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泥石流防冲刷跌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15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黄土区泥石流防冲刷跌水结构,包括:排导结构,所述排导结构包括依次设置有第一水平段、倾斜段和第二水平段,其中,所述第一水平段高于所述第二水平段,所述倾斜段内设置有防冲条带,所述第二水平段中设置有消力齿。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排导工程内设防冲刷跌水,一方面方便沟道内行洪,另一方面可通过防冲刷跌水的消能作用,减小泥石流冲刷破坏,同时,各类消力齿分散布设,既不影响排导结构的过流能力,又保证了洪水或泥石流的顺利排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土区泥石流防冲刷跌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黄土区泥石流防冲刷跌水结构。
技术介绍
泥石流是黄土区最为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往往在黄土区泥石流中下游形成一些陡坎,高度从十几米到两三百米不等。为使泥石流顺利流至下游,需布设一些防冲刷跌水,减缓泥石流冲击力和流速。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的跌水结构形式单一,治理费用高且效果不明显,本专利技术注重工程组合,不仅经济、实用,还外表美观、安全性高,能起到很好的防冲消能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黄土区泥石流防冲刷跌水结构,以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黄土区泥石流防冲刷跌水结构,包括:排导结构,所述排导结构包括依次设置有第一水平段、倾斜段和第二水平段,其中,所述第一水平段高于所述第二水平段,所述倾斜段内设置有防冲条带,所述第二水平段中设置有消力齿。优选地,所述防冲条带在水平方向上呈锯齿状延伸。优选地,所述防冲条带的截面呈矩形。优选地,所述矩形的宽为5-20cm、高为3-5cm。优选地,所述消力齿包括多行交错设置的直角梯形消力齿和至少一行组合消力齿,所述直角梯形消力齿和组合消力齿沿远离所述防冲条带的方向依次设置。优选地,所述直角梯形消力齿的迎水面呈斜面。优选地,所述组合消力齿包括位于迎水侧的第一齿、以及位于背水侧的第二齿,所述第一齿与所述直角梯形消力齿结构相同,所述第二齿为矩形消力齿,所述第二齿高于所述第一齿3-5cm。优选地,所述第二水平段包括扩大沟床段,所述消力齿布设于所述扩大沟床段中。优选地,所述扩大沟床段的边缘呈“[”状结构。本专利技术在排导工程内设防冲刷跌水,一方面方便沟道内行洪,另一方面可通过防冲刷跌水的消能作用,减小泥石流冲刷破坏,同时,各类消力齿分散布设,既增大了排导结构的过流能力,又保证了洪水或泥石流的顺利排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防冲条带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1的C-C剖视图;图6为直角梯形消力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组合消力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水平段;2、倾斜段;3、第二水平段;4、防冲条带;5、直角梯形消力齿;6、组合消力齿;7、第一齿;8、第二齿;9、扩大沟床段;10、泥石流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黄土区泥石流防冲刷跌水结构,用于物质颗粒较小的泥流沟道,具体涉及一种排导结构内消力措施,包括:排导结构,所述排导结构包括依次设置有第一水平段1、倾斜段2和第二水平段3,其中,所述第一水平段1高于所述第二水平段3,所述倾斜段2内设置有防冲条带4,所述第二水平段3中设置有消力齿。第一水平段1、倾斜段2之间的夹角为120°-15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中的黄土区泥石流防冲刷跌水结构在排导结构的内部布设防冲条带4,既减小泥石流冲刷破坏和流速,又不影响泥石流行洪断面。优选地,所述防冲条带4在水平方向上呈锯齿状延伸。优选地,所述防冲条带4的截面呈矩形。优选地,所述矩形的宽为5-20cm、高为3-5cm。防冲条带4呈“波纹状”条带多排排列,可分散泥石流流态,一方面防止泥石流集中冲击、破坏排导结构,另一方面减小泥石流流速和冲击力,防止排导沟底部掏空而破坏跌水本身。优选地,所述消力齿包括多行交错设置的直角梯形消力齿5和至少一行组合消力齿6,所述直角梯形消力齿5和组合消力齿6沿远离所述防冲条带4的方向依次设置,以减小泥石流冲击破坏。优选地,所述直角梯形消力齿5的迎水面呈斜面,以减小泥石流的磨蚀作用,保护消力齿自身安全。优选地,所述组合消力齿6包括位于迎水侧的第一齿7、以及位于背水侧的第二齿8,所述第一齿7与所述直角梯形消力齿5结构相同,所述第二齿8为矩形消力齿,所述第二齿8高于所述第一齿7三至五厘米。泥石流方向7自上游向下游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起到加固消力齿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起到防冲槛的作用,可以少量停淤。优选地,所述第二水平段3包括扩大沟床段9,所述消力齿布设于所述扩大沟床段9中,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减小泥石流冲击力和流速,另一方面便于行洪。优选地,所述扩大沟床段9的边缘呈“[”状的平滑过渡结构。在此实施例中,扩大沟床段9水平布设,平滑过渡,呈“方括弧”状,突然增大行洪通道,达到减缓流速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在陡坡段中设置波纹状防冲段,紧邻防冲段布设水平扩大沟床段,扩大沟床内布设防冲齿,逐步减小动能、流速和雍水高度,既可减少泥石流冲击破坏,又可防止泥石流过跌水后越过排导,造成墙后冲刷,从而保证排导设施安全,相较于消力池等现有工程形式来说,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施工简单易行。本专利技术在排导工程内设防冲刷跌水,一方面方便沟道内行洪,另一方面可通过防冲刷跌水的消能作用,减小泥石流冲刷破坏,同时,各类消力齿分散布设,既增大了排导结构的过流能力,又保证了洪水或泥石流的顺利排导。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土区泥石流防冲刷跌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导结构,所述排导结构包括依次设置有第一水平段(1)、倾斜段(2)和第二水平段(3),其中,所述第一水平段(1)高于所述第二水平段(3),所述倾斜段(2)内设置有防冲条带(4),所述第二水平段(3)中设置有消力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土区泥石流防冲刷跌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导结构,所述排导结构包括依次设置有第一水平段(1)、倾斜段(2)和第二水平段(3),其中,所述第一水平段(1)高于所述第二水平段(3),所述倾斜段(2)内设置有防冲条带(4),所述第二水平段(3)中设置有消力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土区泥石流防冲刷跌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冲条带(4)在水平方向上呈锯齿状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土区泥石流防冲刷跌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冲条带(4)的截面呈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黄土区泥石流防冲刷跌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的宽为5-20cm、高为3-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土区泥石流防冲刷跌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齿包括多行交错设置的直角梯形消力齿(5)和至少一行组合消力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耀刚刘兴荣张连科颉丽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