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正威专利>正文

一种路面湿度调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250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面湿度调整系统,包括路墩和底座,所述路墩中开设有储水空间,所述路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中贯通储水空间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外界的连接处密封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路墩的侧壁连接有吸收露水的循环结构,所述循环结构包括开设在路墩侧壁的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设有开设在路墩内壁的滑腔,所述滑腔中密封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优点在于:通过车流带动的侧向风实现对于液化腔内空气的循环过程,使得在一次循环中湿冷空气被先加热后制冷,从而提高其液化量,实现对于空气中水分的积累作用,并用于在日间对于道路的加湿和除尘工作,具有环保节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面湿度调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路面湿度调整系统。
技术介绍
道路交通是指简称交通车辆和行人在道路上的流动和滞留。有时还包括停放车。企业对人的流动的服务和人对货物的移动,有时还包括货物的储存,则称为“运输”,如旅客运输、货物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等。以上两者总称“交通运输”或“交通与运输”。在中国也常简称为“交通”。由于在很多地区的天气状况为早晚潮湿而中午干燥,因此在车辆实际行驶时会在早晚的路面上行车时凝结大量水雾,影响视线和行驶,而在白天行驶时路面过于干燥而影响周边环境,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路面湿度调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天气原因形成早晚过于潮湿而白天干燥的道路交通状况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路面湿度调整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路面湿度调整系统,包括路墩和底座,所述路墩中开设有储水空间,所述路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中贯通储水空间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外界的连接处密封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路墩的侧壁连接有吸收露水的循环结构;所述循环结构包括开设在路墩侧壁的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设有开设在路墩内壁的滑腔,所述滑腔中密封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远离第一进气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的固定端固定在滑腔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上方开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连通设有液化腔,所述液化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传热层,两个所述传热层中共同连接有多个热电偶,所述滑腔和液化腔共同连通设有气流通道;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下方开设有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与储水空间的底部连通,所述出液通道与外界的连接处设有喷水头,所述出液通道与储水空间的连接处设有开启结构。在上述路面湿度调整系统中,所述开启结构包括套接在出液通道与储水空间连接处的金属环,所述金属环固定连接有多个套杆并且远离金属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路墩的侧壁开设有凹型槽,所述密封板密封凹型槽。在上述路面湿度调整系统中,所述气流通道与液化腔连通的一端靠近第一进气口的一侧,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液化腔连通的一端远离第一进气口的一侧,中间的所述热电偶外套接有分层块并且气流通道正对分层块。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利用车流量在经过路墩时形成的横向风流,使得在路墩靠近路面的单侧面形成一个短暂的负压环境,使得通过第一进气口和进气口导向风流,使得外界空气进入液化腔内被先加热后制冷,实现液化空气中的水分子的效果,并在储水空间进行累计;2、具体过程为,当外界车流经过带动侧向风流时,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同时受到负压作用,在第二进气口处,液化腔内的空气被向外吸出,由于密封板中贯穿设有通气小孔,并且孔径较小,在单位时间内密封板移动形成的气体移动速度大于空气从通气小孔中流动的速度,因此在第一进气口处,密封板向外移动,而当外界失去侧向风流后,在弹簧弹力和气压作用下密封板以更大幅度的位移向反方向滑动,这样的好处在于将密封板内空气向液化腔输出,形成液化腔内的空气循环;3、设置密封板在反方向滑动时会连通太阳能电池板,使得对热电偶进行供电,热电偶在两侧分别对两个传热层进行加热和制冷,使得从滑腔输出至液化腔的气体经过制热端加热,在后续气体的推动作用下向冷端移动,从而使得气体中水分子被加热后遇冷液化为液态水,并向储水空间一侧输出;4、在气流通道正对的热电偶外套接有分层块,使得气体在进入时发生边界分离,则将以直线旋涡的形式进入液化腔内,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使进入的气体充分与传热层进行导热过程,增大了液化效果,当外界车流继续带动下一次侧向风时,在外界负压的作用下使得液化腔内液化后的气体排出并通过密封板重新输入新一部分的潮湿空气,则实现了对周围环境的除湿工作,具有自启动的优点和功能;5、而底部设置的开启装置,通过外界温度的变化实现对于金属环的热膨胀效果,使其靠近环内一侧弯曲,从而带动多个套杆和密封板脱离密封凹型槽的状态,此时储水空间内水可以对外输出,并在喷水头的作用下实现对外界喷水吸热