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需底漆的隔热涂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60190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隔热涂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氟碳涂料的配方和制备方法,具体是提供一种无需底漆的隔热涂料配方及制备方法。其配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全氟碳100‑200质量份,醇酸树脂10‑20质量份;水500‑1000质量份,固体润滑剂1‑5质量份,热稳定剂1‑5质量份,硅烷偶联剂20‑50质量份,乳化剂20‑50质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无需底漆的隔热涂料配方及制备方法,其能够大幅度提高氟碳涂料的附着性,使其不需要使用任何底漆就能够具有长效稳定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需底漆的隔热涂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热涂料
,特别涉及氟碳涂料的配方和制备方法,具体是提供一种无需底漆的隔热涂料配方。
技术介绍
氟碳涂料,是指以氟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又称氟碳漆、氟涂料、氟树脂涂料等。在各种涂料之中,氟树脂涂料由于引入的氟元素电负性大,碳氟键能强,具有特别优越的各项性能。耐候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而且具有独特的不粘性和低摩擦性。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氟碳涂料在建筑、化学工业、电器电子工业、机械工业、航空航天产业、家庭用品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继丙烯酸涂料、聚氨酯涂料、有机硅涂料等高性能涂料之后,综合性能最高的涂料品牌。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氟碳涂料主要有PTFE、PVDF、PEVE等三大类型。现有技术下的氟碳涂料,其在使用时,由于涂料本身附着力的缘故,故而需要在涂覆前,在物体表面涂上一层底漆,然后再进行涂料的涂覆,尤其是在一些光滑的金属表面使用时,其涂覆好的涂料如果没有底漆的铺垫,更容易出现干裂,脱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需底漆的隔热涂料配方,其能够大幅度提高氟碳涂料的附着性,使其不需要使用任何底漆就能够具有长效稳定的使用效果。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需底漆的隔热涂料配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全氟碳100-200质量份,醇酸树脂10-20质量份;水500-1000质量份,固体润滑剂1-5质量份,热稳定剂1-5质量份,硅烷偶联剂20-50质量份,乳化剂20-50质量份。全氟碳,是烃分子中的所有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而成的化合物。分脂肪族和芳香族两类。脂肪族的全氟碳有四氟化碳、四氟乙烯、全氟环丁烷、全氟(甲基环己烷)等;芳香族的全氟碳有六氟化苯、全氟萘烷等。由于氟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全氟碳通常具有化学稳定性、表面活性和优良的耐热性能。醇酸树脂,由多元醇、邻苯二甲酸酐和脂肪酸或油(甘油三脂肪酸酯)缩合聚合而成的油改性聚酯树脂。按脂肪酸(或油)分子中双键的数目及结构,可分为干性、半干性和非干性三类。干性醇酸树脂可在空气中固化;非干性醇酸树脂则要与氨基树脂混合,经加热才能固化。另外也可按所用脂肪酸(或油)或邻苯二甲酸酐的含量,分为短、中、长和极长四种油度的醇酸树脂。醇酸树脂固化成膜后,有光泽和韧性,附着力强,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候性和绝缘性等。硅烷偶联剂是由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开发的,主要用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硅烷偶联剂的分子结构式一般为:Y-R-Si(OR)3(式中Y一有机官能基,SiOR一硅烷氧基)。硅烷氧基对无机物具有反应性,有机官能基对有机物具有反应性或相容性。因此,当硅烷偶联剂介于无机和有机界面之间,可形成有机基体-硅烷偶联剂-无机基体的结合层。硅烷偶联剂用作密封剂、粘接剂和涂料的增粘剂,能提高它们的粘接强度、耐水、耐气候等性能。硅烷偶联剂往往可以解决某些材料长期以来无法粘接的难题。硅烷偶联剂作为增粘剂的作用原理在于它本身有两种基团;一种基团可以和被粘的骨架材料结合;而另一种基团则可以与高分子材料或粘接剂结合,从而在粘接界面形成强力较高的化学键,大大改善了粘接强度。硅烷偶联剂的应用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作为骨架材料的表面处理剂;二是加入到粘接剂中,三是直接加入到高分子材料中。从充分发挥其效能和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前两种方法较好。