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层水中微塑料的主动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2682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表层水微塑料处理领域,提供表层水中微塑料的主动采集装置。包括采集浮筒、动力泵、引流机构、水位自动调节机构及过滤采集单元;采集浮筒敞口端的侧壁开设有进水窗口,其底部设有浮筒出水口;动力泵下部的侧壁设有水下进水口,动力泵的底部设有泵出水口,动力泵固定在采集浮筒内,且泵出水口与浮筒出水口连通;引流机构包括引流管及设于引流管一端的引流进水口和设于引流管另一端的表层吸水口,引流管安装在动力泵上,且引流进水口与水下进水口连通,表层吸水口处于采集浮筒中的水面位置;过滤采集单元设于采集浮筒外的底部并与动力泵的泵出水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作业水域潮位差、波浪环境适应性强,能够实现主动采集、连续、快速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层水中微塑料的主动采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层水中微塑料处理
,尤其涉及表层水中微塑料的主动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漂浮垃圾及微塑料是水环境中的一类新型污染物,主要集中在表层水体,现在表层水体漂浮垃圾及微塑料的采集主要通过拖网法或通用的水样采集器进行收集,拖网法要借助作业船舶等设备,具有取样费用高,准备时间长等缺点;通用的水样采集器主要以地点和深度作为参量并且采集体积有限,不能很好的反应表层水体漂浮垃圾及微塑料的实际分布情况,并且均受当时作业环境的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表层水中微塑料的主动采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采样装置不能很好的反应表层水体微塑料的实际分布情况且受当时作业环境的影响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对作业水域潮位差、波浪环境适应性强,能够实现主动采集、连续、快速作业。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表层水中微塑料的主动采集装置,包括:采集浮筒、动力泵、引流机构、水位自动调节机构以及过滤采集单元;所述采集浮筒设有敞口端,所述采集浮筒位于所述敞口端的侧壁开设有进水窗口,所述采集浮筒的底部设有浮筒出水口;所述动力泵靠近下部的侧壁设有水下进水口,所述动力泵的底部设有泵出水口,所述动力泵固定在所述采集浮筒内,且所述泵出水口与所述浮筒出水口连通;所述引流机构包括引流管以及设于所述引流管一端的引流进水口和设于所述引流管另一端的表层吸水口,所述引流管安装在所述动力泵上,且所述引流进水口与所述水下进水口连通,所述表层吸水口处于所述采集浮筒中的水面位置,用于吸入表层水;所述水位自动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框架、构造于所述支撑框架上的导向套、设于所述支撑框架外周的挡水板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内为所述支撑框架提供浮力的水位自动调节浮力单元,所述支撑框架设于所述采集浮筒内,所述动力泵的上端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导向套中,所述挡水板的外周与所述采集浮筒的位于敞口端的内壁相匹配,且所述挡水板根据水位的变化上下移动以遮挡或打开所述进水窗口;所述过滤采集单元设于所述采集浮筒外的底部并与所述动力泵的泵出水口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浮力平衡圈和多个浮球,所述浮力平衡圈固定套设在所述采集浮筒外,多个所述浮球分别通过锁链间隔连接在所述浮力平衡圈的四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导向固定架,所述导向固定架包括位于所述采集浮筒外相对两侧的竖直支杆,所述竖直支杆分别固定穿设在所述浮力平衡圈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向固定架还包括位于所述采集浮筒外下方的水平支杆,所述水平支杆与两侧的所述竖直支杆一体连接形成U型框架;两侧的所述竖直支杆的顶部分别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可拆卸地安装有漂浮垃圾收集网;所述支撑框架上还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导向套的轴线平行的挡水套,所述引流管设有所述表层吸水口的一端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挡水套中;所述引流管靠近水表的一段管壁上分布有若干表层吸水孔,形成所述表层吸水口,该段分布有所述表层吸水孔的管段长度大于所述挡水套的长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过滤采集单元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中,所述采集浮筒的底部外壁构造有快速拆装法兰,所述安装支架的上端通过所述快速拆装法兰与所述采集浮筒的底部连接,所述采集浮筒的底部构造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延伸进所述采集浮筒内,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延伸出所述采集浮筒外;所述过滤采集单元包括多级密封连接的滤网模块以及位于所述滤网模块进水端的上端压帽和位于所述滤网模块出水端的下端压帽,所述上端压帽设有进水通道,所述下端压帽设有出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出水管延伸出所述采集浮筒外的一端对接;所述动力泵的泵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采集浮筒内的一端固定套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水通道的出口处连接有流量计;所述采集浮筒的底部还连接有涮洗管,所述涮洗管的一端与所述采集浮筒的底部连通,所述涮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采集浮筒外的管壁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配重调节机构,所述配重调节机构包括配重架和连接在所述配重架下部的配重块,所述配重架与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向套内设有直线轴承,所述水位自动调节浮力单元为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内的水位自动调节浮力圈;所述进水窗口呈沿所述采集浮筒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所述进水窗口均布在所述采集浮筒的筒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采集浮筒的筒壁外固定有法兰筋板,所述浮力平衡圈套设在所述采集浮筒外并与所述法兰筋板固定连接;所述引流管包括L型管和用于套设在所述动力泵上且与所述动力泵的水下进水口连通的进水管接头,所述L型管的一段与所述进水管接头对接,所述L型管的另一段竖直延伸至表层水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表层水中微塑料的主动采集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位自动调节机构维持采集浮筒内水位的动态平衡,并使动力泵表层吸水口始终处在采集浮筒内部水面所处位置,使外界的表层水及其中夹杂的漂浮垃圾及微塑料不断流入采集浮筒内部,并进入过滤采集单元进行采集,实现表层水中漂浮垃圾及微塑料的主动、快速、高效采集。