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节点的塑封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894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缆节点的塑封模具,包括:上模具板和下模具板;所述上模具板上设有上容纳腔体,所述下模具板上与所述上容纳腔体对应的位置设有下容纳腔体,所述上容纳腔体与对应的所述下容纳腔体形成一个容纳腔体;所述上模具板上设有连通外界的注胶孔和排气孔;所述上模具板在非所述容纳腔体对应的位置设有上紧固件,所述下模具板与所述上紧固件对应的位置设有下紧固件,所述上紧固件和所述下紧固件形成紧固装置。本申请所提供的线缆节点的塑封模具,可以有效减少线缆节点中的气泡,同时提高线缆节点的尺寸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节点的塑封模具
本申请涉及线缆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节点的塑封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数据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对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解决上述需求,在线缆中设置多个线缆节点,这些线缆节点中放置由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制电路板)和天线组成的具有信号收发功能的器件。通常,这些线缆节点是通过在PCB和天线焊接得到的焊接件外部包裹一层塑封胶水,以使PCB和天线均被包裹于塑封胶水形成的胶层中,并形成指定形状,以适应线缆的制作规格。具体地,将PCB和天线焊接得到的焊接件放入塑封模具中,待注入的塑封胶水固化后,脱模得到线缆节点。但是,现有的塑封模具在塑封的过程中,注入的塑封胶水中极易产生气泡,从而影响线缆节点的使用效果;同时,极易出现溢胶的情况,令得到的线缆节点精度低,无法适应线缆的制作规格;而且,在脱模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胶层不易脱落,易撕裂的情况,降低线缆节点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缆节点的塑封模具,可以有效减少线缆节点中的气泡,同时提高线缆节点的尺寸精度。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缆节点的塑封模具,所述塑封模具包括:上模具板和下模具板;所述上模具板上设有上容纳腔体,所述下模具板上与所述上容纳腔体对应的位置设有下容纳腔体,所述上容纳腔体与对应的所述下容纳腔体形成一个容纳腔体;其中,所述上容纳腔体包括第一上腔体、第二上腔体和第三上腔体,所述下容纳腔体对应所述第一上腔体、所述第二上腔体和所述第三上腔体包括第一下腔体、第二下腔体和第三下腔体,所述第一上腔体和所述第一下腔体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二上腔体和所述第二下腔体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三上腔体和所述第三下腔体形成第三腔体;所述上模具板上对应于所述第二上腔体的位置设有连通外界与所述第二上腔体的注胶孔和排气孔;所述上模具板在非所述容纳腔体对应的位置设有上紧固件,所述下模具板与所述上紧固件对应的位置设有下紧固件,所述上紧固件和所述下紧固件形成紧固装置。可选地,所述紧固装置至少为3个,所述紧固装置均匀分布于所述塑封模具上,且以所述容纳腔体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在所述容纳腔体的两侧设置至少一组对称的所述紧固装置。可选地,所述容纳腔体至少为2个,所述容纳腔体均匀分布于所述塑封模具内。可选地,所述上模具板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均匀设置于所述上模具板的边缘部位;所述下模具板上与所述导向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导向销,所述导向孔与对应的所述导向销形成导向装置。可选地,所述导向装置至少为3个。可选地,所述第一上腔体内部设有第一上胶塞,所述第三上腔体内部设有第二上胶塞;所述第一下腔体内部设有第一下胶塞,所述第三下腔体内部设有第二下胶塞;其中,所述第一上胶塞、所述第二上胶塞、所述第一下胶塞和所述第二下胶塞与所述容纳腔体轴向中心线平行的对称轴上均设有开口。可选地,所述第一上胶塞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上腔体的深度,所述第二上胶塞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上腔体的深度,所述第一下胶塞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下腔体的深度,所述第二下胶塞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下腔体的深度。可选地,所述上模具板的外部尺寸小于所述下模具板的外部尺寸。可选地,所述下模具板的两侧边缘对称设有把手。由以上技术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缆节点的塑封模具,所述塑封模具包括:上模具板和下模具板;所述上模具板上设有上容纳腔体,所述下模具板上与所述上容纳腔体对应的位置设有下容纳腔体,所述上容纳腔体与对应的所述下容纳腔体形成一个容纳腔体;其中,所述上容纳腔体包括第一上腔体、第二上腔体和第三上腔体,所述下容纳腔体对应所述第一上腔体、所述第二上腔体和所述第三上腔体包括第一下腔体、第二下腔体和第三下腔体,所述第一上腔体和所述第一下腔体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二上腔体和所述第二下腔体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三上腔体和所述第三下腔体形成第三腔体;所述上模具板上对应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位置设有连通外界与所述第二腔体的注胶孔和排气孔;所述上模具板在非所述容纳腔体对应的位置设有上紧固件,所述下模具板与所述上紧固件对应的位置设有下紧固件,所述上紧固件和所述下紧固件形成紧固装置。