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推式架桥机及其架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214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推式架桥机,包括前导梁、预制梁、尾梁以及连接机构,前导梁、预制梁和尾梁通过连接机构依次可拆卸连接形成主梁,前导梁的下方设有相对于其可纵向移动的辅助支腿和前支腿,前导梁的尾端顶部和尾梁的前端顶部均设有悬臂吊架,悬臂吊架上设有落梁装置以吊起预制梁,尾梁安装于运梁车顶部且相对于其可纵向移动,运梁车尾端顶部安装有滚动支点以对预制梁在运梁车上移动提供滚动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顶推式架桥机的架梁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顶推式架桥机,可大大减小架桥机结构的体积和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推式架桥机及其架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架桥机
,尤其涉及一种顶推式架桥机及其架梁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桥梁施工多采用架桥机进行预制梁架设,所有的架桥机在工作时,均是以架桥机主梁跨越待架设桥跨,利用天车或者驼运小车以简支方式运输预制梁过孔,然后落梁就位,这类架桥机均是将预制梁作为荷载处理,没有利用预制梁自身的承载力,故架桥机结构庞大,不够经济。顶推,通常是针对连续梁施工的一种特殊工艺,顶推梁段与导梁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顶推完成后切割导梁,顶推通常为一次性的施工工艺,导梁连接也就无需考虑反复安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推式架桥机,旨在减小架桥机结构的体积和重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顶推式架桥机,包括前导梁、预制梁、尾梁以及连接机构,其中,所述前导梁、预制梁和尾梁通过连接机构依次可拆卸连接形成主梁,前导梁的下方设有相对于其可纵向移动的前支腿和辅助支腿,前导梁的尾端顶部和尾梁的前端顶部均设有悬臂吊架,悬臂吊架上设有落梁装置以吊起预制梁,尾梁安装于运梁车顶部且相对于其可纵向移动,运梁车尾端顶部安装有滚动支点以对预制梁在运梁车上移动提供滚动支撑。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体外索和抗剪块,预制梁的首尾两端、尾梁前端以及前导梁尾端均固定有反力框,第一体外索穿过前导梁、预制梁以及尾梁反力框将三者连接,尾梁前端和前导梁尾端均安装有可伸缩的抗剪块,抗剪块上安装有顶紧装置,抗剪块伸入预制梁内部后,通过顶紧装置使抗剪键与预制梁内壁顶紧以传递竖向剪力。优选地,前导梁和尾梁端部设置抗剪鼻梁以替换悬臂吊架,,连接机构包括刚性拉杆、纵向抗剪块、对拉杆、吊杆以及第二体外索,预制梁的竖直方向通过其下方的吊具与抗剪鼻梁通过吊杆形成刚性连接,预制梁的水平方向通过刚性拉杆与前导梁和尾梁连接,第二体外索的两端连接预制梁两端的刚性拉杆,对拉杆穿过预制梁内、外表面的纵向抗剪块将内、外表面的纵向抗剪块与预制梁固定。优选地,所述滚动支点包括多个滚轮,滚轮外部设有履带以分散滚动支点处的局部接触压力。优选地,所述尾梁、滚动支点以及前支腿均设置有带有驱动的滚轮,尾梁、滚动支点以及前支腿的滚轮的驱动机构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以实现同步移动控制。优选地,所述滚动支点和前支腿的滚轮的安装高度均可调整。优选地,所述尾梁的尾部与运梁车主梁之间设置有扣挂装置以防止由于重心靠前而使尾梁尾部翘起。优选地,所述前支腿和辅助支腿的长度均可调整。优选地,所述前导梁上安装有前支腿挂轮轨道和辅助支腿轨道,前支腿上安装有前支腿托轮和前支腿挂轮,前支腿托轮和前支腿挂轮分别位于前支腿挂轮轨道的上下两侧,辅助支腿的端部位于辅助支腿轨道上且相对于其可纵向移动。优选地,所述预制梁与前导梁、尾梁均通过多个纵向顶紧千斤顶进行接触以确保接触紧密,实现间隙可调。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上述的顶推式架桥机的架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前导梁、预制梁和尾梁放置到位后,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前导梁、预制梁和尾梁以形成主梁,完成运梁支点和顶推支点的切换;前导梁下方的前支腿移动至前导梁前端并支撑于下一个桥墩上方;通过尾梁下方的滚轮、滚动支点以及前支腿下方的滚轮实现同步驱动主梁向前移动;顶推至辅助支腿到达下一个桥墩时,调整辅助支腿的高度使其支撑于桥墩上方,使前导梁前端增加一个支点;滚动支点向下收起,继续顶推主梁直至预制梁全部顶推到下一桥跨的上方;通过落梁装置将预制梁吊起,拆卸连接机构并使预制梁与前导梁和尾梁分离;通过落梁装置将预制梁位置进行调整,并落梁到位;尾梁滑移至运梁车的尾端以准备进行下一次预制梁的架设工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顶推式架桥机,将预制梁作为架桥机主梁的一部分,简化了架桥机的构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预制梁架设思路,使预制梁能够以顶推的方式移动到待架设孔位上方,经过体系转换后,由落梁吊架将预制梁精调后落到支座垫石上,此时前导梁及附着于前导梁上的架桥机部件也同时完成了过孔工序。本顶推式架桥机可充分利用了预制梁自身的强度和刚度,减小了架桥机结构的体积和重量,降低了架桥机的制造成本,简化了架桥机的安拆工序,在架梁时,可将传统的架梁和架桥机过孔两个工序合并,从而简化了施工工艺。