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饰面及木饰面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221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木饰面及木饰面的制作方法,包括面板,所述面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板,所述背板由杨树制成,所述保温板由岩棉制成,所述面板由枫木制成,所述面板的厚度为5毫米,所述保温板的厚度为7毫米,所述背板的厚度为10毫米。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的木饰面,能够符合环保无污染的要求,顺应环保的时代潮流,同时具有抗形变、防水、防霉和耐磨等优点,延长了木饰面的使用寿命,有效避免在使用中出现损坏,从而避免给带来麻烦,可以多次回收利用,提高了对木饰面的体验感,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提高了木饰面的实用性和使用性,解决了以往木饰面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木饰面及木饰面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木饰面
,具体为木饰面及木饰面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木板墙面是指由木骨架和板材两部分组成,事先应该在墙体内每隔500mm~1000mm预埋防腐木砖或打入木楔,用来固定龙骨;为了防止板材变形,在墙上刷热沥青一道或改性沥青一道,干铺油毡一层;用钉子将龙骨(墙筋)钉于木砖或木楔上,龙骨间距一般为450mm~600mm,具体尺寸按板材规格确定;用暗钉将木板面材钉于木骨架上,表面刷漆,木板墙面要注意边缝、压顶、板缝等的细部处理,板材墙面的种类很多,有木制板材、装饰板材、金属板材、玻璃墙面等,此类墙面的装修不同于抹灰、铺贴墙面等湿作业法的装修,它属于干作业法的装修,其最大的特点是污染小,为了防止板材变形,在墙上刷热沥青一道或改性沥青一道,干铺油毡一层;用钉子将龙骨钉于木砖或木楔上,龙骨间距一般为450mm~600mm,具体尺寸按板材规格确定;用暗钉将木板面材钉于木骨架上,表面刷漆,木板墙面要注意边缝、压顶、板缝等的细部处理,但以往的木饰面大多使用寿命短,不具有抗形变、防水、防霉和耐磨等优点,容易在使用中出现损坏,从而给带来麻烦,降低了对木饰面的体验感,不能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由于以上存在的问题,降低了木饰面的实用性和使用性,针对性地推出了木饰面及木饰面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木饰面及木饰面的制作方法,具备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解决了以往木饰面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木饰面,包括面板,所述面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板。优选的,所述背板由杨树制成,所述保温板由岩棉制成,所述面板由枫木制成。优选的,所述面板的厚度为5毫米,所述保温板的厚度为7毫米,所述背板的厚度为10毫米。优选的,所述面板和背板的长度均为80厘米,所述面板和背板的宽度均为60厘米,所述保温板的长度为75厘米,所述保温板的宽度为55厘米。木饰面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机械设备对面板和背板进行切割,使面板和背板的尺寸略大于规定的尺寸,通过对面板和背板进行抛光,使面板和背板的尺寸达到规定的尺寸;B、通过将背板浸入漂白液中,通过漂白液对背板进行漂白处理;C、通过将背板移动至烘干装置,通过烘干装置对漂白后的背板进行烘干处理;D、通过将面板和背板浸入全三胺浸胶中,通过全三胺浸胶在面板和背板的表面形成保护层;E、通过将面板和背板移动至烘干装置,通过烘干装置对面板和背板进行烘干处理,使保护层快速固化;F、通过将面板移动至印花装置,通过数码印花装置将墨水喷印到面板的表面;G、通过将印花后的面板移动至烘干装置,通过烘干装置对印花进行固色烘干;H、通过将面板和背板移动至涂布装置进行涂布加工,通过涂布装置在面板和背板的表面涂布耐磨涂层;I、通过将涂布后的面板和背板再次移动至烘干装置,通过烘干装置对面板和背板进行再次烘干,使耐磨涂层快速固化;J、通过高分子无机粘合剂对面板、保温板和背板进行热压粘接,即可得到所需产品。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的漂白液为双氧水,其常用的浓度为15-30%,通过双氧水的氧化性分解木材的色素,使之变白,为了加速漂白速度,可在双氧水中掺入氨水,氨水不可加入过多,一般情况下,25%的氨水加入量约为双氧水的5-10%左右。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的全三胺浸胶又叫三胺胶,是一种高度抗水、防霉、无污染的保护剂,能够提高木材的强度。优选的,所述步骤F中的数码印花装置采用水性颜料墨水,用于提高印花效果。