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搅拌车洗车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134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车洗车平台,属于混凝土车清洗技术领域,其包括用于停放车体的平台,平台上设置有喷水管,平台侧壁设置有进水管,喷水管与进水管之间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将进水管内的水抽取到喷水管内,平台上表面开设有集水槽,平台上表面固定有带有滤孔的支撑板,支撑板将集水槽的开口覆盖,平台侧壁固定有蓄水箱,集水槽侧壁开设有与蓄水箱侧壁相通的通孔,蓄水箱内壁由上至下依次固定有过滤棉层和活性炭层,过滤棉层位于通孔下方,进水管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与蓄水箱密封连通,进水管与蓄水箱的连通处位于活性炭层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将废水收集和利用,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搅拌车洗车平台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车清洗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车洗车平台。
技术介绍
混凝土搅拌车用来运送建筑用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会始终保持搅拌筒转动,以保证所运载的混凝土不会凝固,混凝土搅拌车的清洗工作尤为重要,混凝土容易粘附在车体上,对车体造成腐蚀,因此每次使用混凝土搅拌车后,必须对车体进行及时清洗。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523945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车清洗装置,包括安装在混凝土搅拌站出料口上方的清洁装置本体,清洁装置本体包括支架、水平移动机构和垂直移动机构;支架包括安装框架、上水平导向杆、水平移动驱动气缸以及下水平导向杆,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拖板、垂直移动驱动气缸以及上排喷头,垂直移动驱动气缸、上排喷头分别安装在拖板的正面;水平移动驱动气缸的滑块与拖板相连接;所述的垂直移动机构包括上连接板、垂直导杆、驱动连接件、下连接板以及下排喷头,驱动连接件和下排喷头分别安装在下连接板上;驱动连接件与所述的垂直移动驱动气缸的气缸杆相连接,实现对垂直移动机构的驱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清洗装置在清洗车体时,会使用大量的水进行冲洗,冲洗后的废水直接流失掉,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车洗车平台,达到能够将废水收集和利用,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车洗车平台,包括用于停放车体的平台,平台上设置有喷水管,平台侧壁设置有进水管,喷水管与进水管之间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将进水管内的水抽取到喷水管内,平台上表面开设有集水槽,平台上表面固定有带有滤孔的支撑板,支撑板将集水槽的开口覆盖,平台侧壁固定有蓄水箱,集水槽侧壁开设有与蓄水箱侧壁相通的通孔,蓄水箱内壁由上至下依次固定有过滤棉层和活性炭层,过滤棉层位于通孔下方,进水管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与蓄水箱密封连通,进水管与蓄水箱的连通处位于活性炭层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清洗车体时,清洗后的废水通过支撑板进行初次过滤,然后流入集水槽内,再从集水槽内通过通孔流入蓄水箱内的过滤棉层上,经过过滤棉层的过滤后落入到活性炭层上,经过活性炭层的过滤后落入蓄水箱的底部,由于过滤棉层的孔径为微米级,活性炭层的孔径为纳米级,活性炭层位于过滤棉层下方,达到逐渐过滤越来越小的杂质的效果,经过过滤棉层和活性炭层过滤后的水被驱动装置抽到进水管内,再从进水管抽到喷水管内,再次进行车体的清洗,达到了能够将废水收集和利用,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台上表面开设有与集水槽相通的容纳槽,支撑板放置在容纳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集水槽需要清理时,只需抬起支撑板,将支撑板从容纳槽内抬出,即可露出集水槽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再将支撑板挪回容纳槽内即可,使得集水槽的清理更加的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与蓄水箱的相通处固定有棉布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棉布层的设置,使得废水再经过支撑板进行初次过滤后,棉布层为二次过滤,有效防止过多的杂质落入过滤棉层上,造成过滤棉层需要经常清洗或更换,而棉布层过滤后的杂质,只需要在清理集水槽时,顺便清理通孔内的杂质即可,使得过滤棉层的清洗和更换次数大大减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箱为上开口结构,过滤棉层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圈,第一固定圈相对的两个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蓄水箱上表面相对的两端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滑移,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竖直设置,第一滑槽的底端低于通孔与蓄水箱的相通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过滤绵层需要清洗或更换时,将第一固定圈拉起,使得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向上滑移,即可将过滤棉层从蓄水箱内取出,达到了过滤棉层的清洗和更换更加方便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性炭层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圈,第二固定圈相对的两个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蓄水箱上表面相对的两端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滑移,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竖直设置,第二滑槽的底端低