特别适用于铁路、轻轨的整孔预制箱梁的架设,也可用于公路桥梁的架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顶推式架桥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顶推式架桥机第一实施例中尾梁、连接机构和悬臂吊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顶推式架桥机第一实施例中尾梁的侧断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顶推式架桥机第一实施例中连接机构反力框、千斤顶、体外索的相对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顶推式架桥机第一实施例中悬臂吊架侧横断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顶推式架桥机第一实施例中滚动支点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顶推式架桥机第一实施例中滚动支点处横断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顶推式架桥机第一实施例中前支腿断面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顶推式架桥机第一实施例中辅助支腿断面示意图;图10a为本专利技术顶推式架桥机第二实施例中连接机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0b为本专利技术顶推式架桥机第二实施例中连接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下方的吊杆和对拉杆未安装);图11a为本专利技术顶推式架桥机的架梁方法中运输预制梁的结构示意图;图11b为本专利技术顶推式架桥机的架梁方法中连接预制梁的结构示意图;图11c为本专利技术顶推式架桥机的架梁方法中步骤S20的结构示意图;图11d为本专利技术顶推式架桥机的架梁方法中步骤S30的结构示意图;图11e为本专利技术顶推式架桥机的架梁方法中步骤S40的结构示意图;图11f为本专利技术顶推式架桥机的架梁方法中步骤S50的结构示意图;图11g为本专利技术顶推式架桥机的架梁方法中步骤S60的结构示意图;图11h为本专利技术顶推式架桥机的架梁方法中步骤S70的结构示意图;图11i为本专利技术顶推式架桥机的架梁方法中步骤S80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导梁;2-连接机构;3-尾梁;4-滚动支点;5-前支腿;6-辅助支腿;7-悬臂吊架;8-落梁装置;9-预制梁;10-运梁车;1.1-前支腿挂轮轨道,1.2-辅助支腿轨道;2.1-纵向顶紧千斤顶,2.2-第一体外索,2.3-反力框,2.4-抗剪块,2.5-顶紧装置,2.6-抗剪块伸缩千斤顶;3.1-尾梁反挂轮;4.1-滚轮,4.2-履带,4.3-高度调节装置;5.1-前支腿托轮,5.2-前支腿挂轮;2.21-抗剪鼻梁,2.22-刚性拉杆,2.23-第二纵向顶紧千斤顶,2.24-纵向抗剪块,2.25-对拉杆,2.26-第二体外索,2.27-吊杆。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推式架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导梁、预制梁、尾梁以及连接机构,其中,/n所述前导梁、预制梁和尾梁通过连接机构依次可拆卸连接形成主梁,前导梁的下方设有相对于其可纵向移动的前支腿和辅助支腿,前导梁的尾端顶部和尾梁的前端顶部均设有悬臂吊架,悬臂吊架上设有落梁装置以吊起预制梁,尾梁安装于运梁车顶部且相对于其可纵向移动,运梁车尾端顶部安装有滚动支点以对预制梁在运梁车上移动提供滚动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推式架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导梁、预制梁、尾梁以及连接机构,其中,
所述前导梁、预制梁和尾梁通过连接机构依次可拆卸连接形成主梁,前导梁的下方设有相对于其可纵向移动的前支腿和辅助支腿,前导梁的尾端顶部和尾梁的前端顶部均设有悬臂吊架,悬臂吊架上设有落梁装置以吊起预制梁,尾梁安装于运梁车顶部且相对于其可纵向移动,运梁车尾端顶部安装有滚动支点以对预制梁在运梁车上移动提供滚动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式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体外索和抗剪块,预制梁的首尾两端、尾梁前端以及前导梁尾端均固定有反力框,第一体外索穿过前导梁、预制梁以及尾梁反力框将三者连接,尾梁前端和前导梁尾端均安装有可伸缩的抗剪块,抗剪块上安装有顶紧装置,抗剪块伸入预制梁内部后,通过顶紧装置使抗剪键与预制梁内壁顶紧以传递竖向剪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式架桥机,其特征在于,前导梁和尾梁端部设置抗剪鼻梁以替换悬臂吊架,连接机构包括刚性拉杆、纵向抗剪块、对拉杆、吊杆以及第二体外索,预制梁的竖直方向通过其下方的吊具与抗剪鼻梁通过吊杆形成刚性连接,预制梁的水平方向通过刚性拉杆与前导梁和尾梁连接,第二体外索的两端连接预制梁两端的刚性拉杆,对拉杆穿过预制梁内、外表面的纵向抗剪块将内、外表面的纵向抗剪块与预制梁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式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支点包括多个滚轮,滚轮外部设有履带以分散滚动支点处的局部接触压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式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梁、滚动支点以及前支腿均设置有带有驱动的滚轮,尾梁、滚动支点以及前支腿的滚轮的驱动机构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以实现同步移动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杨玮王开强方小林王汉章张宇陈波刘晓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