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用踢脚线与墙体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00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建筑装饰用踢脚线与墙体固定结构,包括长条状的踢脚线本体,踢脚线本体朝向墙体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沿踢脚线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凹槽中固定有“[”字形的连接架,连接架沿凹槽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连接架的两端与凹槽的两端齐平;连接架通过若干个沿连接架长度方向分布的锁合装置与墙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采用胶水来固定踢脚线本体的方式相比,能够提高踢脚线本体的固定牢固度和可靠性,能够有效避免踢脚线本体出现脱离墙体的现象,且在踢脚线本体固定过程中无需使用到胶水,具有环保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装饰用踢脚线与墙体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装饰用踢脚线与墙体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装饰过程中,需要在墙体的底边处安装踢脚线,目前的踢脚线在与墙体进行固定时,踢脚线是依靠胶水粘结在墙体上的,然而采用这种方式来固定踢脚线后,时间一长,踢脚线与墙体之间容易出现脱胶的现象,从而存在踢脚线固定牢固度差的缺点,且由于踢脚线需要依靠胶水与墙体粘结,存在不环保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装饰用踢脚线与墙体固定结构,其与传统采用胶水来固定踢脚线本体的方式相比,能够提高踢脚线本体的固定牢固度和可靠性,能够有效避免踢脚线本体出现脱离墙体的现象,且在踢脚线本体固定过程中无需使用到胶水,具有环保的优点。本技术的建筑装饰用踢脚线与墙体固定结构,包括长条状的踢脚线本体,踢脚线本体朝向墙体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沿踢脚线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凹槽中固定有“[”字形的连接架,连接架沿凹槽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连接架的两端与凹槽的两端齐平;连接架通过若干个沿连接架长度方向分布的锁合装置与墙体连接。每个锁合装置均包括“]”字形的支撑架和两个呈上下对称设置的“L”字形的锁紧架,支撑架用于与墙体固定,两个锁紧架的水平段均位于支撑架中,两个锁紧架的水平段中同时活动穿设有两根呈前后方向分布的导柱,每根导柱的两端均穿设在支撑架中且与支撑架紧配合,两个锁紧架之间的导柱的外部套装有弹簧,每个弹簧的两端均分别与其中一个锁紧架的水平段相抵,连接架的内顶部和内底部上均设置有分别用于与其中一个锁紧架的竖直段配合卡接的卡槽;通过采用这种锁合装置后,由于支撑架与墙体固定,当连接架与锁紧架配合卡接后,即可将踢脚线本体与墙体固定。每个锁紧架的竖直段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用于与连接架配合导向以方便锁紧架的竖直段卡入到卡槽中的斜面;通过斜面的设置,当连接架需要与锁紧架配合卡接时,斜面可与锁紧架的内端面配合导向以方便锁紧架中的竖直段卡接到卡槽中。支撑架中设置有四个呈阵列状分布的第一沉头孔,支撑架通过穿设在第一沉头孔中的螺栓与墙体固定;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支撑架可与墙体可靠地固定在一起。连接架中设置有若干个呈阵列状分布的第二沉头孔,连接架通过穿设在第二沉头孔中的螺钉与踢脚线本体固定;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连接架可与踢脚线本体可靠地固定在一起。本技术与传统采用胶水来固定踢脚线本体的方式相比,能够提高踢脚线本体的固定牢固度和可靠性,能够有效避免踢脚线本体出现脱离墙体的现象,且在踢脚线本体固定过程中无需使用到胶水,具有环保的优点。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锁合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建筑装饰用踢脚线与墙体固定结构,包括长条状的踢脚线本体1,所述踢脚线本体1朝向墙体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沿踢脚线本体1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中固定有“[”字形的连接架2,所述连接架2沿凹槽1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连接架2的两端与凹槽11的两端齐平;所述连接架2通过若干个沿连接架2长度方向分布的锁合装置与墙体连接;本技术与传统采用胶水来固定踢脚线本体的方式相比,能够提高踢脚线本体的固定牢固度和可靠性,能够有效避免踢脚线本体出现脱离墙体的现象,且在踢脚线本体固定过程中无需使用到胶水,具有环保的优点。