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透防冲水利堤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83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渗透防冲水利堤坝结构,属于水利堤坝领域,其包括堤坝主体,所述堤坝主体底端固设有配重块,堤坝主体与配重块之间固设有耐腐层,耐腐层位于堤坝主体外部且将堤坝主体包裹封闭,堤坝主体与配重块之间固设有防水绵层和防水板层,防水绵层和防水板层均位于堤坝主体内部,防水绵层的外壁均与堤坝主体内壁固定,防水板层的外壁均与防水绵层内壁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止河水将水利堤坝渗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渗透防冲水利堤坝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堤坝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渗透防冲水利堤坝结构。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的修建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堤坝,堤坝能够进行蓄水或挡水,水利工程的稳定性与堤坝的建设紧密相关,所以必须要注重堤坝的工程建设,保证堤坝建设顺利进行,提高堤坝的安全性。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585712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新型水利堤坝结构,包括堤坝,所述的堤坝的迎水面上设有由防浪圆槽组成的防浪圆槽阵列,所述的防浪圆槽内分别设有缓冲柱,所述的缓冲柱包含管状的缓冲主体,所述的缓冲主体的侧壁上设有由缓冲圆孔组成的缓冲圆孔阵列,所述的缓冲主体的底部设有安装螺杆。使用时,利用安装螺杆,使用者直接将缓冲柱安装到各个防浪圆槽中,使用者可以根据地势条件来调节缓冲柱的安装密度,起到了防浪护堤的功能。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水利堤坝在实际过程中,会由于一直部分实体浸泡在河水中,河水对水利堤坝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导致水利堤坝被河水渗透,降低了水利堤坝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渗透防冲水利堤坝结构,达到防止河水将水利堤坝渗透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渗透防冲水利堤坝结构,包括堤坝主体,所述堤坝主体底端固设有配重块,堤坝主体与配重块之间固设有耐腐层,耐腐层位于堤坝主体外部且将堤坝主体包裹封闭,堤坝主体与配重块之间固设有防水绵层和防水板层,防水绵层和防水板层均位于堤坝主体内部,防水绵层的外壁均与堤坝主体内壁固定,防水板层的外壁均与防水绵层内壁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的设置降低了水利堤坝的重心,增加了水利堤坝的稳定性,位于堤坝主体外的耐腐层有效防止了堤坝主体被河水侵蚀造成损坏,若河水长时间浸泡水利堤坝后,河水会慢慢渗透进堤坝主体内,防水绵层和防水板层双重防护了渗透进来的河水对水利堤坝造成损坏,有效防止了河水渗透入堤坝主体内部,增加了水利堤坝的安全性,达到了防止河水将水利堤坝渗透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腐层与配重块之间固设有缓冲层,缓冲层将耐腐层的两个侧壁覆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层的设置使得水利堤坝在受到河水的冲击时,将河水对水利堤坝的冲力进行缓冲,减小了河水对水利堤坝的冲力,提高了水利堤坝的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层内部设置有受力板,受力板与堤坝主体之间设置有若干弹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受力板与堤坝主体之间的弹性件可以使缓冲作用更大,弹性件在受到压力时,会进行反弹对缓冲层施加弹力,达到了水利堤坝在受到河水的冲击时,保护水利堤坝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堤坝主体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受力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受力板为刚性材质,加大了弹簧在受到压力时对缓冲层的受力面积,有效防止了弹簧对缓冲层造成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堤坝主体内固设有若干横向固定柱,横向固定柱上穿插有若干竖向固定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固定柱用于支撑水利堤坝的两个侧面,竖向固定柱用于支撑水利堤坝的顶部,加强了水利堤坝内部的稳固,有效防止了水利堤坝在受到河水的冲击时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向固定柱与横向固定柱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竖向固定柱正对堤坝主体侧壁的两个侧面的固定板,以及将固定板与横向固定柱固定的螺栓和螺母,螺母与横向固定柱之间设置有垫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和螺母将固定板与横向固定柱夹紧固定,垫片有效防止了螺母过于拧紧后对横向固定柱造成损坏,加强了竖向固定柱与横向固定柱之间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堤坝主体内的底部填充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下表面与配重块上表面固定,混凝土层上设有金