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页岩空心砌块生产用的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1840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煤矸石页岩空心砌块生产用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合箱为上端开口的圆筒形结构,转盘位于混合箱的正上方,转盘为圆盘形结构,转盘的上端为齿轮结构,转盘上端与小齿轮相啮合,转盘的外侧均布固定有滚轮,滚轮与圆环形的导轨相适配,转盘的下端均布固定有拨杆,拨杆插入到混合箱的内腔中,拨杆通过横向的连杆连接成一整体,转盘下端的中心处固定有固定轴,固定轴的外侧固定有螺旋叶片,转盘上端的中心处固定有下轴承箱,主轴的下端插入到下轴承箱内,拨杆的外侧固定有侧刮板,拨杆的下端固定有下刮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稳定性好、混合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矸石页岩空心砌块生产用的混合装置
本技术属于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具体涉及煤矸石页岩空心砌块生产用的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每年的排放量相当于当年煤炭产量的10%左右,目前已累计堆存30多亿吨,占地约1.2万公顷,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我国煤炭系统现在每年还要排放出近1亿吨煤矸石。煤矸石按60%份额配以少数黏土、页岩,通过混合、陈化、成型、枯燥、预热、烘干、烧结等系列工序,生产出绿色、环保、高强度的煤矸石页岩空心砖,商品强度达到一般黏土砖的2倍以上,形状规整,损耗极低,健壮经用,应用前景较好。煤矸石页岩空心砖生产过程中,混合是关键的生产工序,现有的技术大多采用搅拌箱进行搅拌混合。而现有的搅拌箱大多存在,扰动不强,混合效果不佳的缺陷;同时,现有的搅拌箱还存在运行稳定性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煤矸石页岩空心砌块生产用的混合装置。煤矸石页岩空心砌块生产用的混合装置,包括转盘、拨杆、螺旋叶片、混合箱、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为上端开口的圆筒形结构,所述转盘位于混合箱的正上方,所述转盘为圆盘形结构,所述转盘的上端为齿轮结构,所述转盘上端与小齿轮相啮合,所述转盘的外侧均布固定有滚轮,所述滚轮与圆环形的导轨相适配,所述转盘的下端均布固定有拨杆,所述拨杆插入到混合箱的内腔中,所述拨杆通过横向的连杆连接成一整体,所述转盘下端的中心处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侧固定有螺旋叶片,所述转盘上端的中心处固定有下轴承箱,所述主轴的下端插入到下轴承箱内,所述拨杆的外侧固定有侧刮板,所述拨杆的下端固定有下刮板。优选地,所述混合箱上部的侧部固定有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所述混合箱的下端固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位于下刮板的旋转轨迹线上,所述混合箱固定在支撑架上。优选地,所述小齿轮固定在减速电机的主轴上,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在电机座上,所述电机座固定在支撑架上。优选地,所述导轨固定在支撑架上。优选地,所述主轴的上端插入到上轴承箱内,所述上轴承箱固定在支撑架的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使用时,不同的原料通过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给入到混合箱内,减速电机驱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与转盘上端的齿轮啮合传动,从而实现转盘的转动,拨杆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同时,螺旋叶片的转动能够实现中部物料的上下方向的搅拌、混合,完成混合后,物料从出料管排出。通过设置侧刮板、下刮板,能够有效避免物料挂壁;通过转盘和小齿轮的啮合传动,从而大大提高运行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螺旋叶片,能够有效加强扰动,优化混合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煤矸石页岩空心砌块生产用的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滚轮,3、导轨,4、转盘,5、上轴承箱,6、主轴,7、下轴承箱,8、小齿轮,9、减速电机,10、电机座,11、第一进料管,12、混合箱,13、拨杆,14、侧刮板,15、下刮板,16、固定轴,17、螺旋叶片,18、出料管,19、第二进料管。