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拱塔斜拉桥主梁的合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5664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拱塔斜拉桥主梁的合龙系统,其中拱塔竖直设置于斜拉桥中间桥墩上,拱塔两边设置有支架系统和主梁;所述合龙系统包括顶推装置、横调装置、竖调装置和导向装置,所述横调装置一端连接在拱塔侧边,另一端连接在对应主梁的对应侧面;所述竖调装置一端连接在拱塔顶部,另一端连接在对应主梁上端面;所述导向装置成套安装于主梁合龙口两侧;所述顶推装置设置于支架系统中及侧边桥墩的墩顶,可驱动主梁和扣背塔沿着支架系统纵向整体移动,使左主梁和右主梁以拱塔为中心对称地靠拢;所述横调装置和竖调装置协调动作可驱动左主梁和右主梁端面对齐;所述导向装置可引导左主梁和右主梁合龙锁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拱塔斜拉桥主梁的合龙系统
本技术属于桥梁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拱塔斜拉桥主梁合龙系统,无需导梁采用双向顶推可使主梁高精度合龙。
技术介绍
拱塔斜拉桥在小角度低净空跨越既有道路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该类桥型的主梁通常采用支架、顶推、吊装等方法施工,特别是对于桥下公路或铁路行车运输繁忙时,主梁顶推成为首选。目前主梁双向顶推通常采用顶推辅助配切合龙工艺,即通过顶推设备和辅助墩顶的竖向千斤顶调整顶推过程中的钢梁的线形,顶推到位后计算合龙段无应力下料长度,工厂匹配预制,同时在合龙口设置牵引装置调整合龙口状态,采用逐缝调整合龙缝宽度的方法进行合龙段位形调整,焊接合龙。但其缺点是顶推过程中线形不易控制,特别是对于曲线梁的横向纠偏能力不足;对合龙口状态的调整要求高,合龙接缝匹配缺乏主动调整措施,合龙段需逐缝调整合龙缝宽度,两条接缝同步焊接,施工时间较长,施工难度大;同时,拱塔斜拉桥成拱后主梁合龙段吊装空间受限,施工组织难度较大,且合龙段配切改变了构件尺寸和无应力线形,对成桥结构和受力存在一定影响,质量保障度较低。针对目前拱塔斜拉桥主梁双向顶推施工过程中,主梁线形不易控制,特别是对于曲线梁的横向纠偏能力不足,合龙口姿态的调整难度大,缺乏主动合龙口调节措施等问题,期待一种适用于拱塔斜拉桥主梁的高效调节系统用于高精度合龙,以期缩短施工时间,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质量。鉴于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拱塔斜拉桥主梁双向顶推施工过程中,主梁线形不易控制,特别是对于曲线式主梁的横向纠偏能力不足,合龙口姿态的调整难度大,缺乏主动合龙口调节措施。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提出一种用于拱塔斜拉桥主梁的合龙系统,其中拱塔竖直设置于斜拉桥中间桥墩上,拱塔两边的桥墩上设置有支架系统,支架系统上拼装主梁;所述合龙系统包括顶推装置、横调装置、竖调装置和导向装置;所述主梁包括设置于拱塔两边的左主梁和右主梁,每个主梁对应设置一套扣背塔和扣背索,所述扣背塔竖直设置于主梁上;所述扣背索穿过扣背塔顶部,两端锚接于主梁内部端面;所述横调装置一端连接在拱塔侧边,另一端连接在对应主梁的对应侧面;所述竖调装置一端连接在拱塔顶部,另一端连接在对应主梁上端面;所述导向装置成套安装于主梁合龙口两侧;所述顶推装置纵向设置于支架系统中及侧边桥墩的墩顶且抵顶主梁和扣背塔;所述导向装置引导左主梁和右主梁合龙锁定。进一步的,述横调装置包括横拉索和拉横索器;所述拱塔塔根的每侧均设置两个拉横索器,分为左拉横索器和右拉横索器,每个拉横索器连接可带动对应主梁横向移动的一根横拉索;所述横拉索将主梁和拉横索器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竖调装置包括纵拉索和拉纵索器;所述拱塔塔顶的每侧设置两个拉纵索器,分为左拉纵索器和右拉纵索器,每个拉纵索器连接一根可带动对应主梁上下移动的纵拉索;所述纵拉索将主梁和拉纵索器相连。进一步的,所述顶推装置还包括滚轮器和可将主梁顶起并向前推动主梁的千斤顶,所述滚轮器横向垫放在主梁之下;所述千斤顶设置于侧边桥墩的墩顶。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器为滚柱或滚球,滚轮器的材质为硬质的塑料、木质、石料或金属。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装置为楔形导向块,包括成套设置的母导向块和公导向块;其中母导向块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方式设置于左主梁端面侧,公导向块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方式设置于右主梁端面侧,每套导向块中母导向块和公导向块安装位置相对应。进一步的,所述母导向块和公导向块分开设置于主梁的顶板、腹板和底板。进一步的,所述主梁为钢箱梁、混凝土梁或组合梁。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利用拱塔斜拉桥横调装置、竖调装置和顶推装置对两侧主梁进行顶推纠偏,粗调两侧主梁合龙口姿态,利用合龙口楔形导向块实现两主梁高精度对接合龙。