2)和横杆(3)围合而成,所述横杆(3)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安装在相邻的两根竖杆(2)上,所述竖杆(2)的底部安装有带自锁功能的滚轮(4),所述骨架四周设置有缆风绳(1),所述缆风绳(1)一端与竖杆(2)顶部连接,另一端与下方的施工钢架连接,位于所述骨架底部两端的横杆(3)上设置有用于与施工钢架连接的固定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于施工钢架顶部便于移动的焊接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和竖杆(2)之间通过轮扣(6)和插头(7)连接,所述轮扣(6)套设在竖杆(2)上,所述插头(7)设置在横杆(3)的两端,所述插头(7)竖直插设在轮扣(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位于施工钢架顶部便于移动的焊接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为可伸缩结构,包括螺纹杆(8)和套设在螺纹杆(8)两端的活动管(9),所述插头(7)设置在活动管(9)的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位于施工钢架顶部便于移动的焊接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缆风绳(1)的两端均设置有钢丝绳套,顶部的钢丝绳套穿设在位于竖杆(2)顶部的轮扣(6)内,底部的钢丝绳套上连接有挂钩(10),所述挂钩(10)上设置有防脱片(11)。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伟松曾木财刘成桂耿学军余鹏邹然彭超关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