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连接支柱绝缘子和塔身或试验台的连接组件及输电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07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以连接支柱绝缘子和塔身或试验台的连接组件及输电塔。一种用以连接支柱绝缘子和塔身或试验台的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相对第一连接件转动的轴线与第一固定板平行;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固定板以及保持件,保持件可使第二连接件相对第一连接件保持在特定位置。通过将上述连接组件的第一固定板与塔身或试验台固定连接,然后转动第二连接件,调整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的夹角,可以使得第二固定板与支柱绝缘子的端面平行,以使得支柱绝缘子可通过法兰与塔身或试验台连接,从而较好的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以连接支柱绝缘子和塔身或试验台的连接组件及输电塔
本技术涉及架空输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以连接支柱绝缘子和塔身或试验台的连接组件及输电塔。
技术介绍
绝缘横担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一般地,绝缘横担包括支柱绝缘子。其中,具有一个支柱绝缘子的绝缘横担,支柱绝缘子端部设置法兰,通过法兰与塔身或试验台连接,能较好的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对于具有至少两个支柱绝缘子的绝缘横担,如双柱双拉式绝缘横担,支柱绝缘子相互不平行,导致支柱绝缘子端面与塔身或试验台不平行,因此也难以直接通过法兰实现支柱绝缘子与塔身或试验台的连接。传统地,针对具有至少两个支柱绝缘子的绝缘横担,支柱绝缘子的端部一般设置十字插板,通过十字插板与塔身或试验台连接。然而,一般支柱绝缘子呈圆柱状或类圆柱状,通过十字插板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具有至少两个支柱绝缘子的绝缘横担中,支柱绝缘子可以通过法兰与塔身或试验台连接的用以连接支柱绝缘子和塔身或试验台的连接组件。一种用以连接支柱绝缘子和塔身或试验台的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平行;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固定板;以及保持件,可使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保持在特定位置。通过上述连接组件连接具有至少两个支柱绝缘子的绝缘横担和塔身或试验台时,可以将第一固定板与塔身或试验台固定连接,通过转动第二连接件,调整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的夹角,从而使得第二固定板与支柱绝缘子的端面平行,以使得支柱绝缘子可通过法兰与塔身或试验台连接,从而较好的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连接部可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轴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平行的第一转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孔共轴线的第二转孔;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插设于所述第一转孔和所述第二转孔内的转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的轴线垂直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保持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匹配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的轴线垂直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有第三固定孔,所述保持件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三固定孔匹配的第四固定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持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可转动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可转动连接的第二端;所述保持件的第一端转动的轴线和第二端转动的轴线均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平行;沿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保持件的长度可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持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不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持件上设有用以标识所述保持件的沿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的长度的标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至少一组所述保持件,每组所述保持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保持件,每组的至少两个所述保持件可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保持在相同的特定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至少两组所述保持件,每组所述保持件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保持在不同的特定位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输电塔,其包括塔身、支柱绝缘子以及本技术提供的用以连接支柱绝缘子和塔身或试验台的连接组件。通过本技术提供的连接组件连接具有至少两个支柱绝缘子的绝缘横担和塔身或试验台时,可以将第一固定板与塔身或试验台固定连接,通过转动第二连接件,调整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的夹角,从而使得第二固定板与支柱绝缘子的端面平行,以使得支柱绝缘子可通过法兰直接与塔身或试验台连接,从而较好的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以连接支柱绝缘子和塔身或试验台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连接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M-M向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以连接支柱绝缘子和塔身或试验台的连接组件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以连接支柱绝缘子和塔身或试验台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保持件改变长度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输电塔的结构示意图。100、连接组件;110、第一连接件;111、第一固定板;1111、第一表面;1113、第一固定孔;113、连接部;114、第一转孔;130、第二连接件;131、第二固定板;1311、第二表面;1313、第三固定孔;132、第二转孔;150、保持件;151、第二固定孔;153、第四固定孔;152、第一端;154、第二端;156、第一段;1561、插槽;1563、限位件;158、第二段;1581、插件;1583、限位槽;159、标识;170、转轴;134、转轴;a、轴线;b、轴线;c、轴线;200、输电塔;210、塔身;230、支柱绝缘子。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以连接支柱绝缘子和塔身或试验台的连接组件100,包括第一连接件110、第二连接件130以及保持件150。其中第一连接件110包括第一固定板111。第二连接件130与第一连接件110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130相对第一连接件110转动的轴线a与第一固定板111平行。第二连接件130包括第二固定板131。保持件150可使第二连接件130相对第一连接件110保持在特定位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固定板111用以与塔身或试验台固定连接。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111上设有若干个贯穿第一固定板111的过孔,以便于通过螺钉等实现与塔身或试验台的固定连接。当然,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固定板111上设置卡槽等结构以实现第一固定板111与塔身或试验台的固定连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以连接支柱绝缘子和塔身或试验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板;/n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平行;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固定板;以及/n保持件,可使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保持在特定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以连接支柱绝缘子和塔身或试验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板;
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平行;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固定板;以及
保持件,可使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保持在特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连接支柱绝缘子和塔身或试验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连接部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以连接支柱绝缘子和塔身或试验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轴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平行的第一转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孔共轴线的第二转孔;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插设于所述第一转孔和所述第二转孔内的转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连接支柱绝缘子和塔身或试验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的轴线垂直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保持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匹配的第二固定孔;
所述第二固定板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的轴线垂直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有第三固定孔,所述保持件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三固定孔匹配的第四固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勃张江鹏王青占李先志徐大成钟准王鑫龙曹明阳吴必成李焱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神马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