使用时,将线缆节点放置于容纳腔体内,具体地,将线缆节点一端的焊盘放入第一下腔体中,将线缆节点另一端的焊盘放入第三下腔体中,将线缆节点的其余部分对应放入第二下腔体中。在全部线缆节点对应放入容纳腔体之后,将上模具板对应放置于下模具板上方,令所述上模具板与下模具板之间形成完整的容纳腔体。通过配合紧固上紧固件与下紧固件,令上模具板与下模具板紧密贴合,从而有效防止溢胶。从注胶口注入塑封胶水,在注胶的过程中所置换出的空气由排气孔排出,从而有效避免空气对容纳腔体中空间的占用,令塑封更加精确,同时,防止空气混入塑封胶水形成气泡。在塑封胶水充满容纳腔体之后,对塑封模具进行加热处理,令塑封胶水固化包裹于线缆节点的外部,形成塑封后线缆节点。最后,将塑封后线缆节点从塑封模具中脱模取出,用于后续制备线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节点的塑封模具的整体结构的第一种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节点的塑封模具的整体结构的第二种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模具板的结构的第一种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模具板的结构的第一种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模具板的结构的第二种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模具板的结构的第二种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其中,01-第一焊盘,02-第二焊盘,1-上模具板,11-上容纳腔体,111-第一上腔体,112-第二上腔体,113-第三上腔体,114-第一上胶塞,115-第二上胶塞,12-上紧固件,13-导向孔,2-下模具板,21-下容纳腔体,211-第一下腔体,212-第二下腔体,213-第三下腔体,214-第一下胶塞,215-第二下胶塞,22-下紧固件,23-导向销,3-注胶孔,4-排气孔,5-开口,6-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节点的塑封模具的整体结构的第一种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节点的塑封模具的整体结构的第二种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模具板的结构的第一种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节点的塑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封模具包括:上模具板(1)和下模具板(2);/n所述上模具板(1)上设有上容纳腔体(11),所述下模具板(2)上与所述上容纳腔体(11)对应的位置设有下容纳腔体(21),所述上容纳腔体(11)与对应的所述下容纳腔体(21)形成一个容纳腔体;/n其中,所述上容纳腔体(11)包括第一上腔体(111)、第二上腔体(112)和第三上腔体(113),所述下容纳腔体(21)对应所述第一上腔体(111)、所述第二上腔体(112)和所述第三上腔体(113)包括第一下腔体(211)、第二下腔体(212)和第三下腔体(213),所述第一上腔体(111)和所述第一下腔体(211)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二上腔体(112)和所述第二下腔体(212)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三上腔体(113)和所述第三下腔体(213)形成第三腔体;/n所述上模具板(1)上对应于所述第二上腔体(112)的位置设有连通外界与所述第二上腔体(112)的注胶孔(3)和排气孔(4);/n所述上模具板(1)在非所述容纳腔体对应的位置设有上紧固件(12),所述下模具板(2)与所述上紧固件(12)对应的位置设有下紧固件(22),所述上紧固件(12)和所述下紧固件(22)形成紧固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节点的塑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封模具包括:上模具板(1)和下模具板(2);
所述上模具板(1)上设有上容纳腔体(11),所述下模具板(2)上与所述上容纳腔体(11)对应的位置设有下容纳腔体(21),所述上容纳腔体(11)与对应的所述下容纳腔体(21)形成一个容纳腔体;
其中,所述上容纳腔体(11)包括第一上腔体(111)、第二上腔体(112)和第三上腔体(113),所述下容纳腔体(21)对应所述第一上腔体(111)、所述第二上腔体(112)和所述第三上腔体(113)包括第一下腔体(211)、第二下腔体(212)和第三下腔体(213),所述第一上腔体(111)和所述第一下腔体(211)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二上腔体(112)和所述第二下腔体(212)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三上腔体(113)和所述第三下腔体(213)形成第三腔体;
所述上模具板(1)上对应于所述第二上腔体(112)的位置设有连通外界与所述第二上腔体(112)的注胶孔(3)和排气孔(4);
所述上模具板(1)在非所述容纳腔体对应的位置设有上紧固件(12),所述下模具板(2)与所述上紧固件(12)对应的位置设有下紧固件(22),所述上紧固件(12)和所述下紧固件(22)形成紧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至少为3个,所述紧固装置均匀分布于所述塑封模具上,且以所述容纳腔体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在所述容纳腔体的两侧设置至少一组对称的所述紧固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体至少为2个,所述容纳腔体均匀分布于所述塑封模具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明吉谢占明王庆磊阴子阳
申请(专利权)人:奇点新源国际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