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00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踢脚结构,包括:设于地面的底座和一体连接于所述底座且贴设固定于龙骨隔墙的竖板,所述竖板顶部凸伸形成有水平的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面一体连接有竖向的挡板,所述托板的底面形成有开口朝下的凹槽;铺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竖板的卷材,所述卷材的一端延伸至贴设于所述地面,所述卷材的另一端插设固定于所述凹槽;贴设于所述龙骨隔墙的衬板,所述衬板的底端设于所述托板上且贴设于所述挡板以通过所述挡板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竖板将地面与墙面在夹角处形成一个整体圆弧粘贴牢固美观整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隔墙是杆状的轻钢龙骨,橡胶卷材收口处和隔墙之间粘贴面积小且不牢固易空鼓易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踢脚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踢脚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中通常采用杆状的轻钢龙骨搭接成支架立设于地面上作为隔墙,隔墙和地面的夹角处通常采用橡胶卷材铺设于地面,橡胶卷材沿着隔墙向上延伸出一部分并粘贴固定于隔墙进行收口,但是隔墙是杆状的轻钢龙骨,橡胶卷材收口处和隔墙之间粘贴面积小且不牢固易空鼓,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踢脚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隔墙是杆状的轻钢龙骨,橡胶卷材收口处和隔墙之间粘贴面积小且不牢固易空鼓,易脱落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踢脚结构,设于龙骨隔墙和地面的夹角处,踢脚结构包括:设于地面的底座和一体连接于所述底座且贴设固定于龙骨隔墙的竖板,所述竖板顶部凸伸形成有水平的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面一体连接有竖向的挡板,所述托板的底面形成有开口朝下的凹槽;铺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竖板的卷材,所述卷材的一端延伸至贴设于所述地面,所述卷材的另一端插设固定于所述凹槽;以及贴设于所述龙骨隔墙的衬板,所述衬板的底端设于所述托板上且贴设于所述挡板以通过所述挡板进行限位。本技术踢脚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竖板开设有通孔,通过螺栓穿设所述通孔和所述龙骨隔墙并螺母紧固实现所述竖板固定于所述龙骨隔墙。本技术踢脚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竖板的和所述龙骨隔墙贴设的面设有菱形铣口以形成凿毛面。本技术踢脚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竖板的凿毛面设有供贴设于龙骨隔墙的粘贴层。本技术踢脚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为弧形板。本技术踢脚结构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于地面和龙骨隔墙的夹角处,将卷材直接沿底座和竖板铺设粘贴,并插设固定于凹槽内实现收口,固定牢固不容易脱落。墙面的衬板设于托板上且通过挡板挡设限位,形成整体饰面,将地面与墙面在夹角处形成一个整体圆弧,粘贴牢固,施工方便,效果美观整齐。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隔墙是杆状的轻钢龙骨,橡胶卷材收口处和隔墙之间粘贴面积小且不牢固易空鼓易脱落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踢脚结构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踢脚结构的竖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显示了本技术踢脚结构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踢脚结构的竖板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踢脚结构,设于龙骨隔墙30和地面20的夹角处,包括:设于地面20的底座14和一体连接于所述底座14且贴设固定于龙骨隔墙30的竖板10,所述竖板10顶部凸伸形成有水平的托板15,所述托板15的顶面一体连接有竖向的挡板11,所述托板15的底面形成有开口朝下的凹槽;铺设于所述底座14和所述竖板10的卷材40,所述卷材40的一端延伸至贴设于所述地面20,所述卷材40的另一端插设固定于所述凹槽;以及贴设于所述龙骨隔墙30的衬板50,所述衬板50的底端设于所述托板15上且贴设于所述挡板11以通过所述挡板11进行限位。本技术中,竖板10的顶部形成挡板11用来限位固定衬板50的底端,竖板10顶部的托板15形成形成开口朝下的凹槽,用来嵌设固定卷材40的顶部。即,利用竖板10的顶部将衬板50和固定卷材40上下相对设置连接成一体,且竖板10的挡板11同时能够挡设住卷材40的顶部,防止卷材40的顶部收口处外露。在本实施例中,龙骨隔墙30为轻钢龙骨搭设形成的骨架。