2、该合龙系统无需设置合龙口配重及合龙口劲性骨架等临时构造,构造简单,节约造价;横调装置和竖调装置提升了主梁线形调节效率,对曲线式主梁横向位移调节适应性好;合龙口的楔形导向装置主动调整合龙面姿态,实现高精度对接,减少人工干预,施工控制因素单一,施工简单,提高工效。3、横调装置和竖调装置设置与拱塔之上,可同时提供拉力辅助顶推装置将左主梁和右主梁同时拉向拱塔,进一步提高顶推平移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中斜拉桥主梁配置顶推装置后合龙前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左主梁和右主梁被顶推装置推向拱塔后配置横调装置、竖调装置和导向装置合龙前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左主梁和右主梁被顶推装置推向拱塔后配置横调装置、竖调装置和导向装置合龙前的中间部位放大立体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左主梁和右主梁被顶推装置推向拱塔后配置横调装置、竖调装置和导向装置合龙前的正视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左主梁和右主梁被顶推装置推向拱塔后配置横调装置、竖调装置和导向装置合龙前的左视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左主梁和右主梁被顶推装置推向拱塔后配置横调装置、竖调装置和导向装置合龙前的俯视图。图7为本实施例中左主梁、右主梁和导向装置合龙前孤立时立体图。图8为本实施例中左主梁和右主梁合龙完成后的立体图。图9为本实施例中左主梁和右主梁合龙完成后局部放大立体图。图中:1-支架系统;5-导向装置;6-扣背塔;7-扣背索;201-滚轮器;301-横拉索;302-拉横索器;401-纵拉索;402-拉纵索器;501-母导向块;502-公导向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就参考附图和实施例结合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9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搭建一种用于拱塔斜拉桥主梁的合龙系统,其中拱塔竖直设置于斜拉桥中间桥墩上,拱塔两边的桥墩上设置有支架系统1,支架系统1上拼装主梁,具体的,斜拉桥跨越既有公路或铁路线,支架系统1对应分布于既有公路或铁路线两侧;所述合龙系统包括顶推装置、横调装置、竖调装置和导向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拱塔斜拉桥主梁的合龙系统,其中拱塔竖直设置于斜拉桥中间桥墩上,拱塔两边的桥墩上设置有支架系统(1),支架系统(1)上拼装主梁;/n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龙系统包括顶推装置、横调装置、竖调装置和导向装置(5),/n所述主梁包括设置于拱塔两边的左主梁和右主梁,每个主梁对应设置一套扣背塔(6)和扣背索(7),所述扣背塔(6)竖直设置于主梁上;所述扣背索(7)穿过扣背塔(6)顶部,两端锚接于主梁内部端面;/n所述横调装置一端连接在拱塔侧边,另一端连接在对应主梁的对应侧面;/n所述竖调装置一端连接在拱塔顶部,另一端连接在对应主梁上端面;/n所述导向装置(5)成套安装于主梁合龙口两侧;/n所述顶推装置纵向设置于支架系统中及侧边桥墩的墩顶且抵顶主梁和扣背塔;/n所述导向装置(5)引导左主梁和右主梁合龙锁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拱塔斜拉桥主梁的合龙系统,其中拱塔竖直设置于斜拉桥中间桥墩上,拱塔两边的桥墩上设置有支架系统(1),支架系统(1)上拼装主梁;
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龙系统包括顶推装置、横调装置、竖调装置和导向装置(5),
所述主梁包括设置于拱塔两边的左主梁和右主梁,每个主梁对应设置一套扣背塔(6)和扣背索(7),所述扣背塔(6)竖直设置于主梁上;所述扣背索(7)穿过扣背塔(6)顶部,两端锚接于主梁内部端面;
所述横调装置一端连接在拱塔侧边,另一端连接在对应主梁的对应侧面;
所述竖调装置一端连接在拱塔顶部,另一端连接在对应主梁上端面;
所述导向装置(5)成套安装于主梁合龙口两侧;
所述顶推装置纵向设置于支架系统中及侧边桥墩的墩顶且抵顶主梁和扣背塔;
所述导向装置(5)引导左主梁和右主梁合龙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合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调装置包括横拉索(301)和拉横索器(302);所述拱塔塔根的每侧均设置两个拉横索器(302),分为左拉横索器(302)和右拉横索器(302),每个拉横索器(302)连接可带动对应主梁横向移动的一根横拉索(301);所述横拉索(301)将主梁和拉横索器(30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合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调装置包括纵拉索(40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标严爱国文望青王小飞周刚张杰严定国张晓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