属石笼网,金属石笼网内填充满碎石和泥土,金属石笼网上填充有黏土层,黏土层上表面与防水板层内的上表面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层的设置使得水利堤坝更加稳定,同时加强了防水板层与配重块之间的稳定,混凝土层、金属石笼网与黏土层填满了防水板层的内部空间,使得整个水利堤坝更加稳定,有效防止了河水对水利堤坝造成冲击时产生危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腐层上设置有路面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层的设置使得在河水泄洪后,能够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同时更加方便工作人员对水利堤坝进行定时检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路面层与耐腐层之间固设有若干支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的设置增加了路面层与耐腐层之间的稳定性,同时在下雨后水平面较高时,支撑板之间的空隙能够使得水平面较高的河水流出,有效防止了河水将路面层淹盖。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耐腐层、防水绵层和防水板层的设置,增加了水利堤坝的安全性,达到了防止河水将水利堤坝渗透的效果;2.缓冲层、受力板与弹簧的设置,达到了水利堤坝在受到河水的冲击时,保护水利堤坝的效果;3.横向支撑柱、竖向支撑柱、滑移组件以及固定螺栓的设置,加强了竖向固定柱与横向固定柱之间的稳定,以及水利堤坝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渗透防冲水利堤坝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防渗透防冲水利堤坝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为了显示路面层与支撑板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图中,1、堤坝主体;11、耐腐层;12、防水绵层;13、防水板层;14、支撑板;15、路面层;16、配重块;2、缓冲层;21、受力板;22、弹簧;23、通孔;24、凹槽;3、横向固定柱;4、竖向固定柱;5、混凝土层;6、金属石笼网;7、黏土层;8、固定板;81、螺栓;82、螺母;83、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防渗透防冲水利堤坝结构,包括堤坝主体1。如图1和图2所示,堤坝主体1的竖截面为梯形状,堤坝主体1底端固设有水平放置的配重块16,堤坝主体1与配重块16之间固设有耐腐层11,本实施例中耐腐层11为聚四氟乙烯材质,耐腐层11的底端与配重块16密封固定,耐腐层11将堤坝主体1包裹封闭,耐腐层11的内壁均与提拔主体的外壁固定,堤坝主体1与配重块16之间固设有防水绵层12和防水板层13,耐腐层11、防水绵层12和防水板层13的竖截面均为梯形状,防水绵层12和防水板层13的底部均与配重块16密封固定,防水绵层12的外壁与堤坝主体1的内壁固定,防水绵层12的内壁与防水板层13的外壁固定,有效防止了河水在长时间浸泡水利堤坝后,会慢慢渗透到堤坝主体1中对水利堤坝造成损坏,达到了防止河水将水利堤坝渗透的效果。回看图2,耐腐层11与配重块16之间固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渗透防冲水利堤坝结构,包括堤坝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主体(1)底端固设有配重块(16),堤坝主体(1)与配重块(16)之间固设有耐腐层(11),耐腐层(11)位于堤坝主体(1)外部且将堤坝主体(1)包裹封闭,堤坝主体(1)与配重块(16)之间固设有防水绵层(12)和防水板层(13),防水绵层(12)和防水板层(13)均位于堤坝主体(1)内部,防水绵层(12)的外壁均与堤坝主体(1)内壁固定,防水板层(13)的外壁均与防水绵层(12)内壁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透防冲水利堤坝结构,包括堤坝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主体(1)底端固设有配重块(16),堤坝主体(1)与配重块(16)之间固设有耐腐层(11),耐腐层(11)位于堤坝主体(1)外部且将堤坝主体(1)包裹封闭,堤坝主体(1)与配重块(16)之间固设有防水绵层(12)和防水板层(13),防水绵层(12)和防水板层(13)均位于堤坝主体(1)内部,防水绵层(12)的外壁均与堤坝主体(1)内壁固定,防水板层(13)的外壁均与防水绵层(12)内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透防冲水利堤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层(11)与配重块(16)之间固设有缓冲层(2),缓冲层(2)将耐腐层(11)的两个侧壁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渗透防冲水利堤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2)内部设置有受力板(21),受力板(21)与堤坝主体(1)之间设置有若干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渗透防冲水利堤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22),弹簧(22)的一端与堤坝主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受力板(2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透防冲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鑫峰韩作强王玉霞吕志方张志业付强侯宏涛韩清郭雅琪郭霞宋燕贾晓健王慧峰徐红利齐广伦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