每个锁合装置均包括“]”字形的支撑架31和两个呈上下对称设置的“L”字形的锁紧架32,所述支撑架31用于与墙体固定,两个锁紧架32的水平段均位于支撑架31中,两个锁紧架32的水平段中同时活动穿设有两根呈前后方向分布的导柱33,每根导柱33的两端均穿设在支撑架31中且与支撑架31紧配合,两个锁紧架32之间的导柱33的外部套装有弹簧34,每个弹簧34的两端均分别与其中一个锁紧架32的水平段相抵,所述连接架2的内顶部和内底部上均设置有分别用于与其中一个锁紧架32的竖直段配合卡接的卡槽21;通过采用这种锁合装置后,由于支撑架与墙体固定,当连接架与锁紧架配合卡接后,即可将踢脚线本体与墙体固定。每个锁紧架32的竖直段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用于与连接架2配合导向以方便锁紧架32的竖直段卡入到卡槽21中的斜面321;通过斜面的设置,当连接架需要与锁紧架配合卡接时,斜面可与锁紧架的内端面配合导向以方便锁紧架中的竖直段卡接到卡槽中。所述支撑架31中设置有四个呈阵列状分布的第一沉头孔311,所述支撑架31通过穿设在第一沉头孔311中的螺栓与墙体固定;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支撑架可与墙体可靠地固定在一起。所述连接架2中设置有若干个呈阵列状分布的第二沉头孔22,所述连接架2通过穿设在第二沉头孔22中的螺钉23与踢脚线本体1固定;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连接架可与踢脚线本体可靠地固定在一起。在固定踢脚线本体时,首先沿踢脚线本体的延伸方向在墙体上固定若干个锁合装置(即将锁合装置中的支撑架与墙体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支撑架时,首先在墙体上开孔,然后在所开孔中敲入膨胀套,最后再将穿设在支撑架中的螺栓拧入到膨胀套中即可),接着再将踢脚线本体放置到墙体的底边处,最后向锁合装置的一侧推动踢脚线本体,使得与踢脚线本体固定的连接架与锁合装置中的锁紧架配合卡接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装饰用踢脚线与墙体固定结构,包括长条状的踢脚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线本体(1)朝向墙体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沿踢脚线本体(1)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中固定有“[”字形的连接架(2),所述连接架(2)沿凹槽(1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连接架(2)的两端与凹槽(11)的两端齐平;所述连接架(2)通过若干个沿连接架(2)长度方向分布的锁合装置与墙体连接;每个锁合装置均包括“]”字形的支撑架(31)和两个呈上下对称设置的“L”字形的锁紧架(32),所述支撑架(31)用于与墙体固定,两个锁紧架(32)的水平段均位于支撑架(31)中,两个锁紧架(32)的水平段中同时活动穿设有两根呈前后方向分布的导柱(33),每根导柱(33)的两端均穿设在支撑架(31)中且与支撑架(31)紧配合,两个锁紧架(32)之间的导柱(33)的外部套装有弹簧(34),每个弹簧(34)的两端均分别与其中一个锁紧架(32)的水平段相抵,所述连接架(2)的内顶部和内底部上均设置有分别用于与其中一个锁紧架(32)的竖直段配合卡接的卡槽(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装饰用踢脚线与墙体固定结构,包括长条状的踢脚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线本体(1)朝向墙体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沿踢脚线本体(1)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中固定有“[”字形的连接架(2),所述连接架(2)沿凹槽(1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连接架(2)的两端与凹槽(11)的两端齐平;所述连接架(2)通过若干个沿连接架(2)长度方向分布的锁合装置与墙体连接;每个锁合装置均包括“]”字形的支撑架(31)和两个呈上下对称设置的“L”字形的锁紧架(32),所述支撑架(31)用于与墙体固定,两个锁紧架(32)的水平段均位于支撑架(31)中,两个锁紧架(32)的水平段中同时活动穿设有两根呈前后方向分布的导柱(33),每根导柱(33)的两端均穿设在支撑架(31)中且与支撑架(31)紧配合,两个锁紧架(32)之间的导柱(33)的外部套装有弹簧(34),每个弹簧(34)的两端均分别与其中一个锁紧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献民张俊张磊袁锋
申请(专利权)人:民佳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