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头组件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201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头组件连接装置,其包括小车底板、安装于小车底板的多个喷头固定框和连接于喷头固定框的喷头体,所述小车底板开设有与喷头体一一对应的印刷槽,每个印刷槽均连接有喷头固定框,所述小车底板于印刷槽内壁挖设有限位槽,限位槽投影于喷头固定框的开口内,且限位槽的顶面与喷头固定框连通,限位槽的底面形成限位台,喷头体包括支撑于喷头固定框顶面的第一阶梯台、抵接于喷头固定框内壁且支撑于小车底板顶面的第二阶梯台、抵接于限位槽内壁且支撑于限位台顶面的第三阶梯台和抵接于限位台内壁的第四阶梯台,其中第四阶梯台穿过印刷槽,对待印刷件进行印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稳定连接喷头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头组件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喷头组件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写真机来说,小车是打印喷头的载体,负责带动喷头运动,从而完成打印工作,底座的安装精度直接影响到喷头的工作精度。现有的喷头一般是通过螺栓将喷头固定至小车上,而目前国内对零件加工精度一般不会太高,当其对各零部件加工精度稍有误差时,会导致后期安装的困难大大增加,且安装之后的喷头会存在精度上误差,影响其打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喷头组件连接装置,其具有稳定连接喷头体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喷头组件连接装置,包括小车底板、安装于小车底板的多个喷头固定框和连接于喷头固定框的喷头体,所述小车底板开设有与喷头体一一对应的印刷槽,每个印刷槽均连接有喷头固定框,所述小车底板于印刷槽内壁挖设有限位槽,限位槽投影于喷头固定框的开口内,且限位槽的顶面与喷头固定框连通,限位槽的底面形成限位台,喷头体包括支撑于喷头固定框顶面的第一阶梯台、抵接于喷头固定框内壁且支撑于小车底板顶面的第二阶梯台、抵接于限位槽内壁且支撑于限位台顶面的第三阶梯台和抵接于限位台内壁的第四阶梯台,其中第四阶梯台穿过印刷槽,对待印刷件进行印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喷头体的外壳体设置呈阶梯状,从而将每一级阶梯台都分别进行抵接与锁定,使得在放入喷头体时,就能够对喷头体进行初步的锁定与校准,达到更高的安装精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印刷槽呈矩形,所述限位槽包括挖设于印刷槽宽度方向的两内壁的第一限位槽和挖设于印刷槽宽度方向的两内壁的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尺寸不同且均投影于喷头固定框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印刷槽呈矩形,为了尽可能大的挖设限位槽,使限位台有着一个更大的空间,更好的支撑喷头体,将印刷槽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挖设不同尺寸的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限位槽底面形成第一限位台,所述第一限位台沿印刷槽的贯穿方向设有调整槽,所述喷头体设有抵紧于调整槽底面的调整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喷头体时,调整块抵接于调整槽底面,从而实现对喷头体的支撑,并给予喷头体一个向上的力,使得喷头体能够在自身重力或喷头固定框的抵接下,被向上向下的力夹持,达到更稳定的连接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小车底板远离待印刷件的一侧挖设有补偿槽,多个印刷槽均开设于补偿槽底面,多个喷头固定框抵接于补偿槽底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降低小车底板与喷头体的总厚度,从而节约材料。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喷头体于第一阶梯台开设有第一腰型槽,所述喷头固定框于第一腰型槽的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喷头体通过第一锁定螺栓穿过第一腰型槽并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孔,实现喷头体与喷头固定框的锁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第一腰型槽和第一锁定螺栓的配合,使得喷头体能够相对喷头固定框进行一定位置的微调,在调整后拧紧第一锁定螺栓,使第一锁定螺栓的螺帽、第一腰型孔所在的喷头体、第一螺纹孔所在的喷头固定框三者抵紧,实现喷头体与喷头固定框的相对锁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腰型槽与第一螺锁定螺栓的螺杆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螺锁定螺栓的螺帽抵紧于喷头固定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拧松第一锁定螺栓时,可通过第一腰型槽与第一锁定螺栓之间的间隙,对喷头体的位置进行进一步的微调,并可以对喷头体的角度进行调节。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喷头固定框相对的两侧壁开设有便于将喷头体放入喷头固定框的第一安装槽,所述喷头体开设有与第一安装槽配合的第二安装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工作人员手持喷头体,此时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的开设位置可以使工作人员方便的放置手指,将喷头体与喷头固定框对准。