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型减震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19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承载型减震支撑,所述减震支撑包括:芯材、套筒、填充材料、封闭机构及支撑机构;所述芯材的主体部分设置于套筒内;所述封闭机构设置于套筒的两端,能将套筒密封;所述支撑机构连接芯材的对应部位,使得芯材、套筒、封闭机构及支撑机构在套筒内形成至少两个填充空间,各填充空间内填充所述填充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承载型减震支撑,自重轻,可节省材料,节约制备成本及运输成本;同时可提高安装的方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承载型减震支撑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减震装置
,涉及一种减震支撑,尤其涉及一种承载型减震支撑。
技术介绍
减震支撑也称屈曲约束支撑、防屈曲支撑,由核心单元、外约束单元等部分组成,利用核心单元产生弹塑性滞回变形耗散能量的减震装置。传统的H型屈曲约束支撑芯材采用的是焊接型H型钢,H型钢在焊接过程中高温直接影响母材性能造成屈曲约束支撑抗疲劳性能差。同时,传统的H型屈曲约束支撑填充采用整体填充,自重大。此外,传统的H型屈曲约束支撑弹性头需要扩大接头及钢板厚度。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减震支撑结构,以便克服现有减震支撑结构存在的上述至少部分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承载型减震支撑,自重轻,可节省材料,节约制备成本及运输成本;同时可提高安装的方便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承载型减震支撑,所述减震支撑包括:芯材、套筒、填充材料、无粘结材料、防滑条、四个角钢及两个封头板;所述芯材为H型芯材,所述芯材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及第三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分别连接第一板体及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及第三板体的外表面分别涂有无粘结材料,形成无粘结材料层;所述套筒及两个封头板能形成一空间,使得所述芯材除两端外的主要部分及填充材料设置于所述空间内;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小于套筒的宽度,第二板体的高度小于套筒的宽度;四个角钢包括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第三角钢及第四角钢;所述第一角钢的两个钢板分别固定于套筒第一侧壁的上部及第一板体的第一侧,第二角钢的两个钢板分别固定于套筒第二侧壁的上部及第一板体的第二侧;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第一板体、套筒及两个封头板形成一第一空间,第一空间内设置填充材料;所述第三角钢的两个钢板分别固定于套筒第一侧壁的下部及第二板体的第一侧,第四角钢的两个钢板分别固定于套筒第二侧壁的上部及第二板体的第二侧;第三角钢、第四角钢、第二板体、套筒及两个封头板形成一第二空间,第二空间内设置填充材料。一种承载型减震支撑,所述减震支撑包括:芯材、套筒、填充材料、封闭机构及支撑机构;所述芯材的主体部分设置于套筒内;所述封闭机构设置于套筒的两端,能将套筒密封;所述支撑机构连接芯材的对应部位,使得芯材、套筒、封闭机构及支撑机构在套筒内形成至少两个填充空间,各填充空间内填充所述填充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芯材外表面涂覆有无粘结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无粘结材料为2mm厚防水卷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四个角钢;四个角钢包括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第三角钢及第四角钢;所述第一角钢的两个钢板分别固定于套筒第一侧壁的上部及第一板体的第一侧,第二角钢的两个钢板分别固定于套筒第二侧壁的上部及第一板体的第二侧;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第一板体、套筒及两个封头板形成一第一空间,第一空间内设置填充材料;所述第三角钢的两个钢板分别固定于套筒第一侧壁的下部及第二板体的第一侧,第四角钢的两个钢板分别固定于套筒第二侧壁的上部及第二板体的第二侧;第三角钢、第四角钢、第二板体、套筒及两个封头板形成一第二空间,第二空间内设置填充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套筒与芯材之间外设有防滑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芯材为H型芯材,所述芯材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及第三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分别连接第一板体及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及第三板体的外表面分别涂有无粘结材料,形成无粘结材料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封闭机构包括两个封头板;所述套筒及两个封头板能形成一空间,使得所述芯材除两端外的主要部分及填充材料设置于所述空间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套筒为剖面为矩形的空心钢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填充材料为细石混凝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承载型减震支撑,自重轻,可节省材料,节约制备成本及运输成本;同时可提高安装的方便度。本专利技术承载型减震支撑焊接少,对母材损伤小,性能优越;同时,承载型减震支撑屈曲约束支撑采用局部填充,自重轻。此外,本专利技术承载型减震支撑芯材通长,不需要另外焊接弹性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承载型减震支撑的芯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承载型减震支撑的剖视图。图3为图2的1-1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为了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该部分的描述只针对几个典型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并不仅局限于实施例描述的范围。