优选的,所述步骤H中的耐磨涂层的材质为聚氨酯,能够提高面板和背板的强度、韧性、耐磨能力和防水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本专利技术制作的木饰面,能够符合环保无污染的要求,顺应环保的时代潮流,同时具有抗形变、防水、防霉和耐磨等优点,延长了木饰面的使用寿命,有效避免在使用中出现损坏,从而避免给带来麻烦,可以多次回收利用,提高了对木饰面的体验感,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提高了木饰面的实用性和使用性,解决了以往木饰面使用寿命短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俯视图。图中:1、面板;2、保温板;3、背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木饰面,包括面板1,面板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保温板2,保温板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板3,背板3由杨树制成,保温板2由岩棉制成,面板1由枫木制成面板1的厚度为5毫米,保温板2的厚度为7毫米,背板3的厚度为10毫米,面板1和背板3的长度均为80厘米,面板1和背板3的宽度均为60厘米,保温板2的长度为75厘米,保温板2的宽度为55厘米。木饰面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机械设备对面板1和背板3进行切割,使面板1和背板3的尺寸略大于规定的尺寸,通过对面板1和背板3进行抛光,使面板1和背板3的尺寸达到规定的尺寸;B、通过将背板3浸入漂白液中,通过漂白液对背板3进行漂白处理;C、通过将背板3移动至烘干装置,通过烘干装置对漂白后的背板3进行烘干处理;D、通过将面板1和背板3浸入全三胺浸胶中,通过全三胺浸胶在面板1和背板3的表面形成保护层;E、通过将面板1和背板3移动至烘干装置,通过烘干装置对面板1和背板3进行烘干处理,使保护层快速固化;F、通过将面板1移动至印花装置,通过数码印花装置将墨水喷印到面板1的表面;G、通过将印花后的面板1移动至烘干装置,通过烘干装置对印花进行固色烘干;H、通过将面板1和背板3移动至涂布装置进行涂布加工,通过涂布装置在面板1和背板3的表面涂布耐磨涂层;I、通过将涂布后的面板1和背板3再次移动至烘干装置,通过烘干装置对面板1和背板3进行再次烘干,使耐磨涂层快速固化;J、通过高分子无机粘合剂对面板1、保温板2和背板3进行热压粘接,即可得到所需产品。实施例1木饰面,包括面板1,面板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保温板2,保温板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板3,背板3由杨树制成,保温板2由岩棉制成,面板1由枫木制成,面板1的厚度为5毫米,保温板2的厚度为7毫米,背板3的厚度为10毫米,面板1和背板3的长度均为80厘米,面板1和背板3的宽度均为60厘米,保温板2的长度为75厘米,保温板2的宽度为55厘米,木饰面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机械设备对面板1和背板3进行切割,使面板1和背板3的尺寸略大于规定的尺寸,通过对面板1和背板3进行抛光,使面板1和背板3的尺寸达到规定的尺寸;B、通过将背板3浸入漂白液中,通过漂白液对背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木饰面,包括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保温板(2),所述保温板(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板(3)。/n

【技术特征摘要】
1.木饰面,包括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保温板(2),所述保温板(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3)由杨树制成,所述保温板(2)由岩棉制成,所述面板(1)由枫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的厚度为5毫米,所述保温板(2)的厚度为7毫米,所述背板(3)的厚度为1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和背板(3)的长度均为80厘米,所述面板(1)和背板(3)的宽度均为60厘米,所述保温板(2)的长度为75厘米,所述保温板(2)的宽度为55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饰面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机械设备对面板(1)和背板(3)进行切割,使面板(1)和背板(3)的尺寸略大于规定的尺寸,通过对面板(1)和背板(3)进行抛光,使面板(1)和背板(3)的尺寸达到规定的尺寸;
B、通过将背板(3)浸入漂白液中,通过漂白液对背板(3)进行漂白处理;
C、通过将背板(3)移动至烘干装置,通过烘干装置对漂白后的背板(3)进行烘干处理;
D、通过将面板(1)和背板(3)浸入全三胺浸胶中,通过全三胺浸胶在面板(1)和背板(3)的表面形成保护层;
E、通过将面板(1)和背板(3)移动至烘干装置,通过烘干装置对面板(1)和背板(3)进行烘干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班刘国良李军杨雷生黄律王志威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圭元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