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楼板处现浇板带小拼缝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2194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叠合楼板处现浇板带小拼缝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安装在叠合楼板中小凹槽下方的施工支撑机构,所述施工支撑机构包括紧贴叠合楼板的模块托板和安装在模块托板上承托支撑装置,所述承托支撑装置包括承压支架和抵触支撑机构;所述抵触支撑机构包括垂直抵触在模块托板上的木方和抵触在木方下方的顶托;所述承压支架包括至少两列纵向支撑杆,同一列的所述纵向支撑杆之间水平连接有辅助连接杆,相邻两列间对应位置的两根所述纵向支撑杆之间连接有辅助稳定杆,每根所述纵向支撑杆的底部均安装有垫脚;所述顶托的底部同轴固定安装在纵向支撑杆的顶端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以使叠合楼板结合拼接紧密,避免建筑结构产生裂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叠合楼板处现浇板带小拼缝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叠合楼板处现浇板带小拼缝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结构设计要求,采用叠合楼板施工时,现浇板带部位会产生小拼缝。裂缝控制的常规方法是在现浇段浇筑混凝土前,在叠合楼板和模板之间小拼缝处贴胶条,但是这样往往会浪费材料,工序复杂,增加工人劳动负担,耗时较长,也容易产生漏浆现象。本专利充分考虑叠合楼板与模板拼接特点,通过节点凹槽设计及木方定压作用,有效避免现浇板带小拼缝处漏浆问题,提高施工效率,杜绝拼封不严,漏浆现象的发生,提高楼板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叠合楼板处现浇板带小拼缝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叠合楼板处现浇板带小拼缝施工装置,包括安装在叠合楼板中小凹槽下方的施工支撑机构,所述施工支撑机构包括紧贴叠合楼板的模块托板和安装在模块托板上承托支撑装置,所述承托支撑装置包括承压支架和抵触支撑机构;所述抵触支撑机构包括垂直抵触在模块托板上的木方和抵触在木方下方的顶托;所述承压支架包括若干根纵向支撑杆,若干根纵向支撑杆排列成至少两列,同一列的所述纵向支撑杆之间水平连接有辅助连接杆,相邻两列间对应位置的两根所述纵向支撑杆之间连接有辅助稳定杆,每根所述纵向支撑杆的底部均安装有垫脚;所述顶托的底部同轴固定安装在纵向支撑杆的顶端上。作为优选的,所述木方的两最小面分别抵触在模块托板底面和顶托顶面上。作为优选的,所述木方的两最小面分别与模块托板底面和顶托顶面过盈抵触。作为优选的,所述辅助连接杆和辅助稳定杆均为钢管。作为优选的,所述垫脚包括配重垫脚。作为优选的,所述纵向支撑杆的上段和下段分别连接有一组辅助连接杆和辅助稳定杆。装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处现浇板带小拼缝施工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测绘叠合楼板处现浇板带上小拼缝的位置,确定需要施工支撑机构提供抵触支撑的作用范围;(2)根据确定的施工支撑机构提供抵触支撑的作用范围,排布合适的纵向支撑杆,并在纵向支撑杆底部装配垫脚使其稳定站立;(3)在直立的纵向支撑杆上安装辅助连接杆和辅助稳定杆;(4)将顶托的底端同轴嵌入纵向支撑杆的顶端;(5)将模块托板紧贴安装在叠合楼板的下表面上,并将木方塞入模块托板和顶托顶端之间,使之与模块托板底面和顶托顶面过盈抵触,实现托举支撑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模块托板下方支设木方,使得模块托板与叠合楼板接缝处紧贴,从而使得叠合楼板现浇板带小拼缝处不易漏浆爆模;(2)在模块托板下方搭设木方支撑,木方能够有效地承受模块托板的自重,以及在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在木方的加固作用下,可以使模块托板柔性弯曲与叠合楼板接缝处紧密连接,防止漏浆现象的发生;(3)木方、顶托、纵向支撑杆、辅助连接杆、辅助稳定杆以及垫脚形成一个牢固结构体系,使得预制叠合板和模板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仍然紧密结合,不变形,不倾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叠合楼板处现浇板带小拼缝施工装置的后浇带接缝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叠合楼板处现浇板带小拼缝施工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叠合楼板处现浇板带小拼缝施工装置的侧视图。