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手段与实施例中的一些技术特征进行相互替换也在本专利技术描述和保护的范围内。说明书中的“连接”既包含直接连接,也包含间接连接。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承载型减震支撑,所述减震支撑包括:芯材、套筒、填充材料、封闭机构及支撑机构;所述芯材的主体部分设置于套筒内;所述封闭机构设置于套筒的两端,能将套筒密封;所述支撑机构连接芯材的对应部位,使得芯材、套筒、封闭机构及支撑机构在套筒内形成至少两个填充空间,各填充空间内填充所述填充材料。图1至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承载型减震支撑的芯材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减震支撑包括:芯材1、套筒2、填充材料3、无粘结材料4、防滑条5、四个角钢6及两个封头板7。所述芯材1为H型芯材,所述芯材1包括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及第三板体13,所述第二板体12分别连接第一板体11及第三板体13;所述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及第三板体13的外表面分别涂有无粘结材料4,形成无粘结材料层。所述套筒2及两个封头板7能形成一空间,使得所述芯材1除两端外的主要部分及填充材料3设置于所述空间内。所述第一板体11的宽度小于套筒2的宽度,第二板体12的高度小于套筒2的宽度;四个角钢6包括第一角钢61、第二角钢62、第三角钢63及第四角钢64。所述第一角钢61的两个钢板分别固定于套筒2第一侧壁的上部及第一板体11的第一侧,第二角钢12的两个钢板分别固定于套筒2第二侧壁的上部及第一板体11的第二侧;第一角钢61、第二角钢62、第一板体11、套筒2及两个封头板7形成一第一空间,第一空间内设置填充材料3。所述第三角钢63的两个钢板分别固定于套筒第一侧壁的下部及第二板体12的第一侧,第四角钢64的两个钢板分别固定于套筒2第二侧壁的上部及第二板体12的第二侧;第三角钢63、第四角钢64、第二板体12、套筒2及两个封头板7形成一第二空间,第二空间内设置填充材料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套筒2为剖面为矩形的空心钢管,所述套筒2与芯材1之间还设有防滑条5(防滑条5可设置于芯板1中部),所述填充材料3为C30细石混凝土,所述无粘结材料为2mm厚防水卷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载型减震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撑包括:芯材、套筒、填充材料、无粘结材料、防滑条、四个角钢及两个封头板;/n所述芯材为H型芯材,所述芯材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及第三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分别连接第一板体及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及第三板体的外表面分别涂有无粘结材料,形成无粘结材料层;/n所述套筒及两个封头板能形成一空间,使得所述芯材除两端外的主要部分及填充材料设置于所述空间内;/n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小于套筒的宽度,第二板体的高度小于套筒的宽度;四个角钢包括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第三角钢及第四角钢;/n所述第一角钢的两个钢板分别固定于套筒第一侧壁的上部及第一板体的第一侧,第二角钢的两个钢板分别固定于套筒第二侧壁的上部及第一板体的第二侧;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第一板体、套筒及两个封头板形成一第一空间,第一空间内设置填充材料;/n所述第三角钢的两个钢板分别固定于套筒第一侧壁的下部及第二板体的第一侧,第四角钢的两个钢板分别固定于套筒第二侧壁的上部及第二板体的第二侧;第三角钢、第四角钢、第二板体、套筒及两个封头板形成一第二空间,第二空间内设置填充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载型减震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撑包括:芯材、套筒、填充材料、无粘结材料、防滑条、四个角钢及两个封头板;
所述芯材为H型芯材,所述芯材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及第三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分别连接第一板体及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及第三板体的外表面分别涂有无粘结材料,形成无粘结材料层;
所述套筒及两个封头板能形成一空间,使得所述芯材除两端外的主要部分及填充材料设置于所述空间内;
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小于套筒的宽度,第二板体的高度小于套筒的宽度;四个角钢包括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第三角钢及第四角钢;
所述第一角钢的两个钢板分别固定于套筒第一侧壁的上部及第一板体的第一侧,第二角钢的两个钢板分别固定于套筒第二侧壁的上部及第一板体的第二侧;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第一板体、套筒及两个封头板形成一第一空间,第一空间内设置填充材料;
所述第三角钢的两个钢板分别固定于套筒第一侧壁的下部及第二板体的第一侧,第四角钢的两个钢板分别固定于套筒第二侧壁的上部及第二板体的第二侧;第三角钢、第四角钢、第二板体、套筒及两个封头板形成一第二空间,第二空间内设置填充材料。


2.一种承载型减震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撑包括:芯材、套筒、填充材料、封闭机构及支撑机构;
所述芯材的主体部分设置于套筒内;所述封闭机构设置于套筒的两端,能将套筒密封;所述支撑机构连接芯材的对应部位,使得芯材、套筒、封闭机构及支撑机构在套筒内形成至少两个填充空间,各填充空间内填充所述填充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型减震支撑,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材外表面涂覆有无粘结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载型减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成赵阳丰锐张奇丁冉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智聚智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