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有将喷头体朝向喷头固定框内导向的导向板。在将喷头体与喷头固定框对准后,工作人员可以放开喷头体,使喷头体沿导向板划入到喷头固定框内,使用这种方式,即使预先连接好了喷头固定框,即使小车底板上的多个喷头摆放极为密集,也可以方便的完成喷头体与喷头固定框的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多级阶梯台的设计,使得喷头体、小车底板和喷头固定框三者能够更高精度的连接在一起;2.通过第一腰型槽和第一连接螺杆的设计,使得喷头体的位置、角度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调节,更有利于印刷精度的提升。附图说明图1是本印刷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隐藏部分壳体后的印刷机小车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喷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连接了部分喷头固定框和喷头体的小车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喷头固定框的机构示意图;图6为小车底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印刷机体;2、印刷机小车;3、小车底板;31、补偿槽;32、印刷槽;33、第二螺纹孔;34、第一限位槽;341、调整槽;35、第二限位槽;36、限位台;4、喷头体;41、第一阶梯台;42、第二阶梯台;43、第三阶梯台;44、第四阶梯台;45、第一腰型槽;46、调整块;47、第二安装槽;5、喷头固定框;51、第一螺纹孔;52、第二腰型槽;53、第一安装槽;54、导向板;55、第二弹簧孔;56、第一固定框;57、第二固定框;6、喷头连接块;7、抵紧弹簧;8、推动机构;81、调整螺杆;82、锥形套;83、半圆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喷头组件调整装置,该喷头组件调整装置应用于印刷机体1,连接于印刷机体1的印刷机小车2上,可以用于写真机的印刷、打印机的印刷或者布料印刷、纸张印刷等等。如图2、图4所示,喷头组件调整装置具体包括小车底板3、安装于小车底板3的六个喷头固定框5和连接于喷头固定框5的喷头体4,小车底板3开设有与喷头体4一一对应的印刷槽32,每个印刷槽32均连接有喷头固定框5。为了降低整体小车底板3与喷头体4的总厚度,在小车底板3挖设有补偿槽31,六个印刷槽32均开设于补偿槽31底面,六个喷头固定框5抵接于补偿槽31底面。喷头固定框5与补偿槽31通过螺栓连接,喷头体4与喷头固定框5同样通过螺栓连接。如图3、图5所示,喷头固定框5呈矩形,矩形的四角处均设有第一螺纹孔51,喷头体4于第一螺纹孔51的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一腰型槽45,在连接时,准备好第一锁定螺栓,将第一锁定螺栓穿过第一腰型槽45,并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孔51内,拧紧第一锁定螺栓,使第一锁定螺栓的螺帽、第一腰型槽45所在的喷头体4、第一螺纹孔51所在的喷头固定框5三者抵紧,实现喷头体4与喷头固定框5的相对锁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头组件连接装置,包括小车底板(3)、安装于小车底板(3)的多个喷头固定框(5)和连接于喷头固定框(5)的喷头体(4),所述小车底板(3)开设有与喷头体(4)一一对应的印刷槽(32),每个印刷槽(32)均连接有喷头固定框(5),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底板(3)于印刷槽(32)内壁挖设有限位槽,限位槽投影于喷头固定框(5)的开口内,且限位槽的顶面与喷头固定框(5)连通,限位槽的底面形成限位台(36),喷头体(4)包括支撑于喷头固定框(5)顶面的第一阶梯台(41)、抵接于喷头固定框(5)内壁且支撑于小车底板(3)顶面的第二阶梯台(42)、抵接于限位槽内壁且支撑于限位台(36)顶面的第三阶梯台(43)和抵接于限位台(36)内壁的第四阶梯台(44),其中第四阶梯台(44)穿过印刷槽(32),对待印刷件进行印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头组件连接装置,包括小车底板(3)、安装于小车底板(3)的多个喷头固定框(5)和连接于喷头固定框(5)的喷头体(4),所述小车底板(3)开设有与喷头体(4)一一对应的印刷槽(32),每个印刷槽(32)均连接有喷头固定框(5),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底板(3)于印刷槽(32)内壁挖设有限位槽,限位槽投影于喷头固定框(5)的开口内,且限位槽的顶面与喷头固定框(5)连通,限位槽的底面形成限位台(36),喷头体(4)包括支撑于喷头固定框(5)顶面的第一阶梯台(41)、抵接于喷头固定框(5)内壁且支撑于小车底板(3)顶面的第二阶梯台(42)、抵接于限位槽内壁且支撑于限位台(36)顶面的第三阶梯台(43)和抵接于限位台(36)内壁的第四阶梯台(44),其中第四阶梯台(44)穿过印刷槽(32),对待印刷件进行印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头组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槽(32)呈矩形,所述限位槽包括挖设于印刷槽(32)宽度方向的两内壁的第一限位槽(34)和挖设于印刷槽(32)宽度方向的两内壁的第二限位槽(35),第一限位槽(34)与第二限位槽(35)尺寸不同且均投影于喷头固定框(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头组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4)底面形成第一限位台(36),所述第一限位台(36)沿印刷槽(32)的贯穿方向设有调整槽(34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御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