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水中阴离子的自絮凝基因工程菌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01973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6
一种去除水中阴离子的自絮凝基因工程菌构建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高活性的辣木种子阳离子凝结蛋白MO2.1基因和酿酒酵母自絮凝蛋白FLO5基因,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构建吸附自絮凝的基因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duet‑1‑MO2.1‑FLO5。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增加两种蛋白的表达量,得到菌种可以吸附水中阴离子污染物。转导后菌体有自絮凝的功能,可以吸附目标后自絮凝沉降到水底部,实现将水中阴离子目标污染物自动从水体中分离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除水中阴离子的自絮凝基因工程菌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去除水中阴离子的自絮凝基因工程菌构建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

技术介绍
硝酸根、磷酸根等阴离子普遍存在于河流、湖泊等水体中,浓度过高会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目前,这些氮磷主要通过生物作用(生物反硝化、生物除磷)、吸附、絮凝、沉降等方式从水中去除。由于水体中氮磷浓度低,微生物较污水净化反应器中浓度和活性均较低,因此上述方法效率不高,且存在二次污染(如化学污泥等)等问题。水体中天然存在的生物体(如微生物或微藻)通过分泌的胞外多聚物可产生聚集、絮凝沉降现象,水中颗粒物可以随之聚集沉降到水底。但这些聚集沉降速率很低,而且该过程只能聚集部分颗粒物,不能吸附硝酸盐、磷酸盐等溶解性物质从而使其沉入水体底部,因此水体中天然存在的生物体对水中阴离子等物质去除率极低。人们尝试从自然界筛选具有吸附、聚集、沉降水中阴离子功能的菌株,以实现水体中阴离子去除。然而,从自然界筛选并驯化微生物,难度很大,所选菌种功能单一且环境适应性不强。如果通过基因工程重组改造,构建具有吸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除水中阴离子的自絮凝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自絮凝蛋白与正电荷凝集蛋白共表达基因工程菌株E.coli BL21(DE3)/PETduet-1-MO2.1-FLO5;自絮凝基因为酿酒酵母FLO5基因;/n正电荷凝集蛋白基因为辣木种子蛋白MO2.1基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水中阴离子的自絮凝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自絮凝蛋白与正电荷凝集蛋白共表达基因工程菌株E.coliBL21(DE3)/PETduet-1-MO2.1-FLO5;自絮凝基因为酿酒酵母FLO5基因;
正电荷凝集蛋白基因为辣木种子蛋白MO2.1基因。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水中阴离子的自絮凝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方法步骤包括:克隆高活性的辣木种子阳离子蛋白基因MO2.1和酿酒酵母自絮凝蛋白基因FLO5,构建含有两段基因的共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诱导自絮凝蛋白与正电荷凝集蛋白共表达的基因工程菌。


3.具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合成辣木种子蛋白MO2.1基因(序列见SEQIDNO2),进行PCR扩增,利用BamHI和HindIII分别将MO2.1基因和质粒PETduet-1(序列见SEQIDNO3)双酶切,把PCR片段和质粒PETduet-1进行连接构建得到带有MO2.1的质粒PETduet-1-MO2.1(序列见SEQIDNO4);
(2)合成酿酒酵母自絮凝蛋白FLO5基因(序列见SEQIDNO1)并PCR扩增,然后利用一步法定向克隆无缝克隆试剂盒把PCR片段与步骤(1)的质粒PETduet-1-MO2.1进行连接,得到自絮凝蛋白FLO5与正电荷凝集蛋白MO2.1表达质粒PETduet-1-MO2.1-FLO5(见SEQIDNO5),检测正确后转化E.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得到自絮凝蛋白与正电荷凝集蛋白共表达基因工程菌株E.coliBL21(DE3)/PETdu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华章曾明沈文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明广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