于第一滑槽的底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活性炭层需要清洗或更换时,先将过滤棉层取出,然后再拉动第二固定圈,使得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向上滑移,即可将活性炭层从蓄水箱内取出,达到了活性炭层的清洗和更换更加方便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箱的上表面铰接有盖板,盖板将蓄水箱的上开口封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盖板封闭后,可以有效防止蓄水箱内的水分蒸发,以此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在下雨天时,可以打开盖板,进行雨水的收集,雨水经过过滤棉层和活性炭层的过滤后,落入蓄水箱底部进行储存,达到了节约水资源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槽底壁与通孔底壁均为倾斜设置,集水槽底壁的低端与通孔底壁的高端抵接,通孔底壁的低端与蓄水箱相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集水槽和通孔,可以使得废水在通过支撑板落入集水槽内后,更加快速的流入通孔内,而通孔内的水能够更加快速的流向蓄水箱,使得废水的收集更加的快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台上表面相对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喷水管固定在挡板相对的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的设置使得喷水管在对车体进行喷水清洗时,有效防止了喷出来的水飞射到平台外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使得集水槽能够收集更多的水资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台相对的两个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上表面倾斜设置的行驶台,行驶台上表面的顶端与平台上表面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行驶台设置在相对的两侧,使得车体能够从一端驶入,从另一端驶出,然后另一辆车体再驶上平台进行清洗,达到了车体进行清洗的进去和驶出更加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废水通过集水槽和通孔进入蓄水箱内,经过过滤棉层和活性炭层过滤后被驱动装置抽到进水管内,再从进水管抽到喷水管内,再次进行车体的清洗,达到了能够将废水收集和利用,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的效果;2.第一固定圈、第一滑块、第二固定圈等设置,能够方便的将过滤棉层和活性炭层取出进行清洗或更换;3.下雨天时,可以打开盖板,进行雨水的收集,雨水经过过滤棉层和活性炭层的过滤后,落入蓄水箱底部进行储存,达到了节约水资源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显示过滤棉层和活性炭层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为显示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的爆炸图。图中,1、平台;11、挡板;12、行驶台;13、喷水管;14、驱动装置;15、进水管;2、支撑板;21、容纳槽;22、集水槽;23、通孔;24、棉布层;3、蓄水箱;31、盖板;4、过滤棉层;41、第一固定圈;42、第一滑块;43、第一滑槽;5、活性炭层;51、第二固定圈;52、第二滑块;53、第二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搅拌车洗车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停放车体的平台(1),平台(1)上设置有喷水管(13),平台(1)侧壁设置有进水管(15),喷水管(13)与进水管(15)之间连接有驱动装置(14),驱动装置(14)将进水管(15)内的水抽取到喷水管(13)内,平台(1)上表面开设有集水槽(22),平台(1)上表面固定有带有滤孔的支撑板(2),支撑板(2)将集水槽(22)的开口覆盖,平台(1)侧壁固定有蓄水箱(3),集水槽(22)侧壁开设有与蓄水箱(3)侧壁相通的通孔(23),蓄水箱(3)内壁由上至下依次固定有过滤棉层(4)和活性炭层(5),过滤棉层(4)位于通孔(23)下方,进水管(15)远离驱动装置(14)的一端与蓄水箱(3)密封连通,进水管(15)与蓄水箱(3)的连通处位于活性炭层(5)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搅拌车洗车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停放车体的平台(1),平台(1)上设置有喷水管(13),平台(1)侧壁设置有进水管(15),喷水管(13)与进水管(15)之间连接有驱动装置(14),驱动装置(14)将进水管(15)内的水抽取到喷水管(13)内,平台(1)上表面开设有集水槽(22),平台(1)上表面固定有带有滤孔的支撑板(2),支撑板(2)将集水槽(22)的开口覆盖,平台(1)侧壁固定有蓄水箱(3),集水槽(22)侧壁开设有与蓄水箱(3)侧壁相通的通孔(23),蓄水箱(3)内壁由上至下依次固定有过滤棉层(4)和活性炭层(5),过滤棉层(4)位于通孔(23)下方,进水管(15)远离驱动装置(14)的一端与蓄水箱(3)密封连通,进水管(15)与蓄水箱(3)的连通处位于活性炭层(5)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车洗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上表面开设有与集水槽(22)相通的容纳槽(21),支撑板(2)放置在容纳槽(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车洗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3)与蓄水箱(3)的相通处固定有棉布层(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车洗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3)为上开口结构,过滤棉层(4)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圈(41),第一固定圈(41)相对的两个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42),蓄水箱(3)上表面相对的两端开设有第一滑槽(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辛集市建和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