卷材40为橡胶卷材。将橡胶卷材沿地面进行铺贴,铺贴至竖板处沿该竖板向上延伸铺设,进行收口至凹槽中固定。整体平滑,避免了卷材40空鼓、粘贴不牢等质量缺陷。衬板50为木质衬板50。衬板50贴设固定于龙骨隔墙30的底部。龙骨隔墙30的底部插设于挡边11和龙骨隔墙30之间的缝隙内,利用挡边11进行限位。挡边11和龙骨隔墙30之间形成有缝隙和衬板50的厚度相适配,便于将衬板50插设固定于该缝隙内。地面20包括结构楼板和设于结构楼板的上表面的找平层,其中结构楼板和找平层与龙骨隔墙30均垂直连接,形成阴角。竖板10就贴设于该阴角处。卷材40向找平层上延伸,在其端部进行找平处理。作为本技术踢脚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竖板开设有通孔12,通过螺栓穿设通孔和龙骨隔墙并螺母紧固实现竖板10固定于龙骨隔墙30。螺栓每隔40cm(根据轻钢龙骨间距可按60cm、120cm等)进行设置。作为本技术踢脚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竖板10的和龙骨隔墙30贴设的面设有菱形铣口13以形成凿毛面。作为本技术踢脚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竖板10的凿毛面设有供贴设于龙骨隔墙30的粘贴层。通过凿毛面增大粘贴层和龙骨隔墙30的连接面积,加强粘贴的牢固性。作为本技术踢脚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底座14为弧形板14。在本实施例中,弧形板为半径为30mm的圆的部分。竖板10通过设置弧形板坐设于地面,弧形板起到过渡作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踢脚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底座14和一体连接于所述底座14的竖板10,所述竖板10顶部凸伸形成有水平的托板15,所述托板15的顶面一体连接有竖向的挡板11,所述托板15的底面形成有开口朝下的凹槽;将所述底座14设于地面,将所述竖板10贴设固定于龙骨隔墙30;提供卷材40,将所述卷材40铺设于所述底座14和所述竖板10,将所述卷材40的一端延伸至贴设于所述地面,将所述卷材的另一端插设固定于所述凹槽;以及提供衬板50,将所述衬板50贴设于所述龙骨隔墙30,将所述衬板50的底端设于所述托板15上且贴设于所述挡板11以通过所述挡板11进行限位。作为本技术踢脚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施工方法,还包括:在竖板开设通孔;提供螺栓和螺母,将螺栓穿设通孔12和龙骨隔墙30;采用螺母紧固螺栓实现竖板10固定于龙骨隔墙30。作为本技术踢脚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施工方法,还包括在竖板10的和龙骨隔墙30贴设的面设有菱形铣口13以形成凿毛面。作为本技术踢脚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施工方法,还包括提供固定胶,将固定胶涂覆于竖板10的凿毛面,形成贴设于龙骨隔墙30的粘贴层。作为本技术踢脚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施工方法,底座14为弧形板。弧形板不容易积水,在打扫阴角处时也比较方便清理。本技术踢脚结构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设置于地面和龙骨隔墙的夹角处,将卷材直接沿底座和竖板铺设粘贴,并插设固定于凹槽内实现收口,固定牢固不容易脱落。墙面的衬板设于托板上且通过挡板挡设限位,形成整体饰面,将地面与墙面在夹角处形成一个整体圆弧,粘贴牢固,施工方便,效果美观整齐。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隔墙是杆状的轻钢龙骨,橡胶卷材收口处和隔墙之间粘贴面积小且不牢固易空鼓易脱落的问题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踢脚结构,设于龙骨隔墙和地面的夹角处,其特征在于,踢脚结构包括:/n设于地面的底座和一体连接于所述底座且贴设固定于龙骨隔墙的竖板,所述竖板顶部凸伸形成有水平的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面一体连接有竖向的挡板,所述托板的底面形成有开口朝下的凹槽;/n铺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竖板的卷材,所述卷材的一端延伸至贴设于所述地面,所述卷材的另一端插设固定于所述凹槽;以及/n贴设于所述龙骨隔墙的衬板,所述衬板的底端设于所述托板上且贴设于所述挡板以通过所述挡板进行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踢脚结构,设于龙骨隔墙和地面的夹角处,其特征在于,踢脚结构包括:
设于地面的底座和一体连接于所述底座且贴设固定于龙骨隔墙的竖板,所述竖板顶部凸伸形成有水平的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面一体连接有竖向的挡板,所述托板的底面形成有开口朝下的凹槽;
铺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竖板的卷材,所述卷材的一端延伸至贴设于所述地面,所述卷材的另一端插设固定于所述凹槽;以及
贴设于所述龙骨隔墙的衬板,所述衬板的底端设于所述托板上且贴设于所述挡板以通过所述挡板进行限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祥李浩然刘相涛何国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