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615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器,属于水处理设备领域,该活性炭过滤器包括用于连接在输水管道上的过滤器本体,所述过滤器本体包括滤筒、后接管和前接管;所述前接管和所述后接管分别固定在所述滤筒前后两侧的上部且分别与所述输水管道连接,所述滤筒在靠近所述前接管一侧设置有前隔板,在靠近所述后接管一侧设置有后隔板,所述滤筒内设置有活性炭,所述活性炭位于所述前隔板和所述后隔板之间;所述前隔板和所述后隔板均固定在所述滤筒内部,所述前隔板下部开设有进水孔,所述后隔板上部开设有出水孔,解决了现有活性炭过滤器无法将其直接连接在水管上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器。
技术介绍
活性炭是一种经特殊处理的炭,将有机原料(果壳、煤、木材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以减少非碳成分(此过程称为炭化),然后与气体反应,表面被侵蚀,产生微孔发达的结构(此过程称为活化)。由于活化的过程是一个微观过程,即大量的分子碳化物表面侵蚀是点状侵蚀,所以造成了活性炭表面具有无数的细小孔隙。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过滤器主要用于吸附水中的游离氯,同时对有机物、色废、异味均有较高的去除率。现有活性炭过滤器一般质重且体积较大,使用时需要将其独立安装在支撑平台或支撑底座上,无法将其直接连接在水管上使用,使用范围受限,灵活性较差,且安装、搬运都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器,其解决了现有活性炭过滤器无法将其直接连接在水管上使用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器,包括用于连接在输水管道上的过滤器本体,所述过滤器本体包括滤筒、后接管和前接管;所述前接管和所述后接管分别固定在所述滤筒前后两侧的上部且分别与所述输水管道连接,所述滤筒在靠近所述前接管一侧设置有前隔板,在靠近所述后接管一侧设置有后隔板,所述滤筒内设置有活性炭,所述活性炭位于所述前隔板和所述后隔板之间;所述前隔板和所述后隔板均固定在所述滤筒内部,所述前隔板下部开设有进水孔,所述后隔板上部开设有出水孔。采用上述结构,输水管道中的水从前接管流入到滤筒中,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下,水中的游离氯、有机物、色废、异味等得到有效去除,水净化后将通过出水孔和后接管流出,从而实现了净化水的作用。结构简单,为小型设备,可直接连接在水管上使用,使用范围较广,安装、携带都很方便。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滤筒顶部为敞口设置且敞口处盖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滤筒法兰连接。采用上述结构,便于打开盖体进行清洗、检修或活性炭更换等。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前隔板和所述后隔板上部分别与所述盖板底面接触,下部分别固定在所述滤筒内底部;所述前隔板和所述后隔板用于将所述滤筒分隔成前、中、后三个独立腔室,所述前接管与前腔室连通,所述活性炭填充在中腔室内,所述后接管与后腔室连通。采用上述结构,防止活性炭在滤筒中到处乱窜,提高了水与活性炭之间的接触面积,吸附效果较好。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活性炭填充在所述中腔室中部及下部,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活性炭上方,所述中腔室通过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后腔室连通,所述前腔室通过所述进水孔与所述中腔室连通,所述进水孔与所述出水孔均设置有多个。采用上述结构,便于水在滤筒中顺利流通。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进水孔与所述出水孔孔径均小于所述活性炭粒径。采用上述结构,防止活性炭通过进水孔进入到前腔室中,通过出水孔进入到后腔室中。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输水管道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前接管与所述第一管道法兰连接,所述后接管与所述第二管道法兰连接。采用上述结构,拆装方便,且连接紧密性较好,防止漏水现象的发生。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输水管道内的水由所述第一管道流向所述第二管道,所述前接管固定有滤网,所述滤网固定在所述前接管内壁上。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将水中的一些固体颗粒,如泥沙、铁锈等滤除。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前接管上设有反清洗水出口,所述反清洗水出口位于所述滤网前侧,所述后接管上设有反清洗水进口。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反冲洗过滤器本体。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管道中的水从前接管流入到滤筒中,前接管中的滤网可以拦截水中的一些固体颗粒,如泥沙、铁锈等,穿过滤网的水将先进入到前腔室中,然后再通过进水孔进入到中腔室中,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下,水中的游离氯、有机物、色废、异味等得到有效去除,水净化后将通过出水孔进入到后腔室内,然后再通过后接管进入到第二管道中,从而实现了净化水的作用。