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煤矸石页岩空心砌块生产用的混合装置,包括转盘4、拨杆13、螺旋叶片17、混合箱12、主轴6,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2为上端开口的圆筒形结构,所述转盘4位于混合箱12的正上方,所述转盘4为圆盘形结构,所述转盘4的上端为齿轮结构,所述转盘4上端与小齿轮8相啮合,所述转盘4的外侧均布固定有滚轮2,所述滚轮2与圆环形的导轨3相适配,所述转盘4的下端均布固定有拨杆13,所述拨杆13插入到混合箱12的内腔中,所述拨杆13通过横向的连杆连接成一整体,所述转盘4下端的中心处固定有固定轴16,所述固定轴16的外侧固定有螺旋叶片17,所述转盘4上端的中心处固定有下轴承箱7,所述主轴6的下端插入到下轴承箱7内,所述拨杆13的外侧固定有侧刮板14,所述拨杆13的下端固定有下刮板15。所述混合箱12上部的侧部固定有第一进料管11、第二进料管19,所述混合箱12的下端固定有出料管18,所述出料管18位于下刮板15的旋转轨迹线上,所述混合箱12固定在支撑架1上。所述小齿轮8固定在减速电机9的主轴上,所述减速电机9固定在电机座10上,所述电机座10固定在支撑架1上。所述导轨3固定在支撑架1上。所述主轴6的上端插入到上轴承箱5内,所述上轴承箱5固定在支撑架1的底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在使用时,不同的原料通过第一进料管11、第二进料管19给入到混合箱12内,减速电机9驱动小齿轮8转动,小齿轮8与转盘4上端的齿轮啮合传动,从而实现转盘4的转动,拨杆13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同时,螺旋叶片17的转动能够实现中部物料的上下方向的搅拌、混合,完成混合后,物料从出料管18排出。通过设置侧刮板14、下刮板15,能够有效避免物料挂壁;通过转盘4和小齿轮8的啮合传动,从而大大提高运行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螺旋叶片17,能够有效加强扰动,优化混合效果。本技术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煤矸石页岩空心砌块生产用的混合装置,包括转盘(4)、拨杆(13)、螺旋叶片(17)、混合箱(12)、主轴(6),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2)为上端开口的圆筒形结构,所述转盘(4)位于混合箱(12)的正上方,所述转盘(4)为圆盘形结构,所述转盘(4)的上端为齿轮结构,所述转盘(4)上端与小齿轮(8)相啮合,所述转盘(4)的外侧均布固定有滚轮(2),所述滚轮(2)与圆环形的导轨(3)相适配,所述转盘(4)的下端均布固定有拨杆(13),所述拨杆(13)插入到混合箱(12)的内腔中,所述拨杆(13)通过横向的连杆连接成一整体,所述转盘(4)下端的中心处固定有固定轴(16),所述固定轴(16)的外侧固定有螺旋叶片(17),所述转盘(4)上端的中心处固定有下轴承箱(7),所述主轴(6)的下端插入到下轴承箱(7)内,所述拨杆(13)的外侧固定有侧刮板(14),所述拨杆(13)的下端固定有下刮板(15)。/n

【技术特征摘要】
1.煤矸石页岩空心砌块生产用的混合装置,包括转盘(4)、拨杆(13)、螺旋叶片(17)、混合箱(12)、主轴(6),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2)为上端开口的圆筒形结构,所述转盘(4)位于混合箱(12)的正上方,所述转盘(4)为圆盘形结构,所述转盘(4)的上端为齿轮结构,所述转盘(4)上端与小齿轮(8)相啮合,所述转盘(4)的外侧均布固定有滚轮(2),所述滚轮(2)与圆环形的导轨(3)相适配,所述转盘(4)的下端均布固定有拨杆(13),所述拨杆(13)插入到混合箱(12)的内腔中,所述拨杆(13)通过横向的连杆连接成一整体,所述转盘(4)下端的中心处固定有固定轴(16),所述固定轴(16)的外侧固定有螺旋叶片(17),所述转盘(4)上端的中心处固定有下轴承箱(7),所述主轴(6)的下端插入到下轴承箱(7)内,所述拨杆(13)的外侧固定有侧刮板(14),所述拨杆(13)的下端固定有下刮板(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登武李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华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