固体润滑剂采用石墨、二硫化钼、聚四氟乙烯、氮化硼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热稳定剂采用硬脂酸铝、硬脂酸镉、硬脂酸钡、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乳化剂为阳离子乳化剂。一种无需底漆的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醇酸树脂乳液的制备;B、将所述的醇酸树脂乳液加入全氟碳,聚合得到全氟碳共聚物;C、将所述的全氟碳共聚物加入固体润滑剂、热稳定剂和硅烷偶联剂复配得到成品。步骤A具体包括:A1、将醇酸树脂和乳化剂混合后搅拌30分钟-6小时形成混合相;A2、在所述的混合相中缓慢注入水,并继续搅拌30分钟-6小时,形成水包油乳液。一种隔热铝材,是在铝材表面涂覆上如权利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需底漆的隔热涂料形成的产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全氟碳聚合醇酸树脂乳液,得到全氟碳共聚物,并在全氟碳共聚物中添加固体润滑剂、热稳定剂和硅烷偶联剂,最终复配得到本专利技术的隔热涂料,全氟碳共聚物为主原料的涂料具有较强的隔热保温能力,并通过增添的硅烷偶联剂,大幅度提高了涂料成品的粘连性,即使在水浸条件下,硅烷偶联剂改性的涂料在各种无机底材表面附着良好。硅烷与全氟碳共聚物相互作用,形成硅烷与全氟碳共聚物相互渗透的网状结构,增强了其内聚力和耐水侵蚀的稳定性,并使应力藉以由模量的底材向低模量的漆基转移,从而显著提高对附着物的附着力。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一一种无需底漆的隔热涂料配方,包括以下成分:全氟碳100KG,醇酸树脂10KG;水500KG,固体润滑剂1KG,热稳定剂1KG,硅烷偶联剂20KG,乳化剂20KG。本实施例中,固体润滑剂采用石墨。热稳定剂采用硬脂酸铝乳化剂为阳离子乳化剂本实施例中,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醇酸树脂乳液的制备:A1、将醇酸树脂和乳化剂混合后搅拌30分钟-6小时形成混合相;A2、在所述的混合相中缓慢注入水,并继续搅拌30分钟-6小时,形成水包油乳液。B、将所述的醇酸树脂乳液加入全氟碳,聚合得到全氟碳共聚物;C、将所述的全氟碳共聚物加入固体润滑剂、热稳定剂和硅烷偶联剂复配得到成品。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配方包括以下成分:全氟碳200KG,醇酸树脂20KG;水1000KG,固体润滑剂5KG,热稳定剂5KG,硅烷偶联剂50KG,乳化剂50KG。本实施例中,固体润滑剂采用二硫化钼。热稳定剂采用硬脂酸镉,乳化剂为阳离子乳化剂。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配方包括以下成分:全氟碳200KG,醇酸树脂20KG;水1000KG,固体润滑剂5KG,热稳定剂5KG,硅烷偶联剂50KG,乳化剂50KG。本实施例中,固体润滑剂采用聚四氟乙烯和氮化硼的组合物。热稳定剂采用硬脂酸钡、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锌的组合物。乳化剂为阳离子乳化剂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需底漆的隔热涂料配方,其得到的涂料产品,可以涂覆在铝材等光滑金属表面,从而使其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需底漆的隔热涂料配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n全氟碳100-200质量份,醇酸树脂10-20质量份;水500-1000质量份,固体润滑剂1-5质量份,热稳定剂1-5质量份,硅烷偶联剂20-50质量份,乳化剂20-50质量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需底漆的隔热涂料配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
全氟碳100-200质量份,醇酸树脂10-20质量份;水500-1000质量份,固体润滑剂1-5质量份,热稳定剂1-5质量份,硅烷偶联剂20-50质量份,乳化剂20-50质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底漆的隔热涂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
全氟碳100质量份,醇酸树脂10质量份;水500质量份,固体润滑剂1质量份,热稳定剂1质量份,硅烷偶联剂20质量份,乳化剂20质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底漆的隔热涂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
全氟碳200质量份,醇酸树脂20质量份;水1000质量份,固体润滑剂5质量份,热稳定剂5质量份,硅烷偶联剂50质量份,乳化剂50质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底漆的隔热涂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方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
全氟碳200质量份,醇酸树脂20质量份;水1000质量份,固体润滑剂5质量份,热稳定剂5质量份,硅烷偶联剂50质量份,乳化剂50质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翔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