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表层水中微塑料的主动采集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表层水中微塑料的主动采集装置中采集浮筒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动力泵与引流机构的连接关系主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过滤采集单元的轴向剖视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水位自动调节机构的轴向剖视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漂浮垃圾收集网设于水位自动调节机构上的俯视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配重调节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表层水中微塑料的主动采集装置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1.采集浮筒,2.引流机构,3.动力泵,4.过滤采集单元,5.流量计,6.配重调节机构,7.安装支架,8.浮力平衡圈,9.水位自动调节机构,10.浮球,11.导向固定架,12.进水窗口,13.涮洗阀门,14.涮洗管,15.水下进水口,16.浮筒出水口,17.出水管,18.法兰筋板,19.引流管,20.进水管接头,21.引流进水口,22.表层吸水口,23.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层水中微塑料的主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采集浮筒、动力泵、引流机构、水位自动调节机构以及过滤采集单元;所述采集浮筒设有敞口端,所述采集浮筒位于所述敞口端的侧壁开设有进水窗口,所述采集浮筒的底部设有浮筒出水口;/n所述动力泵靠近下部的侧壁设有水下进水口,所述动力泵的底部设有泵出水口,所述动力泵固定在所述采集浮筒内,且所述泵出水口与所述浮筒出水口连通;/n所述引流机构包括引流管以及设于所述引流管一端的引流进水口和设于所述引流管另一端的表层吸水口,所述引流管安装在所述动力泵上,且所述引流进水口与所述水下进水口连通,所述表层吸水口处于所述采集浮筒中的水面位置,用于吸入表层水;/n所述水位自动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框架、构造于所述支撑框架上的导向套、设于所述支撑框架外周的挡水板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内为所述支撑框架提供浮力的水位自动调节浮力单元,所述支撑框架设于所述采集浮筒内,所述动力泵的上端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导向套中,所述挡水板的外周与所述采集浮筒的位于敞口端的内壁相匹配,且所述挡水板根据水位的变化上下移动以遮挡或打开所述进水窗口;/n所述过滤采集单元设于所述采集浮筒外的底部并与所述动力泵的泵出水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层水中微塑料的主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浮筒、动力泵、引流机构、水位自动调节机构以及过滤采集单元;所述采集浮筒设有敞口端,所述采集浮筒位于所述敞口端的侧壁开设有进水窗口,所述采集浮筒的底部设有浮筒出水口;
所述动力泵靠近下部的侧壁设有水下进水口,所述动力泵的底部设有泵出水口,所述动力泵固定在所述采集浮筒内,且所述泵出水口与所述浮筒出水口连通;
所述引流机构包括引流管以及设于所述引流管一端的引流进水口和设于所述引流管另一端的表层吸水口,所述引流管安装在所述动力泵上,且所述引流进水口与所述水下进水口连通,所述表层吸水口处于所述采集浮筒中的水面位置,用于吸入表层水;
所述水位自动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框架、构造于所述支撑框架上的导向套、设于所述支撑框架外周的挡水板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内为所述支撑框架提供浮力的水位自动调节浮力单元,所述支撑框架设于所述采集浮筒内,所述动力泵的上端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导向套中,所述挡水板的外周与所述采集浮筒的位于敞口端的内壁相匹配,且所述挡水板根据水位的变化上下移动以遮挡或打开所述进水窗口;
所述过滤采集单元设于所述采集浮筒外的底部并与所述动力泵的泵出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层水中微塑料的主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浮力平衡圈和多个浮球,所述浮力平衡圈固定套设在所述采集浮筒外,多个所述浮球分别通过锁链间隔连接在所述浮力平衡圈的四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层水中微塑料的主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固定架,所述导向固定架包括位于所述采集浮筒外相对两侧的竖直支杆,所述竖直支杆分别固定穿设在所述浮力平衡圈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层水中微塑料的主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固定架还包括位于所述采集浮筒外下方的水平支杆,所述水平支杆与两侧的所述竖直支杆一体连接形成U型框架;
两侧的所述竖直支杆的顶部分别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层水中微塑料的主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可拆卸地安装有漂浮垃圾收集网;
所述支撑框架上还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导向套的轴线平行的挡水套,所述引流管设有所述表层吸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蒋庆林张天鹏李显昭宋文杰温京亚褚东志邓伟曲君乐马永杰盖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