为小型设备,结构简单,可直接连接在水管上使用,使用范围较广,安装、携带都很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过滤器本体的安装结构;图2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过滤器本体的内部结构;图3是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过滤器本体的结构。图中,1、过滤器本体;101、滤筒;102、后隔板;103、活性炭;104、前隔板;105、进水孔;106、出水孔;107、后接管;108、前接管;109、反清洗水进口;110、反清洗水出口;111、滤网;112、盖板;21、第一管道;22、第二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器,如图1-3所示,包括用于连接在输水管道上的过滤器本体1。过滤器本体1包括滤筒101、后接管107和前接管108,前接管108和后接管107分别固定在滤筒101前后两侧的上部且分别与输水管道连接。具体的,输水管道包括第一管道21和第二管道22,前接管108一端与滤筒10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管道21法兰连接,后接管107一端与滤筒10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管道22法兰连接。输水管道内的水由第一管道21流向第二管道22,前接管108内固定有用于拦截水中固体杂质的滤网111,滤网111固定在前接管108内壁上。参照图1-3,滤筒101顶部为敞口设置且敞口处盖设有盖板112,盖板112与滤筒101法兰连接。滤筒101在靠近前接管108一侧设置有前隔板104,在靠近后接管107一侧设置有后隔板102,前隔板104和后隔板102均固定在滤筒101内部。前隔板104和后隔板102对称设置在滤筒101中心两侧,前隔板104和后隔板102平行。滤筒101内设置有活性炭103,活性炭103位于前隔板104和后隔板102之间。前隔板104和后隔板102上部分别与盖板112底面接触,下部分别固定在滤筒101内底部。前隔板104和后隔板102用于将滤筒101分隔成前、中、后三个独立腔室,前接管108与前腔室连通,活性炭103填充在中腔室内,后接管107与后腔室连通。参照图1-3,为了第一管道21中的水能在滤筒101中得到净化处理,且能顺利穿过滤筒101并进入到第二管道22内,具体的,前隔板104下部开设有进水孔105,后隔板102上部开设有出水孔106。活性炭103填充在中腔室中部及下部,出水孔106位于活性炭103上方,中腔室通过出水孔106与后腔室连通,前腔室通过进水孔105与中腔室连通。进水孔105与出水孔106均设置有多个,多个进水孔105均布在前隔板104下部,多个出水孔106均布在后隔板102上部。进水孔105与出水孔106孔径均小于活性炭103粒径,以防止活性炭103进入到前腔室和后腔室中。进水孔105与出水孔106均为圆形通孔。参照图1-3,为了活性炭103过滤器清洗方便,前接管108上设有反清洗水出口110,后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器,其特征是:包括用于连接在输水管道上的过滤器本体(1),所述过滤器本体(1)包括滤筒(101)、后接管(107)和前接管(108);/n所述前接管(108)和所述后接管(107)分别固定在所述滤筒(101)前后两侧的上部且分别与所述输水管道连接,所述滤筒(101)在靠近所述前接管(108)一侧设置有前隔板(104),在靠近所述后接管(107)一侧设置有后隔板(102),所述滤筒(101)内设置有活性炭(103),所述活性炭(103)位于所述前隔板(104)和所述后隔板(102)之间;/n所述前隔板(104)和所述后隔板(102)均固定在所述滤筒(101)内部,所述前隔板(104)下部开设有进水孔(105),所述后隔板(102)上部开设有出水孔(10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器,其特征是:包括用于连接在输水管道上的过滤器本体(1),所述过滤器本体(1)包括滤筒(101)、后接管(107)和前接管(108);
所述前接管(108)和所述后接管(107)分别固定在所述滤筒(101)前后两侧的上部且分别与所述输水管道连接,所述滤筒(101)在靠近所述前接管(108)一侧设置有前隔板(104),在靠近所述后接管(107)一侧设置有后隔板(102),所述滤筒(101)内设置有活性炭(103),所述活性炭(103)位于所述前隔板(104)和所述后隔板(102)之间;
所述前隔板(104)和所述后隔板(102)均固定在所述滤筒(101)内部,所述前隔板(104)下部开设有进水孔(105),所述后隔板(102)上部开设有出水孔(1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滤筒(101)顶部为敞口设置且敞口处盖设有盖板(112),所述盖板(112)与所述滤筒(101)法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前隔板(104)和所述后隔板(102)上部分别与所述盖板(112)底面接触,下部分别固定在所述滤筒(101)内底部;
所述前隔板(104)和所述后隔板(102)用于将所述滤筒(101)分隔成前、中、后三个独立腔室,所述前接管(108)与前腔室连通,所述活性炭(103)填充在中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海仁黎晓君蒙秋凤黎方正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江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