图中:叠合楼板-1、小凹槽-2、模块托板-3、木方-4、顶托-5、纵向支撑杆-6、辅助连接杆-7、辅助稳定杆-8、垫脚-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实施例1:一种叠合楼板处现浇板带小拼缝施工装置,包括安装在叠合楼板1中小凹槽2下方的施工支撑机构,施工支撑机构包括紧贴叠合楼板1的模块托板3和安装在模块托板3上承托支撑装置,承托支撑装置包括承压支架和抵触支撑机构;抵触支撑机构包括垂直抵触在模块托板3上的木方4和抵触在木方4下方的顶托5;承压支架包括若干根纵向支撑杆6,若干根纵向支撑杆6排列成至少两列,同一列的纵向支撑杆6之间水平连接有辅助连接杆7,相邻两列间对应位置的两根纵向支撑杆6之间连接有辅助稳定杆8,每根纵向支撑杆6的底部均安装有垫脚9;顶托5的底部同轴固定安装在纵向支撑杆6的顶端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在模块托板3下方支设木方4,使得模块托板3与叠合楼板1接缝处紧贴,从而使得叠合楼板1现浇板带小拼缝处不易漏浆爆模;(2)在模块托板3下方搭设木方4支撑,木方4能够有效地承受模块托板3的自重,以及在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在木方4的加固作用下,可以使模块托板3柔性弯曲与叠合楼板1接缝处紧密连接,防止漏浆现象的发生;(3)木方4、顶托5、纵向支撑杆6、辅助连接杆7、辅助稳定杆8以及垫脚9形成一个牢固结构体系,使得预制叠合板和模板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仍然紧密结合,不变形,不倾斜。木方4的两最小面分别抵触在模块托板3底面和顶托5顶面上,且木方4的两最小面分别与模块托板3底面和顶托5顶面过盈抵触。在叠合楼板1下部开小凹槽2,小凹槽2部位支设木方4,木方4过盈抵触在模块托板3底面上,使得模板与叠合板接缝处紧贴,从而使得叠合楼板1现浇板带小拼缝处不易漏浆爆模。辅助连接杆7和辅助稳定杆8均为钢管,这里的钢管尤其选择为圆管,可以获得最佳的结构强度。这里辅助连接杆7、辅助稳定杆8和纵向支撑杆6之间采用扣件相连接。垫脚9包括配重垫脚9,依次保证承托支撑装置的稳定。纵向支撑杆6的上段和下段分别连接有一组辅助连接杆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合楼板处现浇板带小拼缝施工装置,包括安装在叠合楼板中小凹槽下方的施工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支撑机构包括紧贴叠合楼板的模块托板和安装在模块托板上承托支撑装置,所述承托支撑装置包括承压支架和抵触支撑机构;/n所述抵触支撑机构包括垂直抵触在模块托板上的木方和抵触在木方下方的顶托;/n所述承压支架包括若干根纵向支撑杆,若干根纵向支撑杆排列成至少两列,同一列的所述纵向支撑杆之间水平连接有辅助连接杆,相邻两列间对应位置的两根所述纵向支撑杆之间连接有辅助稳定杆,每根所述纵向支撑杆的底部均安装有垫脚;/n所述顶托的底部同轴固定安装在纵向支撑杆的顶端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楼板处现浇板带小拼缝施工装置,包括安装在叠合楼板中小凹槽下方的施工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支撑机构包括紧贴叠合楼板的模块托板和安装在模块托板上承托支撑装置,所述承托支撑装置包括承压支架和抵触支撑机构;
所述抵触支撑机构包括垂直抵触在模块托板上的木方和抵触在木方下方的顶托;
所述承压支架包括若干根纵向支撑杆,若干根纵向支撑杆排列成至少两列,同一列的所述纵向支撑杆之间水平连接有辅助连接杆,相邻两列间对应位置的两根所述纵向支撑杆之间连接有辅助稳定杆,每根所述纵向支撑杆的底部均安装有垫脚;
所述顶托的底部同轴固定安装在纵向支撑杆的顶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处现浇板带小拼缝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方的两最小面分别抵触在模块托板底面和顶托顶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合楼板处现浇板带小拼缝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方的两最小面分别与模块托板底面和顶托顶面过盈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处现浇板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文高杨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泾东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