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路面湿度调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路面湿度调整系统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路面湿度调整系统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路墩、2底座、3储水空间、4太阳能电池板、5第三连接管、6进水管、7过滤网、8第一进气口、9滑腔、10滑板、11弹簧、12第二进气口、13液化腔、14传热层、15热电偶、16气流通道、17出液通道、18喷水头、19金属环、20密封板、21凹型槽、22分层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路面湿度调整系统,包括路墩1和底座2,路墩1中开设有储水空间3,路墩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4,太阳能电池板4中贯通储水空间3的进水管6,进水管6与外界的连接处密封连接有过滤网7,路墩1的侧壁连接有吸收露水的循环结构;循环结构包括开设在路墩1侧壁的第一进气口8,第一进气口8连通设有开设在路墩1内壁的滑腔9,滑腔9中密封滑动连接有滑板10,滑板10远离第一进气口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11,弹簧11的固定端固定在滑腔9的侧壁上,滑板10在自然位置靠近储水空间3一侧设有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的导电层,第一进气口8的上方开设有第二进气口12,第二进气口12连通设有液化腔13,液化腔1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传热层14,两个传热层14中共同连接有多个热电偶15,热电偶15具有在两端分别吸热和放热的功能,滑腔9和液化腔13共同连通设有气流通道16;第一进气口8的下方开设有出液通道17,出液通道17与储水空间3的底部连通,出液通道17与外界的连接处设有喷水头18,喷水头18在液压作用下喷出高压强的水流,出液通道17与储水空间3的连接处设有开启结构,开启结构包括套接在出液通道17与储水空间3连接处的金属环19,金属环19固定连接有多个套杆并且远离金属环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20,路墩1的侧壁开设有凹型槽21,金属环19受热弯曲时会带动套杆脱离密封板20密封凹型槽21的状态。气流通道16与液化腔13连通的一端靠近第一进气口8的一侧,第二进气口12与液化腔13连通的一端远离第一进气口8的一侧,使得输入至液化腔13的气流先被加热,后被制冷液化,而剩余的气体将通过第二进气口12排出,中间的热电偶15外套接有分层块22并且气流通道16正对分层块22,使得在气流经过分层块22时发生边界分离和卡门涡街现象,产生线性涡流。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当外界车流带动侧向分流经过时,路墩1靠近路面的单侧面形成一个短暂的负压环境,在第二进气口12处,液化腔13内的空气被向外吸出,由于密封板20中贯穿设有通气小孔,并且孔径较小,在单位时间内密封板20移动形成的气体移动速度大于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面湿度调整系统,包括路墩(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墩(1)中开设有储水空间(3),所述路墩(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4),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中贯通储水空间(3)的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与外界的连接处密封连接有过滤网(7),所述路墩(1)的侧壁连接有吸收露水的循环结构;/n所述循环结构包括开设在路墩(1)侧壁的第一进气口(8),所述第一进气口(8)连通设有开设在路墩(1)内壁的滑腔(9),所述滑腔(9)中密封滑动连接有滑板(10),所述滑板(10)远离第一进气口(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固定端固定在滑腔(9)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进气口(8)的上方开设有第二进气口(12),所述第二进气口(12)连通设有液化腔(13),所述液化腔(1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传热层(14),两个所述传热层(14)中共同连接有多个热电偶(15),所述滑腔(9)和液化腔(13)共同连通设有气流通道(16);/n所述第一进气口(8)的下方开设有出液通道(17),所述出液通道(17)与储水空间(3)的底部连通,所述出液通道(17)与外界的连接处设有喷水头(18),所述出液通道(17)与储水空间(3)的连接处设有开启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湿度调整系统,包括路墩(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墩(1)中开设有储水空间(3),所述路墩(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4),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中贯通储水空间(3)的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与外界的连接处密封连接有过滤网(7),所述路墩(1)的侧壁连接有吸收露水的循环结构;
所述循环结构包括开设在路墩(1)侧壁的第一进气口(8),所述第一进气口(8)连通设有开设在路墩(1)内壁的滑腔(9),所述滑腔(9)中密封滑动连接有滑板(10),所述滑板(10)远离第一进气口(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固定端固定在滑腔(9)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进气口(8)的上方开设有第二进气口(12),所述第二进气口(12)连通设有液化腔(13),所述液化腔(1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传热层(14),两个所述传热层(14)中共同连接有多个热电偶(15),所述滑腔(9)和液化腔(13)共同连通设有气流通道(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威
申请(专利权)人:王正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